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国有企业风险防范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企业风险防范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风险管理对企业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具有重要影响。而我国国有企业与国际大公司相比,风险管理水平差距较大,缺乏对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工具的了解和风险管理策略的综合考虑,因此,加强风险管理,建立一套科学、适用的风险防范机制已成为国有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出发,提出国有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并对目前国有企业风险防范机制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战略、公司治理结构等一系列理论,根据ERM的整体框架,从优化我国国有企业内部环境入手,围绕建立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风险文化建设,明确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构筑风险防范工作的目标体系,从而较为科学地构建起了一整套国有企业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2.
自2004年《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中提到法律风险以来,法律风险成为企业界最为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法律风险的概念、特征两方面论述企业的法律风险,以期对我国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实践和理论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投资风险、财务风险、销售风险、外汇风险、法律风险等等。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加之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国有企业的风险防范问题已经成为企业运营、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对国有企业风险管理状况进行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国有企业风险应对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国有企业在法律事务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出发,阐述如何建立和完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增强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徐婷婷 《科教文汇》2014,(11):227-228
本文着眼于佛山市中小企业发展的特定背景与现实状况,提出佛山市中小企业建立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必要性。对佛山市中小企业经营过程的法律风险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佛山市中小企业建立法律风险防范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达到减少法律风险引起的企业不必要的损失,保障企业谨慎、稳健的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煤炭企业面临的主要法律风险,华丰煤矿对法律事务工作进行重新定位,建立了适合企业自身需要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化解了由法律因素带来的潜在危机,促进了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小企业法律风险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分析和诊断我国中小企业法律风险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企业领导对企业法律风险的认知和重视态度、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企业业务流程的合规性、法律培训、必要的法律事务开支等将影响企业法律风险。建立了测评监控企业法律风险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建立法律风险预警机制、加快推行中小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建立重大经营活动法律审查机制、加强法律培训等防范和控制企业法律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张贵友  周悦 《中国科技信息》2011,(23):147+156-147,156
在我国,企业建立法律风险防范和控制不仅是加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也是依法治国和创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结合法律风险涵盖的内容进行分析,明确建立法律风险防范和控制机制的重要性,各单位应推动防范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进而提高我院整体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蒋新  杨乃定 《软科学》2003,17(6):53-55,6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如何安全高效地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就成了企业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展开论述,按照风险识别、风险防范的顺序对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分别从决策、制度以及法律三个方面提出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防范思路。  相似文献   

10.
企业法律风险贯穿企业运行始终,一旦发生法律风险,往往给企业带来致命打击.构建科学完善的法律风险管理体系是中石化集团的迫切要求.结合中石化集团法律风险防范机制,阐述了法律风险的主要特征、分类及影响,介绍了法律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的原则、基本内容和运行机制,以期对中石化集团法律风险管理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1.
    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主要功能均为风险控制和管理,具有目的和逻辑上的一致性。本文运用中国A股主板企业2011至2015年度董责险、内部控制及财务数据,检验投保董责险同内控体系构建完善程度暨内控水平之间的内在联系、调节效应和作用机理。检验结果表明:第一,投保董责险的企业具有更高的内部控制水平。第二,国有企业购买董责险,其内控水平提升效果更显著。从全面风险管理的视角出发,建议企业将董责险融合为内部控制体系及其评价的重要条款。  相似文献   

12.
采购成本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决定国有汽车企业产品成本和产品价格高低的关键因素.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降低采购成本就成为国有汽车企业寻求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在阐述国有汽车企业物资采购中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探析了其产生原因,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应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强化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能力为目标,从绩效管理的相关概念入手,分析了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探究我国当前国有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法,为我国不断提升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民营企业的风险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利用相关统计资料对已经上市的民营控股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民营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的平均水平要显著高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从时问趋势上来看,2000年至2004年,体现民营控股上市公司财务稳定性的Z值指标逐年下降,说明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民营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民营企业的风险管理,尤其是财务风险的防范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朝龙  李军辉 《软科学》2013,27(1):116-122
采用双重差分模型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盈余管理角度探讨了会计事务所规模对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动机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而且从抑制盈余管理角度来讲,大型会计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在非国有企业中显著高于小型会计事务所,而在国有企业中两者之间无差异。通过额外检验发现: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国有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仍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且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整体盈余管理空间的影响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6.
庄莹  买生 《科研管理》2021,42(11):118-128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简称“国企混改”)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非国有资本参与对国企产生治理效应的同时,也一定程度影响政策性决策行为,那么国企“使命必然”的社会责任表现也会因此产生影响。本文从减负效应与治理效应双重视角出发探究国企混改股权结构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表明:国企混改动态股权结构变化,包括多样性、深入度、制衡度以及控制权转移均会降低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且机制检验发现,国企混改不仅可通过减负效应,即缓解国企承担的政策性义务从而对企业社会责任产生影响,还可通过治理效应监督约束管理层为获隐性福利而提升企业社会责任水平行为。此外,基于控制层级与治理环境的视角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央企相比,地方国企混改对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市场化进程较高、政府放权意愿较强地区,治理环境较好从而能够强化国企混改对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影响。最后,研究发现国企混改降低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具体表现在员工、供应链以及环境责任,并最终有效缓解企业社会责任带来的负向价值效应,提升企业价值。研究认为国企混改应注重股权结构“量变与质变”相结合,充分发挥非国有资本的治理效能,明确国企社会责任本质,促使国企提升绩效的同时,有效发挥企业社会责任的榜样作用。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债转股是中国金融资源支配权重新配置和利益再调整的政策措施,因此债转股存在的意义仅仅是化解金融风险、以及重新强调市场力量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分析了国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五个直接利益在债转股这场争夺金融资源支配权博弈中的一系列互动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债转股政策的形成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在现有国有企业产权所有制不变和市场化机制没有建立的条件下,除非债转股的实施进程对各方都有利可图或者至少不被直接损害,否则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国家将最终承担起风险和债转股政策效率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白千文  景维民 《软科学》2009,23(11):13-16
转型期间我国假冒伪劣行为规模先增后减,分三个阶段:国有企业全面推行承包制和私营经济合法化之前是假冒伪劣行为滋生阶段;从国有企业全面实施承包、私营经济合法化开始到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是假冒伪劣行为的泛滥阶段;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开始,我国产品质量进入逐步恢复阶段。  相似文献   

19.
朱世竞 《科教文汇》2014,(15):223-224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以加强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