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对于写作,绝大多数学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他们畏惧写作的一大原因是"失语",即"写不出",认为每天平凡单调的生活中没什么东西值得写。如何努力改变这种局面,不再让写作成为孩子们心中挥之不去的负担,笔者在初中起始年级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即围绕七年级写作教学的要求,有意识地"放大"校园生活,配合语文教材中单元训练的内容或课文中可借鉴的写作训练点,形成"写人——记事——绘景"三个序列。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说"与"写"的关系紧密,前者是口头表达,后者则是书面表达,二者同属于语言表达形式.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往往与习作紧密结合.因此,笔者结合小学五年级语文习作教学,通过"设场景,拓思路——巧积累,促写作——讲技巧,写真情"的模式,把口语交际训练与写作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引领学生以说为媒,以说促写,拉近学生生活与作文的距离,减小写作坡度,提高习作课堂教学实效,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我手写我口"的良好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3.
三年级处于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阶段,从写作训练来说,它既是看图说话、写话的继续,又是命题作文的开始。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三年级学生“开始命题作文,学习写简短的记叙文。”要求三年级的学生立即由看图写话转到命题作文,自己选择材料、安排段落、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为学生练习写作“架桥铺路”,积极引导学生向命题作文“过渡”。  相似文献   

4.
四年级“从读学写”训练题举例□河北苏天祥深入挖掘课文中读写结合点,指导学生“从读学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阅读要分析出写作所需的规律性知识,迅速迁移运用。下面是读的理解训练和写作训练相结合的题目。一、下面一段话是按照“概括——具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说"与"写"的关系紧密,前者是口头表达,后者则是书面表达,二者同属于语言表达形式。小学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往往与习作紧密结合。因此,笔者结合小学五年级语文习作教学,通过"设场景,拓思路——巧积累,促写作——讲技巧,写真情"的模式,把口语交际训练与写作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引领学生以说为媒,以说促写,拉近学生生活与作文的距离,减小写作坡度,提高习作课堂教学实效,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我手写我口"的良好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6.
作文在中考语文学科中历来具有突出的地位,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在教学中,如何瞄准《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写作目标,有序而扎实地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中考中“达标”——真正做到喜欢写什么,就能写好什么,喜欢用什么方式写,就能用好什么方式,从而实现“以不变应万变”的写作应考境界。  相似文献   

7.
汤良菊 《教学随笔》2016,(8):109-109
小学语文低中学段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特别是学段间写作要求跳跃性大,习作训练的脱节现象特别明显。从课本的编排来看,低年级语文教材以识字、阅读为主,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一直到二年级第二学期,课本中才出现了少量的书面表达练习,如写家乡的风景或特产,写熟悉的动物,画图写话,写写一学期的收获等,这样的“写话”,要求低,内容少,学生容易写,教师容易忽略。可是一进入三年级,教材一下子安排学生写“作文”,有写活动的,有记事、状物、写景的,包罗万象,几乎包含了小学作文的全部。就算是二年级的“写话能手”,也不适应教材这种跳跃式的训练,学生畏写问题严重。  相似文献   

8.
写话是写作的基础,要想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就应从低年级开始,有目的、有层次、有步骤地进行训练,重视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依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在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坚持每天写话,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  相似文献   

9.
娄红霞 《小学生》2011,(6):70-70
《语文新课程标准》把写话训练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第一学段(小学一、二年级)中主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其目的是为学生今后的写作训练打好基础。《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求“对写话训练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相似文献   

10.
看图说话写话依然是二年级写作训练重点,但是和一年级的要求不尽相同——需要学生说出并描写出图片外的内容,需要学生善于想象、善于表达还能有序写出来.交互式电子白板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看图说话写话的训练中,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生写作训练中,语文教师应强化学生积极心理素质。所谓积极心理素质,从心理学角度讲,它是学生在写作活动中非智力因素的综合反映,诸如写作动机、写作兴趣、写作意志等。它是衡量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因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怎样写”,更要引导学生懂得“为什么写”。如何强化高中生积极心理素质,笔者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在对高中三个年级的写作训练中,进行了有益的摸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2.
《语文新课程标准》为小学阶段构建了一个科学而又完美的训练序列,那就是:“乐意写”(一、二年级);“自由写”(三、四年级);“学会写”(五、六年级)。不难看出,“乐意写”重在“乐”之上,其核心便是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重要的内驱力。所以,在低年级学段写作目标的设定上,《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  相似文献   

13.
<正>升入三年级后,学生在写话、写作上面临的难度陡然提升,学生“不想写”“不会写”“怕写作”的情况普遍发生。而一、二年级的写话是低年级学生学习写作的启蒙阶段,有助于学生向中高年级的习作阶段过渡。但由于多数低年级学生的语言积累不多,对生活素材的敏感度不高,不能很好地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落到纸上,对写话的畏难情绪也比较突出。所以,如何让写话训练生活化、常态化,培养学生对写话的兴趣、提升写话能力,是低年级语文教学应该关注的。  相似文献   

14.
刘玉梅 《学子》2013,(12):86-86
小学语文有计划的作文教学和训练是从三年级开始的。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如果一、二年级不进行一些写话训练教学,那么,三年级甚至高年级学生的写作就可能内容空洞、语言枯燥,不会将生活体验和情感表达出来,甚至出现无话可写的现象。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有意识地开展写话教学和训练,能够为学生中高年级的写作打好基础,更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素养。那么,低年级写话教学和训练如何有效开展呢?  相似文献   

15.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自然,动物也是我们写作文时的好模特。纵观五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每个版本都有写动物的单元训练,并且是从三年级至六年级的持续写作训练。每个单元训练的具体写作要求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16.
从我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深切感觉到小学生从识字造句到谋篇作文,三年级是个“关”。这个“关”过得好,学起作文来就轻松自如,否则就会感到艰难沉重。如何帮助学生过好这个“关”呢?我认为“仿写”是重要的一环。三年级“仿写”训练的要求,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写作特点和培养谋篇布局的能力。这里我以教学《翠鸟》与仿写《鹦鹉》为例,谈一点我教学仿写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十余年,从未间断对学生写作教学的探究。对小学一年级写话训练的试验进行也三年有余,试验结果表明:从一年级进行写话训练,可让小学生早日突破写作难关。  相似文献   

18.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十余年,从未间断对学生写作教学的探究。对小学一年级写话训练的试验进行也三年有余,试验结果表明:从一年级进行写话训练,可让小学生早日突破写作难关。  相似文献   

19.
“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叶圣陶).十年来,我们就是本着“提高学生自身写作水平;培养学生从事中学作文教学能力”的宗旨,在中文系学生中开展“百篇文写作训练”的.1983年在外校同行的启发下,我们首先在一个班开展了“百篇文写作训练”的尝试.所谓“百篇文”,即在“大一”开设写作课的两个学期里,每位学生写作100篇文章.进行这项写作训练一年后,我们得到了两点收获:学生方面,比以前写得勤、练得多,写作能力明显提高;教师方面,比以前讲得精、改得多,基本扭转了“重讲轻练”把写作课上成“知识课”、“理论课”的倾向.于是从1984年起,我们便在一年级全面开始了“百篇文写作训练”.我们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20.
回顾这节课,我有两点感悟与各位同仁分享:一是写作训练要基于学情;二是写作训练要进行过程指导. 一、基于学情的写作训练 “人物描写”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中的内容.如果从第二学段的“习作”训练算起,八年级学生学习“人物描写”已经有六年,可以说他们已经掌握基本的描写知识,习得一定的描写技巧,并能初步运用,可以说是已经能写.但是描写人物时他们也常常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展不开,不知怎样细腻描绘,以至于人物不够生动和丰满;二是人物形象模糊,往往是无目的、无计划、无规则地随意写作,导致写出的文字看不出人物的性格或者写出的文字不是人物独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