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参与式民主:网络时代行政法治的新范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网络时代,作为各国行政法治主流模式的代议制民主,因其固有的局限,呈现出明显的弊端。为了弥补代议制民主的不足,参与式民主作为一种行政法治的新范式,将成为历史的必然。参与式民主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参与权利,但其一直被认为是微观民主,无法上升到国家层面。互联网的普及,打破了地域和国别的界限,有效地消除了阻碍参与式民主的信息不对称和规模限制,构建了公民广泛参与行政法治的平台。参与式民主的实现路径体现为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杜威是 2 0世纪美国民主教育思想的捍卫者。他从实用主义哲学的立场和观点出发 ,在剖析美国式民主的意义和实质的基础上 ,就如何把美国民主应用于教育过程和教育管理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阐述。杜威把教育看作是实现民主的“首要的工具” ,并认为学校要为民主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因此 ,他疾呼加强学校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学校管理的问题上 ,杜威赞同“鼓励参与”的管理形式 ,强调要在保证学校制度和教育秩序的前提下 ,大力提倡教师参与学校管理 ,并培养适合学校民主管理的教育管理者 ,以保证民主教育和民主社会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3.
杜威作为"现代教育"的旗帜性人物,其教学思想也独树一帜。本文从杜威对"灌输"教学的批判开始,从杜威的"民主共同体"中引入杜威的三个民主教学思想社会性的原则,来看杜威是如何批判原有的教学以及他是如何论述民主教学思想社会性的,并对其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4.
杜威论民主的教育管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杜威是20世纪美国民主教育思想的捍卫。他从实用主义哲学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在剖析美国式民主的意义和实质的基础上,就如何把美国民主应用于教育过程和教育管理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阐述。杜威把教育看作是实现民主的“首要的工具”,并认为学校要为民主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因此,他疾呼加强学校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学校管理的问题上杜威赞同“鼓励参与”的管理形式,强调要在保证学校制度和教育秩序的前提下,大力提倡教育参与学校管理,并培养适合学校民主管理的教育管理,以保证民主教育和民主社会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5.
杜威认为,职业意识教育是民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职业意识教育可通过"做中学"来实施。从杜威的职业意识教育观中可得出如下启示:职业意识教育是普职融合的切入点,应重视职业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6.
在民主理论中一直存在着规范性与经验性的内在张力。参与式民主不仅通过重申民主的规范性价值和公众参与,以图弥补经验性民主的缺陷,而且也不像早期规范性民主那样忽视民主经验性制度设计,而是试图通过建立参与型社会来实现民主的规范性价值。虽然这种努力并没有完全缓解民主规范性与经验性的张力,但参与式民主的理念被协商民主继承,促使民主的规范性与经验性走向统一。  相似文献   

7.
邹菁 《海外英语》2012,(22):96-98
参与式学习是《民主主义与教育》所蕴含的重要教育理念。杜威的"经验"理论为主体参与思想提供了理论支撑,他"从做中学"的思想开辟了实施主体参与思想的先河,为实现主体参与思想提供了重要途径。将杜威的主体参与思想贯穿于高职英语教学实践,探讨有效的英语教学策略,以期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和学生参与学习能力的提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参与式学习——解读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与式学习是《民主主义与教育》所蕴含的重要教育理念.杜威的经验理论为参与式学习提供了理论支撑,"儿童中心说"实现了经验理论的具体化,"从做中学"则是实现参与式学习的现实方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9.
陈秋静  成云 《文教资料》2009,(6):119-120
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应该是民主社会的一项关键机制.教育是延续社会生命的重要措施,在促进民主、构建社群和形成公民参与理念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教育对促进民主思想的形成和促进民主社会的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陈独秀一生致力教育事业,对教育有独到的见解。"五四"时期,陈独秀希望通过发展教育来追求国民个性的解放、人格的独立,提倡民主、科学的教育思想;认为顺应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五四"之后,陈独秀发现教育不能脱离社会,提出社会主义的教育。陈独秀已跳出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他的教育观不是彻底否定中国传统的教育,而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与升华。陈独秀的教育观可归结为彰显时代特征的教育观、继承与升华传统的教育观、革故鼎新的教育观三个方面。陈独秀对教育的探索,深深影响了中国的教育事业,他所提出的这些思想主张至今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范刚 《考试周刊》2013,(69):19-21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其所著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全面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文章概述了该书的大致内容,主要对书中所陈述的民主社会、民主教育及蕴含的各种教育思想进行了评论.  相似文献   

12.
杜威以道德伦理价值为其民主思想的逻辑起点和价值目标,提出了以"民主共同体"为理想的政治哲学思想。杜威的"民主"和"民主共同体"思想体现了人的价值和尊严,符合社会道德传统。"民主共同体"思想的目的是使人类达到实现每一个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3.
建设民主社会是我国当前的重要任务,以德治国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治国方略。如何使两者结合杜威的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借鉴思路。杜威教育思想的核心主题是教育是实现民主主义社会的重要手段。民主主义信念是杜威整个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因素。民主主义社会是杜威理想的社会,而学校道德教育是杜威实现其民主主义理想的首要工具。本文阐释了杜威的民主社会理想,以期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有所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杜威思想体系中,民主生活方式是民主的真正内核,民主生活共同体是社会的理想形态。学校公民教育是维护和建设民主社会的重要手段,而公民教育的有效实施要求学校成为民主生活共同体,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理智地参与社会的能力和习惯。主动作业的引入,使学校教学富于社会精神;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有助于学生的规则意识发展。我国公民教育应重视杜威思想,基于学习方式变革、学校管理民主化两大路径,将学校改造成为民主生活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何嘉 《中学教育》2010,(10):20-23,19
杜威的教育价值取向是社会中心的,更确切地说,是民主社会中心的。他的教育目的是为了民主社会,并努力以教育为工具,以实验学校为试验场实现其民主社会的教育理想。我们可以从杜威的民主社会教育价值取向中得到重要的启示,即教育要重视儿童的眼前生活,要通过加强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来消除教育中的浪费现象。  相似文献   

16.
个体发展论思想始终贯穿在杜威教育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究历程中.杜威教育思想中的儿童个体发展论是建立在其过程性与辩证性的“经验人”人性假设之上,与此相应,杜威认为儿童个体是作为整体而存在,且儿童个体发展是经验改造中个性之自由生长过程.这种个人发展论影响了杜威对儿童个体、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看法,他认为在一定社会中,通过教育通达儿童个性生长之旨趣在于民主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把政治哲学与哲学人类学密切结合,用以指导教育。民主理论是杜威政治哲学的核心,新的人性论是杜威哲学人类学的核心。杜威的民主理论有如下几个独特的观点:一、民主是一种信仰;二、民主是一个程度问题;三、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杜威的人性论反对心身二元论,主张心身是连续的,人性是生成的、可变的。民主理论和新的人性论的结合使杜威的教育思想具有了一种独特的民主维度。它具体表现为:教育以发展每个人的潜能为核心价值;教育即生长表明了杜威对教育中激进民主自由精神的强调;民主应成为教育中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杜威的教学论实质上不是活动教学论而是民主教学论。总之,杜威的民主教育思想既内在于现实,又超越现实,具有一种内在超越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杜威在五四运动前后对中国的历史性访问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社会与教育的民主化进程。他直接参与了1922年新学制与新课程改革,以及新教育改革。在中国面对启蒙与救亡两大历史主题的紧要关头,杜威的选择是:以启蒙为目的,为救亡而努力,像中国人那样思考,追求东方教育民主。在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两大思潮的对垒中,杜威选择了"第三哲学",由此促进了中国式自由主义的发展。杜威的民主思想和教育哲学与我国百年教育改革的历史发展存在内在联系。杜威依然"活在"今日中国。创造性阐释杜威对我国在信息时代实现"东方启蒙"和"东方教育民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杜威的社群主义民主理想和设计深刻地影响了胡适30年代议政时期的政治态度。在《独立评论》"民主与独裁"的论争中,胡适一方面以其所接受的杜威的民主话语抗衡"独裁派",另一方面则迫于当时形势,不得不重新面对杜威思想中最核心的命题:社群民主与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相比于杜威的理想化方案,胡适其时则选择了与对立派达成某种程度的和解,即将民主的效率寄托于政治改良。  相似文献   

20.
杜威的公民教育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威的理想是要建立民主的共同体,这种民主的完成,需要有交流能力和改造能力的公民。这种公民的培养主要通过做公民的方式,一方面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另一方面参与社区生活。通过合作性交流,这种地方性的民主生活可以扩大全国乃至全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