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探讨了耕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生长状况的影响,以及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原生动物群落间的变化关系.设置了4a露天菜地、1a温室大棚、4a温室大棚和常规农田4种耕地利用方式,在5月份和10月份测定了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值、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7个理化指标,分析了原生动物的种类、丰度和多样性指数,依据土壤原生动物指标的性质采用层次递进判别分析法和综合相关分析法进行了3个层次分析.结果表明,5月份和10月份的结果基本相同;耕地方式对有机质、碱解氮、pH值、土壤含水量有显著影响;对纤毛虫丰度有显著影响,对其他类群丰度和多样指数无显著影响.原生动物群落综合指标正确区别4种耕地方式的有效率达91.7%;土壤7个理化指标与原生动物7个指标两两之间基本不存在显著的直接相关性,但两指标群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系数.由此得出结论:耕地利用方式已造成土壤理化性状和原生动物群落总体上的差异性;土壤理化性状与土壤原生动物群落间存在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综合分析能够克服单一指标逐一分析的不足,更能全面、客观地反映4种耕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生长分布的影响以及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原生动物群落间的总体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概述了原生动物在环境监测中的优势,论述了原生动物在水体监测、土壤监测和化学物质毒性评价中的应用进展,提出了原生动物在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原生动物的身体由一个细胞组成,所以作为一个动物来说。它是最原始和最低等的动物。而组成原生动物的细胞,虽具有一般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一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但构成原生动物身体的单个细胞,是具有一切生物特性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4.
原生动物是一类形体微小,能独立生存的单细胞的真核生物。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数量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原生动物存在的价值表现得也越来越明显。本文拟就原生动物在环境保护、农牧渔业、地质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作用加以概述。1 水质监测 在水质监测方面,许多原生动物对水体生态环境变化的反应要比仪器敏感得多。它们对水体中主要化学物质都具有一定的耐受限和最适度,为评价水质状况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因此可作为指示动物,来指示特定水环境条件的变化。国外对原生动物在水质监测方面的作用研究报道很多,我国用原生动物来临测和评价水质的研究工作开展的也很活跃。沈韫芬等从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我国两栖动物寄生性原生动物的种类及危害,该文详细介绍了寄生于两栖动物的纤毛虫、顶复孢子虫以及肉鞭虫等原生动物的主要类群,以期对两栖动物的寄生原虫的鉴定及两栖动物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原生动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极其广泛,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有水分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踪迹.如:淡水、咸水、温泉、冰雪,以及植物的浆液、细胞液,动物和人的血液、淋巴、体液,潮湿的土壤中等等.在原生动物中除了少数营寄生生活外,其它大多是自由生活的种类,而且生活环境,形态习性迥然不同,因此在采集前,必须对采集季节、采集区域,采集点的生态以及原生动物的习性加以仔细的考虑,一般来讲可分为:水域采集、寄生性采集和阴湿处采集.1、水域采集绝大多数的原生动物种类是漂移在水中或附着在水草上.对采集点的选择就十分重要.如果水域颜色发黑,并发出具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气体,或者在制药厂、造纸厂的废水区域,一  相似文献   

7.
水生植物床去除富营养化水源水中藻毒素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净化富营养化水源水中的藻毒素,在太湖湖滨进行了水生植物床(AVB)技术试验.该技术对MC-RR和MC-LR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63.0%和66.7%.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发现水生植物根部对藻毒素的富集能力大于茎叶部位.用荧光原位杂交法在AVB的底泥中检测到2种已知的藻毒素降解细菌,证明微生物降解作用的存在.植物根系原生动物相和后生动物相丰富,盾纤虫、钟虫、旋轮虫、腔轮虫是优势种,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的捕食作用在蓝藻和藻毒素的去除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低等白蚁的原生动物分布类型,阐述了原生动物对白蚁食性的影响,探讨了原生动物帮助白蚁消化代谢的机理和在共生体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土壤Cd污染的生物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d污染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本文总结了土壤中Cd的分布特性、污染状况、存在状态及其对生物的毒害作用,分析了土壤Cd污染的生物修复研究状况,重点评述了Cd污染的植物修复原理、类型与技术及其进展,并结合我国土壤Cd的污染特点和部分研究结果,提出今后的研究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湘南学院学报》2022,(2):12-20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须的营养元素之一,也是植物生长的一个主要限制因子.土壤中的解磷细菌可将难溶性磷转化为可溶性磷,为植物提供丰富的磷.本文对土壤解磷细菌的种类与分布、解磷机制及其促生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解磷细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Soils contain enormous numbers of diverse living organisms assembled in complex and varied communities.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a soil sample reveals the presence of billions of organisms like nematodes, protozoa, fungi, algae, actinomycetes, bacteria and cyanobacteria. These diverse organisms interact in the ecosystem, forming a complex web of biological activity.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temperature, moisture and acidity, as well as human activities such as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management practices, affect soil biological communities and their functions. Soil biology is an interesting area of soil research and has yielded considerable information that is used in soil fertility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2.
水土流失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给人类的生命与物质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与破坏。在现代社会,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社会经济生产的规模的不断扩大,植被破坏的急剧发展,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构成威胁。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在对以往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之要求,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我国水土流失的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我国土壤污染形势严峻,然而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不仅没有专门性单行法律、法规,现有的法律、法规中也只有些零散规定,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基本上是一项空白。本文主要根据法国土壤污染现状分析了法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制度和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4.
酸性土壤中铝的活化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酸雨对酸性土壤性质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酸雨pH值越低 ,我国南方酸性土壤酸化越严重 ,土壤中盐基离子淋失量越大 ,铝的活化量也越大。土壤中盐基离子大量淋失 ,造成植物必要养分缺乏 ;铝的活化能够对植物产生毒害 ,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甚至引起植物的死亡  相似文献   

15.
土壤、水、大气是环境的三大要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基础.但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事件层出不穷,环境污染治理时不我待.相比于水、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尚无专门的法律规制.2014年4月24日,“史上最严环保法”出台,其在立法目的、环境监管、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信息公开、法律责任等制度方面推陈出新,为土壤污染防治法提供制订蓝本.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淮南市山南新区土壤中锌的含量现状,并为追踪研究该区城市化后土壤中锌的污染变化提供基础数据,对该区不同区域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采样,用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对土样进行全消解,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对土壤中重金属锌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采用多种方法对该区土壤中重金属锌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土壤中Zn的含量除个别数据外,大部分处于国内正常偏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评价土壤重金属 (铅、镉、汞、砷、铬 )污染 ,选择芜湖市郊区农田进行土壤的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环境问题以汞污染最突出 ,铅次之。土壤环境质量基本上未受到镉、砷、铬的影响。汞污染的主要原因 ,可能与当地长期使用含汞农药有关。一些土壤受铅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汽车尾气所致。  相似文献   

18.
土壤对磷的吸附与硅的吸附比较相似,吸附磷量多的土壤吸附硅的量也较多,但不同土壤吸附磷、硅的能力差异较大。两种吸附与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均达极显著相关。土壤吸附硅的能力远高于对磷的吸附能力,对硅的缓冲能力一般也高于对磷的缓冲能力,其对磷、硅的吸附能力主要受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及土壤活性铁、活性铝的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脆弱的生态系统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水土保持是该地区生态恢复和重建的基础。文章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基本现状,探讨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提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的建议:提倡节水型水土保持模式,鼓励发展“混林农业”,防范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