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应该和老外比什么”?这是一个跨文化语境下的命题,也是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化潮流、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的中国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选题切入点好,引人深思、耐人寻味;标题本身的设问令人有一种期待——期待“我们”和“老外”的比较能够引出一些饶有兴味的论说和颇具启发性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袁岳 《图书馆杂志》2008,27(5):81-88
袁岳: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话题,每个人都身处其中,尤其是我们中国人.很多人都说中国国情是什么?老外在我们中国做生意,我们会说他们不懂我们的国情,人家就请教你了"你说中国国情到底有些什么啊?"我们会发现国情也不容易说出来,我们到底是什么国情跟人家不一样?事实上在我们中国,国情有两样法宝.  相似文献   

3.
刘金双 《出版广角》2015,(13):16-17
出版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时刻走在创新的道路上,边实践边思索,边思索边实践.每个少儿出版人都应该为做大做强中华民族少儿出版、为建立少儿出版生态圈贡献自己的力量.历史正在为我们呈现一个出版变革的新时代.展望"十三五",我们期待着中国少儿出版事业蒸蒸日上,期待着在出版变局中实现编辑角色的升级、转型和蜕变.  相似文献   

4.
魏特 《全国新书目》2008,(18):16-17
康熙年间,那些"老老外"们来华,他们以其特殊的身份,走进了神秘的紫禁城,他们教皇帝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用西药为皇帝治病……他们时时进入康熙皇帝内廷,和皇帝形成了亦师亦友的关系。他们在日常的书信、日记、给自己国家皇帝的奏折中记下了康熙皇帝的种种大事小事。《老老外眼中的康熙大帝》为我们全面了解真实鲜活的康熙大帝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本文摘自该书。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流传颇广的笑话。有老外问中国人:听说中国有24人共吃一席的事情,是否是真的?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老外又问:桌子那么大,怎能夹到菜呢?中国人说:我们有一种三尺长的筷子。老外还是不解,这么长的筷子,夹菜是没问题了,  相似文献   

6.
去过欧洲的人恐怕都会对其先进发达有较深的印象.我这里说的先进发达,不限于物质方面.比如,他们的文明礼貌.在电梯间,在餐厅,在会堂,乃至在大街上,总会有素不相识的"老外"同你打招呼,有时甚至让人措手不及.您好,对不起,谢谢,这些文明用语,说重一点,已经融入他们的血液,构成他们深厚的文化积淀.这,让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的游子有时不禁汗颜,也很能促使我们对一些事物作出更为理性的思考.毕竟,人类文明的东西是共通的.  相似文献   

7.
知青日记     
有些词汇,好像是专门欺凌翻译家而创生的.比如"知青".把它直译出去,串味了,成了"青年知识分子";把它意译出来,更难,一两个单词译不出,就是译释成一大段文字,"老外"们照样得如坠云里雾中.  相似文献   

8.
许椿 《声屏世界》2011,(7):60-63
"土豆哪里去挖?郊区去挖。一挖一麻袋,嗨!一挖一麻袋。"张翔的英语很好,曾经旁听过他几次在电话里和老外说英语,对于俺这种根本不懂"英格历史"的人来说,他能够和老外说上半个多小时,而且说得还很流畅,说明他的"英格历史"肯定不错。  相似文献   

9.
世道确实在变,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正常的老张们其实很"不正常". 不知老外如何,我们是一贯崇尚正统、正宗、正常的. "反",跟"正"相对.自古以来,在我们的脑子里,都有一个预设的"正"在,"反"就是错,"反常"就是孬.我们或多或少会觉得:大比小好,多比少好,重比轻好,高比矮好,宽比窄好,长比短好,粗比细好,首比尾好,有比无好,上比下好,前比后好,进比退好,快比慢好,白比黑好,热比冷好,公比私好,纯比杂好,雅比俗好,新比旧好,忙比闲好,正方比反方好,赞成比反对好,原告比被告好,作用比反作用好.这些观念,至今仍深深影响着我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此处不多言,有心的可自己去揣摩.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周刊》2011,(1):68-69
无论是比尔·波特的新作《禅的行囊》,还是大嘴美女朱莉娅·罗伯茨演绎的《饭、祷、爱》(Eat Pray Love),人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老外放下羁绊,开始明心见性之旅。在这个精神旅程中,中国成为他们"修行"的驿站之一。他们在这里探寻修复心灵密码的同时,也在客观上敲打和启迪着这个东方国度,在传统资源向现代转化中,我们做得怎样,我们应该如何去做?  相似文献   

11.
刘金  李强 《声屏世界》2017,(2):39-40
《我们向前进》将政治传播融入真人秀节目中,是一种创新.在时下政治传播出现"非传播"现象之时,在真人秀节目引起审美疲劳的状况下,对政治传播和真人秀节目无疑都是一种良性变革.这种变革在城市台面前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并给城市台媒体人带来诸多期待.  相似文献   

12.
英雄     
朱学东 《传媒》2004,(1):1-1
时势造英雄.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们为这豪迈的英雄气概所叹服,所以我们心存着对英雄的感激.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我们为这悲壮的英雄气概所感动,所以我们不以成败论英雄.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们为这绵延不绝的英雄传奇所倾倒,所以我们期待着江山辈有新人出.  相似文献   

13.
记者站的管理是个难题,我们期待着新"办法"掷地有声并落地生根,取得实实在在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改文风"是新闻媒体的一件大事,既是中央的要求,也是百姓的期待.现在之所以把"改文风"摆到这么突出的位置,就是因为一段时期以来一些新闻媒体讲空话套话、讲言之无物、不着边际的话已相沿成习.老百姓厌倦和反感这种不良的文风,媒体自身也有改变的强烈愿望.中央电视台这段时间在"改文风"上才开了个头,老百姓就给了很多溢美之词,这说明,只要媒体在文风上有所改变,老百姓就会给予热情的肯定和鼓励,他们对新闻媒体"改文风"有更高的期待.结合中央电视台的实践,在"改文风"方面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贴近行业发展、贴近读者,更好地为出版业服务,一直是《科技与出版》编辑人追求的目标。为此,我们开辟了"咨询台"栏目。在这里,业界专家济济一堂,"咨询台.出版政策""咨询台.出版法律""咨询台.资格考试""咨询台.编著标准""咨询台.数字出版"等众多栏目期待着您的参与。欢迎读者给我们多多发来问题,也欢迎业界专家、行业能手发来精辟的解答案例,一经采用,稿酬、样刊即奉。咨询台投稿邮箱:chubanzxt@163.com。  相似文献   

16.
罗耀民 《编辑学报》2010,22(5):463-464
争取政府和社会资助,是期刊社期待的.本文探索在目前文化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借助政府资源举办健康科普活动,实现政府、公民、杂志社"三利"的路子和办法.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今天的休息是依照"星期制"而行。虽说在明朝末年,随着基督教的传入,国人晓得了星期制;但这一西方作息制度真正影响中国人的生活,是与开埠后的上海有关,特别是在租界出现沪上之后,上海人也开始像老外那样,以七天为一周期,一到第七天就立马休息。  相似文献   

18.
虽然周锐的英语七拐八弯、别别扭扭,要多洋泾浜有多洋泾浜.但此人胆大敢说,和老外对话记不起单词,哇啦哇啦地连比带画,硬是闯荡了欧罗巴.这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菜乌英语世界行".当然,我还得加一个要紧前提,那就是,此乃童话作家周锐的"菜鸟英语世界行".  相似文献   

19.
最近,<青年记者>刊登了杨晓白先生编译的<路透社新闻手册>、<纽约时报新闻采编部门价值与实践手册>.仔细读后,生出不少感慨,人们老说老外的"新闻专业主义"如何如何,看了这俩手册,真是领教了.所谓"专业",就是规范.没有规范,只有疯长,何谈"专业"?而疯长,则难逃"被修理"的命运."修理之手",不外乎政府(或法)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  相似文献   

20.
"驱逐流氓老外"事件自博客引发后,在网络上"一石激起千层浪",随之进入大众生活,进而诱发大众媒体对其进行了广泛报道和讨论,引起巨大反响.本文以此事件为例,讨论网络的"回音壁"和"评论场"特性,分析两种常见的网络传播报道形式:过滤型报道和评论型报道,进而探究网络信息与新闻事实之间传播循环链产生"偏离"而可能导致的传播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