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教师     
我在私立华诚学校当校长时,曾经遇到一位当老板的家长,他送女儿来上中学,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却让我耳目一新。“程校长”,他说:“我女儿学习一般,你给我找一个年轻的男班主任,任课教师也最好是年轻的男老师,老教师不能太死板。”我说:“别的家长都挑老教师,你却挺有独特想法的,你的理由是什么?”他顺嘴就来:“现在的孩子和过去不一样了,老师唤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得再好也白搭,如果我女儿喜欢上老师,学习就不用愁了。”我当时心想,“这个家长真不是东西,对于孩子的教育怎么能如此当儿戏。”因此,也没有对这个家长的要求过于在意。随着时间的推…  相似文献   

2.
朱绍志 《班主任》2006,(11):33-33
今年暑假,我带女儿去洛阳龙门石窟游玩.进门时,由于女儿身高已超过规定,需要买票,而我之前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没有买.正要去补票时,一位同事趁收票员不注意硬是把女儿拉进去了.当我进去追上他们时,女儿正在哭.我很纳闷,问:"你哭什么?"她委屈地说:"我不愿做贼!我要买票!"周围人听了哈哈大笑,一位同事说:"你爸钱多,就应该让他买票."  相似文献   

3.
为别人鼓掌     
一次家长会上,老师先简要介绍了一番幼儿园和班上的情况,然后讲到了小朋友的日常表现。当老师提到一位叫晓晓的残疾小朋友有很好的作息习惯和独立、顽强等个性时,我被老师深情的描绘感染了,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并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当老师之后介绍到女儿的情况并给予表扬时,我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轻轻地拍了拍手。没想到,就是这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却引起了女儿的不满。回家路上,小家伙一直闷闷不乐,对我爱理不理。进了家门,女儿终于忍不住,眉头紧皱颇为不  相似文献   

4.
读者来信     
这也是一种“亵渎”在一次观看优秀教师代表报告的录像时,我听到一位女教师声俱泪下地说到:“临近中考了,我的女儿偏偏发起了高烧,她爸爸又出差在外,我不愿耽误我的学生就狠狠心将她一个人留在家里,只是让她喝了一点退烧药。当我辅导完最后一个学生时,下班时间早就过了,我想起我生病的女儿赶紧跑回家,女儿却因高烧昏迷在床上。我哭着抱她上医院,可是太迟了,医生说因为长时间的高烧,女儿的视网膜已经脱落,可怜的女儿再也看不到她的妈妈了……可我不后悔,我没有耽误学生的一节课,即使在我女儿的治疗期间。那一年,我的那班学生全部升入了重点高…  相似文献   

5.
上学时,读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书,对他的那句"认识你自己"记得特别清楚,但实际体会和理解却是在若干年后。那年,当女儿的问题困扰的我不知所措时,去向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讨教。一开始,他静静地听着我对孩子这种问题那种问题的倾诉,之后,当我无限渴望他的睿智支招时,他却轻轻地问我:"你能说说自己在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观看优秀教师代表报告录像时,我听一位女教师声泪俱下地说到:“临近中考了,我的女儿偏偏发起了高烧,她爸爸又出差在外,我不愿耽误我的学生就狠狠心将她一个人留在家里,只是让她喝了一点退烧药。当我辅导完最后一个学生,下班时间早过了,我想起生病的女儿赶紧跑回家,女儿却因高烧昏迷在床上。我哭着抱她到医院,可是太迟了,医生说因为长时间高烧女儿的视网膜已经脱落,可怜的女儿再也看不到她亲爱的妈妈了。(一段时间的抽泣之后,昂起头,脸上带有泪痕,但表情异常激动。)我不后悔,我认为我对得起教师这个称号,女儿治疗期间,我也没有耽误学生…  相似文献   

7.
孩子的眼睛     
有一回,我和一位朋友去郊外钓鱼。因为天气很好,朋友的妻子便抱了只有四个月大的女儿同行。当我扒开襁褓,正打算欣赏一下他们那个宝贝女儿的小脸时,却看到一双大大的眼睛已经在定定地望着  相似文献   

8.
女儿上幼儿园已经一年多了。作为幼儿教育的研究者,我注意观察孩子入园后所发生的一切变化,从中发现幼儿园教育的得与失。下面谈谈我对幼儿园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的认识,并向幼儿教师提出一些建议。给每个孩子以爱与关注为了方便梳理,我们给刚上幼儿园的女儿剪了短发。可是一个月后,当再要给女儿剪短发时,却被她一口拒绝了。她说:“留长发,老师就会在我起床后帮我梳头;要是剪成短发,起床后,老师就会不理我,只顾帮其他小朋友梳头了。”记得女儿刚上幼儿园时,进餐又快又好,因而经常得到老师奖的小红花。可是后来,却越吃越慢……原来女儿入园不…  相似文献   

9.
康哲峰 《教书育人》2005,(10):40-40
在一次观看优秀教师代表报告录像时,我听一位女教师声泪俱下地说到:“临近中考了,我的女儿偏偏发起了高烧,她爸爸又出差在外,我不愿耽误我的学生就狠狠心将她一个人留在家里,只是让她喝了一点退烧药。当我辅导完最后一个学生,下班时间早过了,我想起生病的女儿赶紧跑回家,女儿却因高烧昏迷在床上。我哭着抱她到医院,可是太迟了,  相似文献   

10.
善良的女儿     
在我眼里,五岁的女儿只不过是个不懂事的小不点,因此,我从未将她放在眼里。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我对她刮目相看。一天,一位好久不见的同学突然来访,惊喜之余我请她留下吃晚饭。可当我做饭时却发现菜少得可怜,而我一时又走不开。为难时我想到了女儿,便对她说:“你去巷口帮妈妈买点菜好吗?”从未单独买过菜的女儿高兴地答应  相似文献   

11.
《小读者》2005,(10)
甘肃白银市西区经六路北段有一位叫杨惠琴的家长动情地来信说: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小读者》,阅读后很快就喜欢上它。在我们影响之下,我聪明的女儿高雅欣也对《小读者》爱不释手了。我们母女俩还都成了宣传推荐《小读者》的义务宣传员。辽宁营口的一位叫莫亚莉的家长来信说:我是《小读者》的一位大读者,女儿对《小读者》也爱不释手,我有十几年教龄、现在从事司法宣传的我,要为贵刊做点有益的事:一是我要同女儿一道向更多的家长孩子宣传推荐《小读者》,二是要向贵刊多摘荐一些好作品。内蒙古临河市五完小五(5)班路晶晶来信说:当我的画信在…  相似文献   

12.
女儿入园记     
三周岁多点的女儿时常把自己已上幼儿园当成是她“长大了”的宣言。入园前,我反复对女儿强调上幼儿园的好处,并几次领她“实地考察”,使她对上幼儿园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向往。果然,第一天回来,她就向我炫耀:“老师和同学都夸李钊墨(女儿的学名)棒、棒、真棒。”我故作惊讶状:“是吗,人家为什么夸你?”她一副受宠不惊的模样:“两位老师让我  相似文献   

13.
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来到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手工创作室,看到熙熙攘攘的孩子正在玩着自己喜爱的手工。这些学龄前儿童,多数由家长带来。那天,有两个孩子的父亲给我的印象最深。一位父亲对女儿要求很严格,甚至有些冷酷。当女儿要求他帮忙时,他却板着脸说:“自己独立做。”女儿不甘心地说:“人家爸爸怎么都帮着做?,'父亲说:“人家是人家,我是不会帮你做的!”然后拿出自己的书看了起来。与之截然不同的是对面桌上的父女俩,父亲在认真地帮着女儿做手工,而女儿却在一边玩,俨然已是父亲在做手工了。当我问她是否经常来这儿玩,还不等孩子回答,父亲已经抢着回答了。我不禁想,这个父亲是不是  相似文献   

14.
马路课堂     
去幼儿园接女儿时,她正与一位小朋友闹别扭。原来,那位小朋友嘲笑女儿只知道家庭住址,却不知道走哪条路回家,女儿听了很生气。经过老师的调解,几分钟后两个小家伙总算握手言和。孩子间吵吵闹闹十分常见,我并未上心,于是像没事似的拉着女儿回家。然而,刚走出幼儿园,小家伙就撒气跑到前头去了,我一把拉住她,有点懊恼地对女儿说:你跟小朋友吵架,难道要拿妈妈来出气?没想到,女儿顺坡下驴:都怪你平时不告诉我  相似文献   

15.
那年我和前夫离婚时,女儿才8岁。法院受理我们的离婚案后,法官来到我家里给我做有关工作,刚好女儿在家,我让女儿先出门去玩。可当我送法官出门时,时却发现女儿一直站在门外听我们谈话。当女儿明白她只能跟父亲或母亲其中一人的事实后,她抱住我哭着说:“妈妈,我要跟你在一起,你别不要我。”  相似文献   

16.
人道亲亲,法不可违江西一考生尊敬的陈先生:您好!我是一名高中生,今日因看到您常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而被女儿举报的事,网友们对此有的点赞,有的质疑。而我想给您写下这封信,告诉您:人道亲亲,法不可违。作为一位父亲,您最初也许因为女儿的举报而伤心愤怒,甚至认为,自己辛辛苦苦为家庭奔忙,女儿的行为是对您的不孝,是不是?我国自古就有  相似文献   

17.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对儿童,特别是幼儿的影响最大。”将为人母的我不敢有半点懈怠,当女儿在肚中拳打脚踢时,我就买来《育儿宝典》、《卡尔·威特的教育》、《中国儿童智力方程》等一大摞育儿书籍,“潜心钻研”,决心“科学育儿”。如今,女儿小雨已两岁了,在与她零距离接触时,我却常犯糊涂,错过许多教育好机会,有时甚至酿成不良的后果。现在讲出来,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8.
女儿写日记     
丁丁 《家庭教育》2007,(6S):1-21
女儿上小学一年级下半年时,就开始写日记了。开始时。女儿兴致很高,觉得写日记挺有趣,每天都会把写好的一段话拿给我和她妈妈看。时间长了,她就有点厌倦。竟至于撂笔不写了。那时,我对女儿很严厉。每当女儿不写时,我就严加训斥。女儿9岁半生日时。她班上的几个小朋友来了,我和她妈妈像模像样地炒了几个菜,点上了生日蜡烛,又放了音乐。那日。女儿十分快乐。可是到了夜里,当我们静下来准备休息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莫源秋 《教育导刊》2003,(11):24-26
一、同班教师性格内外向互补有利于幼儿心理的发展有位朋友的女儿准备到A园读书,由于我和该园园长很熟,所以她就托我先和该园长打声招呼,在分班时为她的女儿安排一个好班(准确地说,应该是有好老师带的班)。当我代朋友提出要照顾的要求时,该园园长问我:那小  相似文献   

20.
多鼓励,少批评;多交流,少训话;多引导,少加压。带着"如何与孩子谈心""与孩子谈心时应谈些什么"两个问题,笔者最近走访了七位2007届考生的家长。第一位:武汉二中初中部老师,女儿今年考上了北大。女儿从小学习就很自觉,应该说不是太让家长操心。平常与女儿聊天,我很注意三点:一是尽量不以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