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春下午,我怀看一种悬念和莫测的心情,重访我50年前从青年团中央调到体育总会的旧址———未英胡同33号。我最近问起国家体育总局几位同志,他们几乎都不了解这是什么地方。这就更有必要介绍一下这一新中国体育的摇篮。就摇一、新中国体育的摇篮在我模糊的记忆中,未英胡同在西单绒线胡同的深处,曲里拐弯才到一个不大的四合院,根本不像个机关,很不好找。为什么当年选了这块很不起眼的地方?轲犁同志纪念黄中同志的文章中回答了这个问题:“……房子得自己去找。黄中同志和我骑着车到处去看待售的空房,包括后海附近…  相似文献   

2.
在国外的传媒中,常常把对体育最有创造和影响的人称谓“体育之父”,在法国、瑞典、瑞士等国家,都有他们自己的体育之父。德国历史上有三个体育之父,古兹牟茨(1759~1839年)是“德意志体育之父”,史书上把他称为“近代体育创始者”。德国的第二个“体育之父”是F·杨(1778~1852年),他是德意志国民体育之父,是德国体操的创始人。施皮斯(1810~1858年)是德国的第三个“体育之父,因为他的功绩主要是在学校体育方面,所以又被称为“德意志学校体育之父”。他的体育教学模式影响了德国学校一个世纪。施皮…  相似文献   

3.
《上海集邮》2002,(6):7-7
50年代末我曾设计了一套《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纪念邮票,60年代中又为中国登山运动员登上珠穆朗玛峰,设计了一套新的体育邮票。不过不是以纪念邮票发行,而是作为特种邮票发行《中国登山运动》邮票。当时中国登山运动员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全国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报道,介绍登山运动,介绍这次中国体育辉煌创举。发行邮票不是为纪念这次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而是为介绍中国登山运动。一套5枚邮票有中国登山运动员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也有中国登山运动员攀登我国境内其它几座山峰,因而作为特种邮票发行。邮票发行需要一。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新中国第一任体委主任贺龙,与体育的渊源和开创新中国体育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贺龙同志为新中国体育事业招募和培养了大批人才,同时大量修建体育场所还成立了多所体育学院为中国的体育事业奠定物质基础和储备体育人才,并且创刊《体育报》宣传新中国体育事迹,加强体育学术交流。通过"劳卫制"提高全民素质;加强新中国竞技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不畏艰难,坚持支持登山运动。在短短的14年时间里,奠定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初探我国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初期发展阶段的基本动因杭州大学的凌平等在《初探我国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初期发展阶段的基本动因》一文中指出,目前中国体育健身娱乐项目在改革的浪潮中步入了市场,而西方的体育健身娱乐的诸多"舶来品"一进入中国大陆便走上了"阳春白雪"的路...  相似文献   

6.
他为创建和发展新中国体育事业奋斗了终生──追思黄中同志秦笃训编者按黄中同志自幼喜爱体育,当过运动员。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为创建和发展新中国体展体育事业有众多建树,在他逝世一周年之际,我们刊登几位老同志的纪念文章,以示追思之情,同时它们又将成为我们了解和...  相似文献   

7.
体育是什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体育是什么肖正体育是什么?也许,人们会认为这是一个十分可笑的问题。远不说古代和近代,就算是新中国体育,也搞了快50年了,难道连体育是什么都搞不清楚吗?岂非啧啧怪事!其实,为人们熟悉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人们认知了的东西,君不闻"灯下黑"么?往往因我们自...  相似文献   

8.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上,1952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许多重大体育事件,而正是这些重大事件确立了新中国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组织管理体制以及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交往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方针。为使读者了解1952年发生的重大体育事件,本刊特辟“新体育———1952”专栏,以示纪念。除专栏中刊登的文章外,本期其他栏目中刊登的《未英胡同的故事》和纪念马约翰先生的文章,以及《荣高棠体育传略》(连载)中也涉及与此相关的内容。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回忆和评论获得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学校体育》2021,(9):15-17
<正>在《中国学校体育》创刊40周年之际,杂志社的同志约我写篇纪念的文章,我当时不假思索地应允了,心想就是再忙再累,这篇文章我也必须写——《中国学校体育》与我相伴相随了40年,在这本杂志中,不仅有我写下的百余篇文章,更有我满满的青春记忆和无尽的感动。30年前,《中国学校体育》(当时刊名还是《学校体育》)创刊10周年时,我参加了 "我与《学校体育》"的征文活动,撰写了《她引导我奔向那片田野》一文,并获得了一等奖;2010年,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2011,(1):78-79
一、"大政方针"专题讨论 2010年国家"十一五"接近尾声,中国学校体育事业也即将开始"十二五"发展序曲。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育的意见》的贯彻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对学校体育各个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2011年我刊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请广大作者认真思考,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1.
“金手掌”杯与百年庆典系列活动纪念“排球之父”摩根创造排球运动一百周年的活动已于1994年9月21日在雅典拉开序幕,这将是一项包括国际排联、各洲际排联、和国家(地区)排球协会、各排球俱乐部、排球管理人员、教练员、裁判员、观众、电视传播、新闻报道、体育...  相似文献   

12.
体育颂     
1906年国际奥运会巴黎会议决定,从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起,将文学艺术列入比赛日程,这实际是恢复古奥运传统。奥运会第一枚文化项目比赛金牌授与《体育颂》一诗。霍赫罗德和埃什巴赫是这首用法、德文写成的作品的作者。其实这两个名字是笔名,作者的真名是被尊称为“现代奥运之父”的顾拜旦。今年6月23日为奥林匹克日99周年纪念日。特刊发《体育硕》,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技巧运动的生命.要想在强手如林的国内、国际技坛上争得一席之地,必须开创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绝活"。为此,我队混双组根据运动员自身的情况,参照国内外先进的动作,创立和发展了具有难、新、稳特点的"倒立前空翻倒立"这一混双难新动作。文中介绍了创立这一动作的动机和学习、训练过程。  相似文献   

14.
"胡服骑射"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著名改革。本文从体育视角梳理了这一改革所蕴涵的"全民体育"思想,即全民参与、全民锻炼(习武),探讨了这一体育思想对于当代中国体育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改革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素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北京市教研中心体育部联合召开纪念《体育之研究》发表八十周年座谈会八十年前,毛泽东同志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在《新青年》杂志第3卷第2号上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较早、较系统地论述体育的...  相似文献   

16.
你说我说     
《新体育》2006,(5):10-10
一种新方向,一种生活态度三月的桂林细雨纷飞,极易使人产生“伤春”的感觉。但是见到《新体育》的时候,我的心情似乎比夏日的阳光还要灿烂。在学校旁的书刊亭我如约买到了心爱的《新体育》,这种习惯有很多年了,阅读并收藏《新体育》已经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态度。回想第一次见到《新体育》,还是在小学二年级,当时母亲在高校图书馆工作,我便经常有了进库“寻宝”的机会。在众多的体育杂志中,我却最钟情于内容全面、笔法细腻的《新体育》。2001年,《新体育》招聘中国青少年体育记者团成员,我以一篇《从大赛休整年看世界女排发展格局》幸运地入选…  相似文献   

17.
铭记体育元勋的地教诲杨福鹿从我由篮球运动员到教练员,最后成长为体育干部的过程中,亲身感受到贺老总为运动队伍的健康成长和体育水平的提高倾注了巨大心血。打球也是一种革命工作贺老总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在120师亲自组建了"战斗篮球队",并扬名整个解放区。解放...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体育梦是一个远景目标,介于"轻易实现"和"无法实现"之间的某个位置。中国体育梦是一种世俗观念,必须时代化、具体化并赋予现实紧迫感。中国体育梦是一个多元面向,应该关注与尊重每个可能实现的体育梦想。中国体育梦是一种现实存在,承认现实世界才能彰显梦想的价值和力量。中国体育梦是一个传播框架,应与世界分享中国体育梦的励志人生和精彩故事。中国体育梦是一种精神特质,超越现实以及实现自我价值是永恒不变的筑梦主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体育哲学学科建设首要问题是人才培养;填补体育管理哲学研究空白;开展体育系统哲学问题的研究:把体育战略研究纳入哲学问题;开阔视野,面对当代大体育出现的全球性问题和中国体育实施"奥运争光"和"全民健身"两项工程计划提出的各种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元元 《网球》2011,(5):72-76
作为一名网球记者,我对于体育建筑的理解恐怕只能用"表面与感性"两个词汇来概括了。但是面对即将在今年正式启用的中网中央球场新球馆,我的内心又充满了好奇。我想只有在跟设计者们聊一聊之后,我才能帮助大家在走进新球馆之前,对她有一个"深入而理性"的了解。参与新场馆项目方案的设计师一共有5位:徐磊,丁利群,高庆磊,刘恒以及安澎。技术及深化设计的设计师有8位:徐磊,安澎,高庆磊,丁利群,李磊,刘恒,朱吟,金鼎,他们全部来自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拾壹建筑工作室"——这是一个成立于2007年6月的新锐设计团队,他们形容自己是一群"寻找建筑中的真实"的建筑师。而这恰恰也是我在本次专访过程中最真切最深刻的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