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沙漠化作为一个生态问题是1977年联合国沙漠化会议以后才正式广泛采用,其内容为:“土地滋生生物潜力的削弱和破坏,最后导致类似沙漠情况,它是生态系统普遍恶化的一个方面,它削弱或破坏了生物的潜力。”我国人多地少,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土地沙漠化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2.
吉林西部地区是我国北方生态脆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吉林省生态环境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破坏的 直接表现是土地荒漠化,包括土地沙漠化和土地盐碱荒漠化,即出现大面积碱斑.经过几十年的治理,以“三北”防护林为核心的生态建设工程取得显著成效.根据卫星遥感动态分析,土地沙漠化过程已开始出现逆转.  相似文献   

3.
土地沙漠化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地沙漠化深层次的原因是以GNP为核心的统计指标的错误导向,以及不合理的生态治理体制,治理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对策应为,一是用绿色GNP代替传统GNP;二是改革国家投入不足,而老百姓治理生态的利益又得不保障的体制,并在税收、信贷和沙漠化土地的使用权方面出台更灵活的激励政策;三是培育治沙产业,使生态治理与脱贫致富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土地沙漠化已被联合国列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之一.有人将土地沙漠化比作土地的癌变.土地沙漠化不仅是我国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野外调查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锡林郭勒盟南五旗沙漠化现状以及沙漠化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沙漠化土地已达15424.46km^2,占监测区总面积的53.26%;随着沙漠化程度的加深,在强烈的风蚀作用下,土壤颗粒逐渐变粗,土壤化学性质发生变化,土壤失去肥力:沙漠化过程中植被盖度降低,物种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生物量损失严重,不同程度的沙漠化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有很大差别,与未退化的天然草场相比,轻度沙漠化、中度沙漠化、重度沙漠化和严重沙漠化土地生产力分别降低了63%~11%、40、8%~43.8%、68.4%~70%和87.4%~88%。本研究不仅对研究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农牧交错带其他地区的沙漠化研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也是甘肃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摆脱“生态贫困”,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可是,由于历史的和自然的原因,甘肃的生态环境问题一直很突出。主要为:一是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截至1998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37.94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6.44亿吨;二是沙漠化威胁逐年加大,土地盐渍化正在蔓延,全省沙漠化面积达14.3万平方公里;三是干旱少雨,水资源紧缺,主要河流污染严重;四是森林面积小,植被覆盖率低。全省森林覆盖率仅为9.04%,加上农田、草地…  相似文献   

7.
矿山开采及近几年的个体挖矿,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矿山土地复垦及生态重建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简单介绍了国内外矿山土地复垦及生态重建的研究现状,并对矿山的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的涵义、影响因素及其技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却日益恶化:气候的变暖,淡水资源的日益枯竭,许多生物物种的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的退化,沙尘暴……这些生态现象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园,实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然而,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主阵地之一的中学历史课程,关于生态意识教育的内容却很少,在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史观方面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9.
土地沙漠化带来全球性环境问题,我国沙漠化现象同样非常严重。本文从生态学角度对沙漠土地的自然修复、群落演替中的旱生演替系列在沙漠治理中的应用、防沙植物的选择、防沙固沙植物多样性及防沙林种群生态位问题和防护林特殊群落结构的确立进行了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却日益恶化:气候变暖,淡水资源日益枯竭,许多生物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退化,沙尘暴……这些生态恶化现象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人类的共识。然而,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阵地之一的中学历史课程,关于生态意识教育的内容却很少,在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史观方面明显不足。如何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史观成为每个历史教师的重要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曾在这些方面做过一些尝试和努…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环境日益恶化,存在多个生态环境问题,如气候干旱化、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及草场退化,严重影响了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影响到了"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因此,对内蒙古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西部大开发战略,即要加快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振兴中华民族的宏伟任务,而生态环境退化和土地沙漠化将严重影响着西部大开发的脚步.作为西部山区的古浪县,虽然结合自身实际环境和条件,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造林治沙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但防沙治沙工作仍不可停滞不前,必须充分认识治理工作的急迫性与重要性,努力改善西部生态环境,为西部大开发做好一个生态基础与保障.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有174.3万平方千米沙漠化土地面积,且沙化土地面积还在不断扩大,目前实行"乔、灌、草"相结合的沙漠生态防护体系,因为投入不足和水分紧缺等原因难以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却日益恶化:气候的变暖,淡水资源的日益枯竭,许多生物物种的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的退化,沙尘暴……这些生态现象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的家园,实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然而,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主阵地之一的中学历史课程,关于生态意识教育的内容却很少,在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史观方面明显不足。如何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史观已成为摆在每个历史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一、利用教材中的有限信息进行…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却日益恶化:气候变暖,淡水资源日益枯竭,许多生物物种灭绝,土地沙漠化,森林退化,沙尘暴……这些牛态恶化现象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人类的共识。然而,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阵地之一的中学历史课程,关于生态意识教育的内容却很少,在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史观方面明显不足。如何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史观成为每个历史教师的重要课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曾在这些方面做过一些尝试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荒漠化是关系到我国民生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治土地沙漠化,但由于土地荒漠化分布广泛、成因复杂、类型多样、发展迅速,因而整体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从我国荒漠化的分布、成因等方面进行科学分析,提出沙漠化防治策略,为沙漠化的科学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浅析我国土地沙漠化及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沙漠化从70年代以来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也是我国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随着全球土地沙漠化形势的加剧,研究土地沙漠化的防治已势在必行。本文从沙漠化的概念和形成入手,分析了沙漠化的现状和危害,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治理对策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内蕴着生态文明的理念,显现了生态文明的"共生平衡"和"公平"。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农村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现实中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着制度性和根源性的障碍,导致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土地市场化滞后与农村生态环境的退化等问题。从社会生态系统的视角构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体系,需要树立生态伦理观念、建立健全土地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农业支持与保护制度和土地产权制度,从而保障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可持续性、长效性。  相似文献   

19.
远的感悟     
看得远,其实也是一种智慧。一直在关注近年来的各大新闻媒体,发现有一个话题总是萦绕耳边:人们不断地呼吁要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不仅如此,还有各种惊人的数据在显示着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活垃圾的堆积,空气、水质的污染,土地大面积的沙漠化,树木  相似文献   

20.
符桓 《华章》2014,(28)
我国对土地整治项目进行相关管理,不仅关系到土地的整体利用效率更关系到土地的利用方式,而且还关系到区域内部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如果在土地问题上处理不当就可能产生不可预料性的损失。现如今,我国的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现象普遍等问题,直接说明了土地管理问题的重要性与艰巨性。文章将会从实际问题出发,系统地论述我国土地管理以及整治项目管理的相关内容,从而更好地提高我国土地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