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谪龙说》、《河间传》二文,千百年来,论者各持一端,莫衷一定。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的考索与驳难,理清了此二文的旨意,乃是柳宗元在永贞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他不屈服,有满腔的愤懑,而不能直言,只得用曲笔,表达他对唐玄宗对其迫害的抗争。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书法》2019年第8期发表刘硕伟《反对奴俗崇尚真率——论傅山"四宁四毋"书学思想的核心》一文,对学界颇为关注的傅山"四宁四毋"说做了新的解读。文章认为,"四宁四毋"是傅山借用《论语》"必也狂狷"的表达形式以及《庄子》"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的德形关系思想,突出  相似文献   

3.
傅山与薛瑄     
在山西省万荣县平原村(原属河津县)薛夫子(薛瑄)祠堂,有傅山亲笔手书对联一付: 果知复性一言,虽四民二氏,俱许入祠谒夫子。 不辨读书二录,即两榜三元,亦虚在世称士人。 又傅山《霜红龛集》卷二十七《杂记》有一段说: 近代薛文清《语录》最好,若能领略得一句两句,便不是从前不痛不痒人矣。 从上面一付对联和这段《杂记》看来,傅山对薛瑄(薛文清)推崇备至了。 傅山(1607~1684):字青主,号朱衣道人,山西阳曲(今太原市)人。是明、清之际的重要启蒙思想家之一,其思想是反理学的。著有《霜红龛集》。  相似文献   

4.
1935年,我游学苏州,做章太炎先生的研究生。有一次,偶然在护龙街“怡园”水榭的后壁,看到四幅傅山草书屏风,一下子被它的气概所倾倒,一再赏玩,觉得从未曾有。抗日战争起,我随抗战形势,辗转任教于西南各省十余年间,再未能见到傅山作品。直到1951年返太原后,才又先后多次看到以草书为主的傅山的各体书法墨迹和复制品,还看到他有关书法的言论,于是对傅山有了较全面地了解。对其不少精品,更钦佩不已。像《丹枫阁记》,像《晋公千古一诀》,尤其像《五峰山碑》,  相似文献   

5.
叶梦得《春秋》类著述考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梦得是两宋之交颇有影响的政治和文化名人,一生著述丰富。其中《春秋》类著述有5种,90卷。现尚存3种,58卷,即《春秋传》、《春秋考》、《春秋谳》。除《春秋传》保存完好外,其余两书均是由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此三部《春秋》著作自成系统,阐释体式新颖,内容宏富精深,颇有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奇人傅青主     
梁羽生小说《七剑下天山》中,傅青主(傅山)是个重要人物。据小说里的描述,他“不但医术精妙,天下无匹,而且长于武功,在无极剑法上有精深造诣。除此之外,他还是书画名家,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奇士”。傅青主就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名人,梁衡先生的散文《晋祠》里面也提到山西晋祠难老泉亭上悬挂的匾额乃是“清代著名学者傅山写的”,中学课本选入这篇文章,注释说:傅山,明末清初思想家。字青主,山西阳曲(今太原)人。精通经史诸子,兼工诗文书画,又精医学。著有《霜红龛集》等。傅山是个奇人,梁羽生的小说中视他为神医国手和书画名家,然而这些实在还远不…  相似文献   

7.
傅山《霜红龛集·卷二十五·家训》有《十六字格言》注明为“己未七月二十日书教两孙”,后又有跋:“偶列此十六字教莲苏、莲宝,粗令触目,略有所警,载籍如此,话说不胜记。尔辈渐渐读书寻义,自当遇之……“说明是傅山以《十六字格言》写给他的两个孙子傅莲苏、傅莲宝的。既是格言,则反映了傅山之为人为学之道的主要方面,是研究傅山人生观、社会观、治学观的宝贵资料;又因为是写给年轻人的,重在道德修养和治学态度,在我们今人看来也不无教益。  相似文献   

8.
招贴《发现了么?奥运就在你的身边!》韩翠艘油画《泳》贾林芳一油画《旋律》吕艳梅、王静雕塑《跨越》侯志昆国画《远眺-奥帆赛场》李涛、王峰招贴(抛中国》王晓强招贴《2008筷子也疯狂》戴艳奥运美术作品欣赏~~  相似文献   

9.
清代学者许裢精通法学、文学、医学,一生著述、刻书颇丰,编著有《洗冤录详义》、《刑部比照加减成案》、《六朝文絮》等。许裢的刻书以实用书籍居多,刊刻精美,是一代刻书大家。这些著述和刻本都对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浙东学人仇兆鳌,一生参与文史哲研究,然知其名者特重其《杜诗详注》。《杜诗详注》乃清初杜诗研究之集大成著作,其诸多研究成果为后人仿效,而理清仇兆鳌的其他著述,当对研究《杜诗详注》成功的原因甚有帮助,故梳理仇兆鳌史部、子部、集部的著述并进行简略论述。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计有22个篇目论述了司马相如。其中,多数是关于辞赋创作的。刘勰列司马相如为十大"辞赋英杰"之一,推其为"辞宗",对司马相如在辞赋史上的地位给予了高度评价。刘勰以"繁类以成艳"、"断而能悲"、"气号凌云"、"丽而不典"等分评相如之《上林》、《哀秦二世》、《大人赋》及《封禅文》诸文,揆情度理,衡鉴精当。此外,《文心雕龙》还对司马相如赋偶对、夸饰、事典、练字等手法的运用,进行了征引和剖别。刘勰的论述,对于后人正确认识司马相如赋的成就和价值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关于《傅青主手批杜诗》一书是否真出自傅山之手,学术界尚有疑问,没有定论,至今还没有新的相关文献资料出现。笔者在文献资料短缺的情况下,以傅山本人留存下来的其他作品、资料为证,"以傅证傅",论证傅山手批杜诗的可能性和真实性,并借鉴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以望能平学界之争、解学界之疑。  相似文献   

13.
《杜诗注解摘参》是清中期宁锜的论杜专著。该书体例独特,既论杜诗,亦论杜注。其论杜诗具有鲜明的反穿凿倾向,具体体现在反对视杜诗为"预言",以考辨法、诗证法、"气""势"论评杜以及谨严的为学态度上。书中的评论涉及历代杜诗注解,但主要是对《杜诗详注》和《读杜心解》的吸收与批评。《杜诗注解摘参》对清代杜诗学研究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4.
石铭吾与侯节、刘仲英等一道私淑“同光魁杰”陈衍,又与饶锷、杨光祖等潮汕诗家结壬社,诗酒目和,并继饶锷之后任第二任社长,对晚近潮汕诗坛的多元化探索起到了关键作用.石铭吾终其一生研读杜诗,以为诗学底色,进而遵奉宋诗派与同光体,又能自具面目.但凡歌哭国殇、关心民瘼、体味生命、游览风景、送别亲朋、赏析字画等等,皆深挚沉着,音节弘亮,使人味之亹亹不倦,颇可觇近世潮汕诗坛风气转移的消息.  相似文献   

15.
梁权道《杜工部年谱》是宋人所编杜甫年谱之一,又名《杜工部集谱》,今已散佚。其成书时间约在1103年至1216年之间。据黄希、黄鹤《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一书中的记载,可大致整理出该谱对杜甫生卒年的记载及对杜甫作品系年整理的两方面的内容。梁权道在编纂此谱的过程中借鉴了吕大防《杜诗年谱》的研究成果,并对其后黄鹤《年谱辨疑》及黄希、黄鹤《黄氏补千家集注杜工部诗史》产生了影响。该谱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气,是宋代杜甫年谱编纂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为杜诗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贾谊《吊屈原赋》是汉赋名篇,历代注释甚多。早在汉魏六朝时期,就有胡广、服虔、应劭、郑氏、李奇、邓展、苏林、张晏、如淳、孟康、韦昭、晋灼、臣瓒、徐广等14名注释家为其作注,这些注释文字主要保存在《史记》三家注、《汉书》颜师古注和《文选》李善注的征引中。早期注释或注音。或释词,或解旬。或校勘,促进了《吊屈原赋》的解读和传播。  相似文献   

17.
《舞赋》并非宋玉所作:一、除唐人无名氏所编类书《古文苑》之外,自战国晚期至清朝的文献典籍中,未见宋玉曾撰写《舞赋》的记载。且《古文苑》将《舞赋》作者题为宋玉,并未被后世学者所接受。二、《舞赋》记载的《激楚》、《结风》是汉代初年方才在楚地流行的舞曲,宋玉不可能是其创作者。三、《舞赋》所记载的"材人",亦称"才人",即宫中女官名,多为妃嫔的称号,最早设置于西汉汉文帝时期。因此,所谓宋玉《舞赋》,实为后汉傅毅《舞赋》的摘录。唐代类书欧阳询《艺文类聚》、徐坚《初学记》二书均将所收《舞赋》的作者题为傅毅,当确凿可信。而唐代总集《古文苑》成书时间较晚,其编者将所收《舞赋》作者题为宋玉,实为在传抄时失察而造成的讹误。  相似文献   

18.
由于鲍照特殊的身世经历和他对魏晋赋的继承接受,鲍照赋的思想情感基本围绕宣泄悲情而展开,既包含苍壮急怨、清拔阔大的情感特质,又显得奇崛伟丽、藻艳精工、倾炫心魄,表现出辞、情的高度统一,在辞赋创作由魏晋向南朝的过渡中呈现了一种独特的面貌。  相似文献   

19.
郭璞整理的《山海经》简称郭版《山海经》,目前流传的各种《山海经》版本绝大多数都源自郭版《山海经》。有必要指出的是,郭版《山海经》存在着若干重大错误和缺陷。笔者经过长期深入考证发现,郭璞版《山海经》中次一经是从北次二经脱落下来的,原版中次一经已经失传,其记述的地理方位大体在今日汉水上游及其支流丹水一带。上述考证成果已被应用到巨画《帝禹山河图》(五藏山经艺术地理复原图)的创作中。  相似文献   

20.
傅山对杜诗非常喜爱,其存佚杜诗研究著作即有五种之多.他反对元明以来过分拘泥于诗法而产生的学杜流弊,主张通过妙悟和反复涵咏学习杜诗的精髓.在具体解读过程中,熟稔佛经道藏的傅山往往联系禅法对杜诗进行譬喻,并经常以诗画同论,其论杜倾向在清初诸家中可谓独具特色.傅山的诗歌创作继承杜甫的"诗史"精神,却并不蹈袭模仿,他特别欣赏杜诗雄奇豪放的风格,这正是其独特审美趣向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