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新时期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职院校培育课程中的重点内容。但由于社会环境、管理模式等影响,培育过程受到较多阻碍。因此,笔者建议,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内涵,构建培育课程,并改革思政教育模式,创新教学手段,从而解决学情问题,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同时,教师还需构建引领体系、拓宽实践渠道,引领并推动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培养出高标准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的高度概括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近现代纲要》作为一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度高,必须成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专题,结合相关案例,结合社会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中,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凝聚起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强大合力。完善各种机制,在日常生活中鲜明彰显社会主流价值,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良氛围。健全常态长效机制,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有机结合,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新格局,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尤其是在“大思政”格局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时俱进的趋势更加明显。从高校的角度出发,教师需要结合最新的政策,充分利用校园内的资源,形成全方位、协同化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塑造。  相似文献   

5.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人生的信仰驱动、社会的共识引领、国家的价值导航。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捕捉各种教育契机,如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依托班队会、夕会等德育课程,在学生心中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他们成长为具有高尚品质、坚定信仰、强烈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辅相成,学前音乐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既有音乐教育能力,又有思想政治觉悟,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教师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在全面推行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本文以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音乐技能(综合)》课程为例,阐述如何将思政教学融入具体教学实践中,并通过课程思政设计教学,一方面让学生能懂得在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实现课程立德树人的教学成效;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让学生用更丰富的形式展示音乐。  相似文献   

7.
教科书是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载体。从内容、分布情况、呈现方式三个方面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情况进行统计发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内容最多,社会层面的内容最少;随年级升高,教科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数量总体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数与代数领域蕴含的数量最多,综合与实践领域最少;呈现方式以隐性和图文混合为主。任课教师应重视数学教学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数学学科的引导和开发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界定"中国好故事"的内涵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故事并运用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从而在课堂中讲好中国故事,讲"中国好故事",以此开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境界,努力实现提升教师讲"中国好故事"的本领,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培养学生做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青年大学生中培育和引导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的重要任务。高校思政课应实现思政课课程体系间的有效协作,发挥各门课程的教育优势,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发挥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部分医学生价值取向出现偏移、社会责任感弱化等现象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事实。本文试探索将医学英语语言教学、文化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的策略和方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英语教学,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储备人才。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走向现代的马克思主义应该坚持的传统,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核心价值取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然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秉持这一传统和取向,就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凝结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由时代发展的现实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在党的理论发展史上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解决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初步地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根本问题 ,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 ,则初步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 ,怎样建设这样的执政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理论和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伟大创新  相似文献   

13.
"图画哲理"作业是提高艺术类学生"原理"课教学质量的创新作业尝试。通过哲学理论与绘画作品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作业,既可提高学习兴趣和对理论的理解能力,也可增强理论的实用性。"图画哲理"作业是艺术专业和"原理"课相结合的一个有效的契合方式。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有生命力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晶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直接转换者.社会主义民族化是社会主义具有现实生命力之所在,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民族化的忠实推动者.不断推动中国社会全面进步,增加人民的福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民族化实现成功转换的根本保证,同时,中国共产党因此而取得任何政治力量不可取代的历史地位,功垂中华.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理论源头。全面把握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观,对于深入理解和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指导新的发展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邹谨 《职大学报》2014,(5):39-44
邓小平具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他认为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和实事求是的产物,它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并深得人们拥护。他提出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通过发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持用事实说话。邓小平的论述告诉我们,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张先梅 《职大学报》2012,(4):121-124
作为"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坚持以人为本、一元主导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切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做到这些,关键在于进一步加经强社会主义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学校教师起着主导、教育引导、表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再度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