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春玲  常永华  常勇 《情报杂志》2008,27(6):100-102
通过构建信息投入要素、建立信息化与经济发展数量模型,对西部各省不同阶段截面数据进行分析,表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部地区信息化已逐渐发挥出对西部经济的拉动作用.提出加快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的建议,以实现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何玉华  俞立平 《情报杂志》2012,31(4):107-111
基于面板数据变系数模型,采用2002-2010年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信息化与物流的关系.结果显示:信息化对物流具有显著贡献,推进信息化对物流发展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不同地区信息化对物流的贡献相差不大,可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信息化对物流的推动作用本身与地区关系不大;信息化水平和物流发展水平均以东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最低,信息化水平超前于物流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3.
区域信息化指数的构建与西部信息产业发展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跃 《情报杂志》2007,26(2):107-110
探究了信息及信息化对一个地区的意义,提出了侧重于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和具体测度方法,比较了东部与西部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状况。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地区信息化发展程度和反映信息化发展水平各指标差异程度的规律性关系,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AHP的社区信息化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社区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可以为社区信息化建设提供科学的衡量依据.提出了一套社区信息化评估指标体系,分别根据层次分析法原理研究了各个评价指标对于社区信息化发展水平的不同影响程度,并在东西部典型地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东西部地区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具有较大的差异,从而为西部地区的社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现实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业网站的建设情况能够客观的反映农业信息化的水平。本文通过搜集2003年西部12省区农业网站信息,建立了测评指标体系,然后采用DEA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西部地区农业网站的建设水平进行了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最后以此为依据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客观、准确地评价民办高校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民办高校信息化水平除了与自身综合办学实力有关外,受学校所在地的信息化水平影响明显,东部地区的民办本科高校信息化水平明显高于中部与西部地区;本科办学年数、上网课程门数、在校生人数对民办本科高校信息化水平影响较大。在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注重网络资源建设、积极引进信息技术人才等是提升民办本科高校信息化水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西部地区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向平 《现代情报》2002,22(10):32-33
西部大开发对全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全球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依靠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加速西部地区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是促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西部地区的特点,讨论了西部地区实现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重要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现状进行了调研,发现存在教师技术水平低、资源分布不均、共享不足等问题,针对问题结合网格技术的特点提出了西部区域教育网格系统的构想,并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功能设计和资源管理。对促进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制约因素与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秦茂  白红武 《情报杂志》2007,26(9):135-137
西部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已开始起步,但西部地区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信息化环境等方面有着不同于中国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具体实际,现代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还很缓慢。西部地区应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积极培育和规范信息服务市场,构建符合西部现状的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使现代信息服务业成为推动西部经济发展的有效支撑点。  相似文献   

10.
从西部地区社会发展和信息化现状分析着手,总结了新时期西部地区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机遇,提出了以信息化为基础、以特色经济为杠杆,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后发优势战略。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84个地级市作为备选空间单位,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结合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水平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深入探讨了2005—2013年中国制造业新建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表明,国内经济环境、科技水平和信息化三大因素对新制造企业选址具有重要影响,然而,不同地区企业选址的影响因素差异很大。沿海东部地区依托优良的经济环境与较高的科技与信息化水平强有力地吸引着新建企业落户;中部地区凭借产业集聚的推动、对外开放进程的深化与科技水平的提升,吸引着企业进行区位选择;资金投入是西部地区企业区位选择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社会信息化程度的高低成为衡量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过分析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信息化发展现状以及东、中、西部之间的差异,对我国信息化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西部欠发达地区信息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皓 《大众科技》2007,(9):195-196
从西部地区社会发展和信息化现状分析着手,总结了新时期西部地区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机遇,提出了以信息化为基础、以特色经济为杠杆,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后发优势战略.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2003-2010年省域面板数据,以信息化发展指数(IDI)作为门槛变量,构建面板数据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技术获取型FDI溢出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研发投入是长期推动我国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区域信息化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门槛值最高,中部地区门槛值最低且呈现集中趋势,西部地区门槛值跨度最大。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全国与西部地区的技术获取型FDI溢出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且明显增强的趋势,东部地区呈现稳步增强的促进趋势且贡献率最高,中部地区的抑制作用正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5.
文章探讨了公众科学素养对数字鸿沟形成的影响,阐述了在西部信息化进程中,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与缩小数字鸿沟的互动关系,认为加大西部地区科技普及工作力度,重视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将会对推进西部地区社会信息化发展,缩小数字鸿沟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与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化,客观上促进发展要素在国际范围内流动,使我国西部地区在技术选择和新技术开发上具备了理论“跨越”的可能。针对信息化对西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阐述了加快西部信息化进程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单德朋  郑长德 《软科学》2012,26(2):46-51
借鉴现有研究给出了适宜测度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指标体系,利用相关数据对2005年和2009年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的完成水平进行了测度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变异系数对西部民族地区内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差异进行了识别,并对西部民族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行了分析。结论显示:2009年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的完成水平相较于2005年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内部差异略有下降,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有增大的趋势。最后对西部民族地区完成全面小康进程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级市政府网站的区域差异明显。东部政府网站优于中部,中部又好于西部;中部与西部基本属于同一水平;东部与中、西部则差距悬殊。造成这种差异,主要因为地区之间在财政对电子政务的支持力度、社会信息化发展程度、民众对电子政务的需求程度、政府提高自身工作效率和减轻政府负担的要求、政府绩效考评机制、政府OA建设水平等六个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区域信息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区域信息化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而区域信息化水平的差异又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要缩小东、中、西部发展差距,逐步实现经济"趋同",就要求各区域,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加快信息化建设,实施以信息化促进区城经济快速发展战略:加快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和政策支持,积极推进区域信息化建设;加快信息人才培养,完善用人机制.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与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国 《情报杂志》2001,20(B06):218-219
分析了东西部地区存在的信息化差距,依据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设想建立西部地区三级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促进西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