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问题解答     
问:怎样查阅中国古代自然科技资料? 答:中国古代史籍中自然科技资料的记载比较散乱,给查阅者带来诸多不便。鉴于此,本文介绍一下最常用的丛书和类书中有关古代自然科技资料的记载情况,并分别举例说明查阅的具体方法。 丛书将各种书按类合编,但不拆散原书。分类的办法一般为经史子集四部,其中的“子”部即是集中收录自然科学技术书籍的部分。查阅丛书,首先应掌握主要丛书目录的使用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查阅丛书资料的工具书有两种。  相似文献   

2.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简编本,它是我国一部收录丰富、行文简洁的古籍提要目录,学界却往往因《总目》之经典而对《简目》的价值估计不足。该书体例简明,省略了小序,只有书名和部类等精要的内容。作为目录学入门书籍,《简目》实则更加便于查阅我国古代经典书籍,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目录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文化史研究需要把研究对象置于政治、经济、学术等因素中加以阐释。中国古代目录学中的经史子集四部受时代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潮与士人文化心理的影响,形成错综复杂的脉络交织。法帖本因书法学习而产生,在历代目录学著作中,或被视为经部字书文献,或被视为史部金石文献,或被视为子部书法文献。而《四库全书总目》则从官学视角出发,将法帖文献收入经部小学类字书之属与史部目录类金石之属,强调其裒辑文字、裨益经史之功,而忽略其书法鉴别之艺。其部类分布受到清朝政治权力、乾嘉汉学思潮、清代金石之学与碑学书风等因素的影响。从文化史的视角对《四库全书总目》加以研究,可以展开对中国古代文化现象、文化流派、文化审美与文化知识谱系的多元研究,拓展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的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4.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在其编纂过程,出于需要而著录了大量书籍,司马迁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目录分类的理论,但在实际中,司马迁却做了这方面的大量工作:保留了大量古代书籍,运用了许多后世目录学所采用的理论方法,对后世目录学的产生有着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集部是我国古籍目录分类的一个重要门类,著录了历代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形成了丰富的集部文献,也因此有了集部文献的分类。在我国目录学史上,集部文献的分类以及这种分类在后代目录书中的演变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集部文献的产生和分类源于我国古代文学的繁荣,而集部文献的分类又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学的进一步繁荣,它反映了人们图书目录知识的不断深化,对我国古代书籍的保存以及古代文化的繁荣与传承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古代文献的分类、编目、辑录的研究与应用始于汉代,刘向、刘歆的目录分类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晋唐之间,四分法顺应时代要求而产生,并得到广泛应用。《四库全书》继承了刘向以来目录学的传统精神,其分类标准和部别原则充分体现了古典文献传承的科学体系,提要简要介绍作者生平、著述、治学特点和书籍主要内容、版本流传等,并作学术评价。同时,通过总序、小序、案语及提要,全面地对中国古代学术典籍进行总结,起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之作用,为古籍分类整理提供经典范本。  相似文献   

7.
清末商人鲍廷爵喜藏古书,他集藏书、刊书、刻书、售书于一身,收集书籍涵盖经史子集,并建有藏书楼抱芳阁,藏有各种精本、善本,著有《抱芳阁书目》。鲍氏景慕鲍廷博,集毕生精力,刻《后知不足斋丛书》,版式循"知不足斋"旧例,凡佛道、巫妄、志怪、因果报应,以及荒诞不经的著作一概不收,选书精当,收录经说、小学、金石、目录之书。虽然鲍氏并无不世之功,但其抱芳阁发展始末仍可称为近代出版书籍转型和文化风气转型的一个典型个案,亦可反映清朝末年书业发展之概况。  相似文献   

8.
清代学者钱大昕学识精深渊博,在经学与史学上造诣颇高。在其藏书题跋中,有许多利用碑刻文字考证史实、纠正前人谬误的内容。《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书籍九千多种,体例完备,涉及经、史、子、集,其中的史部目录类金石部分的提要内容,对钱大昕的考证成果多有采纳。同时,《四库全书总目》问世后,钱大昕的藏书题跋亦对其提要内容进行了补阙与考订。  相似文献   

9.
古今中外著书立说者,发表文章、出版书籍署名都有不用真实姓名的。他们为何不用真实姓名?他们在书籍或文章上所署的名字又具哪些特点?对此问题进行探索,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对图书馆组织责任者目录时,把一个人所有著作集中起来,对研究某一个人或按人研究问题的读者无疑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国图书责任者古代和近现代的表述特点不同。古代作者受封建思想影响,存有为本地和宗族扬名增辉、光前裕后的观念,反映在文献作者的表述特征上为:书名中含有作者姓名,作者的姓名隐藏于书名之中。对《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中汉代至五代的一百零五本图书进行考查,结果有73%的图书书名隐藏有作者的姓名。这种情  相似文献   

10.
利用古典文献进行相关学科学习和研究的研阅者,利用古代书籍文献是获取知识和进行研究的第一步;中国古代文献在刊印、流传过程中"信息失真"现象时有发生,会造成研阅上的"误读"和错误。避免研阅中的"误读"和错误最有效的方法,是具备相应的版本学、目录学知识,通过检索相关的书籍文献目录,有针对性地选择可靠而实用的书籍文献版本,既保障了知识的准确性,还可以为研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宋迪 《文教资料》2008,(20):70-71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采用的四部分类法是中国古代目录的典范,我国古籍的分类大多沿用此法,而这种分类法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本文试图从目录学的角度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分类作一个粗略的研究,以求能找到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古籍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的器物类著作在古典目录学中的归属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看似混乱,但其中却隐藏着一些潜在的规律。同时,这一演变过程与中国古代图书四部分类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器物类著作在古典目录中地位的逐步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七志》《七录》是两部极重要的目录书,于南朝时期问世。较前代,这两部目录中新增了对佛、道书籍的著录。《七录》的撰者阮孝绪说,《七录》与《七志》"所宗有不同"、"其教有浅深"。对此说法进行了分析验证,探究了阮氏的目录学观念。指出其目录中给予佛、道类别地位的做法,推动了目录体例之趋于完备,表现出目录学者对于思想发展的尊崇。《七录》对后代目录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但表现为其为确立正统地位的四部分类法创造了条件,也表现为其为当时长足发展的佛、道类书目的著录创造了条件。以书籍目录的方式来反映时代思想的繁盛多元,这是对时代思想进展的客观审视的体现,是目录文献为后世的思想研究提供的静态记载,是记录思想史发展的特殊体式。  相似文献   

14.
清代是中国古代私家藏书发展鼎盛的时期.众多私家编撰目录无论在体例、分类及其所体现的编著者的学术思想都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藏书家收藏珍贵古籍以及为所藏之书编撰目录的风气一直延续三百年之久.在如此长期良好的学术环境下,对当时的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人们重视版本、校勘文字、考订书籍内容,而且更加注意书籍版本的选择;私家藏书者教导子弟应用善本书,开一代严谨治学之风;再者藏书家相互之间借书,并在书中留下自己的题跋,提出自己的观点,为后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留下宝贵的目录学知识和理论,促进了古今文化之间的传承,对学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晋人葛洪所撰《神仙传》各个版本按其来源与内容,可分为两大系统。其文"颇行于世",为古代各方面典籍争相沿用,对道教类典籍的影响十分深远,并被收录在诸多目录之中。  相似文献   

16.
邵宁 《文教资料》2013,(28):68-69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古代目录学发展史上的三大里程碑,从其著述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目录学的发展概况,而史部是古代目录学四部分类体系中的一大部类。本文系统展现这一部类的形成和流变过程,指出史部目录萌芽于《七略》,形成于《中经新簿》,最后确立于《隋书·经籍志》,其确立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得以延续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代的目录学中,有两种目录分类体系影响最大:一种是源于西汉末年刘敬(七略),以南齐王俭(七志)、梁阮孝绪(七动为代表的七分法;一种是西晋葡励在(中经新簿冲始创,由(隋书·经籍志》确立的四部法。“七分法”盛行于东汉,革新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四步法”极盛于唐宋,集大成于清朝《四库全书总目)。从历史上看,任何一种分类体系的产生与发展,都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和文化学术成就。前者主要取决于图书事业的兴旺和书籍的丰富,后者则影响着图书目录分类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从文化史的角度,史部目…  相似文献   

18.
《隋书·经籍志》作为我国现存最古的第二部史志目录,在我国目录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一部指导学术研究门径的重要著作。它的产生标志我国古代书目四部分类法的确立,其对前代目录学既有继承与沿袭,又有创新与发展,实现了古代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宗旨。本文旨在从体例结构、分类体系,图书著述,条目记载等方面探讨《隋志》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图书分类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把分类理论应用于目录制作的国家。《七略》创立的六分法分类体系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法 ;魏晋时期 ,一种新的分类法——四分法应运而生。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目录事业长足发展的时期 ,南宋目录学家郑樵的《通志·校雠略》着重探讨了图书分类理论 ,成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理论研究专著。清代乾嘉年间 ,章学诚总结了前人的成果 ,提出了“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的目录编纂思想 ,对目录的分类方法、著录方法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作为近代著名的皖籍藏书家,刘声木也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目录学家,其目录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采用人名与著述相结合的目录体模式来研究桐城派文学,揭示其流派渊源,可谓开创文学流派研究的先河;其二,在目录的内容和体例上进行了创新,首次收录了评点书目,并在目录学专著中将译著及其他具有时代特色的书目一并收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