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清代小说《风月梦》是一部以描写扬州妓女生活为主的小说。鲜明的地域色彩使其语言也富有扬州风味。丰富的方言词语不仅有助于人物的塑造,成为小说不可分割的部分,而且也为今人了解甚或研究清代扬州方言及其流变提供了有益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自从1843年开埠以来,上海逐渐成为最富有活力的城市。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娼妓业也蓬勃而起。韩邦庆创作的《海上花列传》便是专写勾栏生活的小说。这部小说人物众多,故事线索纷繁,但主要以妓女为描写对象,将长三书寓至花烟间中各种等级的妓女纳入视野,展现了一幅晚清上海租界妓女群像。  相似文献   

3.
《花月痕》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以妓女为主要人物的长篇小说,其中清末文人韦痴珠坎坷的人生遭际以及与妓女刘秋痕的爱情悲剧缠绵悱恻、催人泪下。究其人生悲剧的原因,本文主要从韦痴珠无望的宿命意识、矛盾性的性格、深层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及作者魏秀仁对"花月留痕"式的人间真情的追求四个方面予以探究。  相似文献   

4.
自从1843年开埠以来,上海逐渐成为最富有活力的城市。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娼妓业也蓬勃而起。韩邦庆创作的《海上花列传》便是专写勾栏生活的小说。这部小说人物众多,故事线索纷繁,但主要以妓女为描写对象,将长三书寓至花烟间中各种等级的妓女纳入视野,展现了一幅晚清上海租界妓女群像。  相似文献   

5.
《世说新语》作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志人小说,自其成书后就拥有众多的读者,影响深远,因此从传播学的角度,对《世说新语》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十分必要.《世说新语》的接受在元代以前,接受者主要是社会上层的文人士夫;而到了元明清时期,《世说新语》开始走下文人的案头,其中的许多故事,被改编成杂剧、南戏或传奇,在市民阶层中流传,这些改编剧成功地完成了戏剧对小说的二度创作,对《世说新语》的广泛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甄静 《商丘师专学报》2007,23(11):26-28
《世说新语》作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志人小说,自其成书后就拥有众多的读者,影响深远,因此从传播学的角度,对《世说新语》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十分必要。《世说新语》的接受在元代以前,接受者主要是社会上层的文人士夫;而到了元明清时期,《世说新语》开始走下文人的案头,其中的许多故事,被改编成杂剧、南戏或传奇,在市民阶层中流传,这些改编剧成功地完成了戏剧对小说的二度创作,对《世说新语》的广泛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汉武故事》是先秦两汉时期的一片杂史杂传类志怪小说,旧称班固所作,一般认为作者是两汉时期的民间文人。《隋志》、两《唐志》和《宋志》皆著录在史部故事类,至清代编纂《四库全书》时,归于子部小说类异闻之属,其小说身份才真正建立起来。《汉武故事》以汉武帝为故事主线,叙述了其一生由求仙到悔悟的人生经历,兼及汉武帝时的一些历史人物的逸闻轶事,不论是形象鲜明的人物塑造,还是亦真亦幻的故事叙述,都展现了其作为小说的独具特色的文学魅力,其故事成为后世文学的素材来源,并影响了唐传奇和明清神怪小说奇幻风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闲话扬州     
国民党统治时期,文人易君左曾写过一本小说,叫《闲话扬州》,内容主要描写扬州人如何生活。  相似文献   

9.
考察清代的扬州书院教育是探索扬州党派的一个切入口。扬州安定、梅花、广陵三书院的掌院中,有些人又是盐商的上宾,盐运使的幕府中,有些人是著名的学者。扬州书院的经费,有两淮盐政、盐商的资助,束修、膏火皆优于其他书院,吸引了著名学者来扬执教,优秀学子来扬求学。这样难得的历史机遇,是扬州学派产生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扬州盐商形成于明代中叶,在清朝达到全盛,至清末民初衰落.作为一个地缘社会组织,它在扬州几百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产生过巨大影响.他们结交文人,资助寒士,营造、扩建扬州园林,赞助、兴办文化教育事业,并孕育出了扬州书院、扬州八怪、扬州学派、扬州园林等世界及文化品牌,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扬州盐商文化.这一文化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文章通过对盐商文化发展历程的探讨,提出了扬州盐商文化旅游开发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郑板桥是清代中叶著名的书画家,显赫一时的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在扬州与徽商的交往十分频繁,而徽商由于财大气粗,又喜好附庸儒雅,经常为书画家们提供文酒诗会,不惜重金购买他们的字画。书画家们为了迎合徽商们的喜好,往往在书画创作中追求新、奇、异、怪,郑板桥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2.
"扬州八怪"的代表郑板桥对古代文艺理论的发展有很大贡献.他继承了传统文艺思想中的精华(如创新主张等)并加以发展,他坚决反对传统文艺思想中的糟粕(主要是"正统派"的复古主张).本文对他的艺术思想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也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清官。在读书问题上他强调自刻苦、自愤激、自竖立,特别是他强调读书要精选精读,要寻找贯穿串,读有特识,自竖旗帜等重要的读书观,对今人仍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值得我们作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不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的艺术家,还是很有个性的思想家。他倡导人的主体精神,注重人的个性,追求人的自由,提出了各适其性,各全率性之天;随由性情,处事自有主张;定心定志,不惧任何打击等一系列具有启蒙意义的观念,很有见地,值得今人认真的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本身是一个出色的诗人,在诗歌创作上非常自负又力求保持个性,既声明不依附他人,又标榜从事"清诗清文"的创作,但他尤其钟爱杜甫的诗作,在理论和创作实践上都推崇杜诗,其中既有传统因素、又有社会、家庭及其个人性格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6.
郑板桥作为"扬州八怪"之一,享有"诗书画印"四绝的赞誉,其画竹题记更是饶有理趣,真率、深刻、独特地表达了他的宗法自然、务求创新的美学思想、创作体验、艺术手法.同时,题记语言清新、质朴,别有韵致,实属值得珍视的艺术奇葩.  相似文献   

17.
郑板桥是清代中叶杰出的书画家,扬州画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推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观点,主张“师法自然”、不泥古法。其领异标新、自立门户、作主子文章、不断自我超越、不断创新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其书画的方方面面,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郑板桥是中国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在郑板桥身上充分体现了自信、自豪、自强的人格特征,同时也体现出郑板桥尊重他人,敬重他人、爱护他人的仁者之风。特别是郑板桥瘦己谦退,不与人争的美德,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  相似文献   

19.
《风月梦》与青楼小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楼小说《风月梦》,堪称中国第一部城市小说。它植根于特定地域,以描写城市生活为内容,通过人物的活动和视角,展现了扬州的城市风貌,对之后的《海上花列传》等小说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