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何俐 《成才之路》2012,(6):85-8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地将"实践与综合运用"作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并列的学习内容,体现了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的课程,教学中应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学生的和谐发展提供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把学生从课堂引向更广阔的社会,从书本知识的学习引向社会实践,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他们在开放的探究学习中拥有自己的学习空间和思维天地,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发展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下面,谈谈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一、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初中物理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一)实践活动的综合性.  相似文献   

3.
语文综合学习活动作为中职语文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它突破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鼓励学生"在做中学",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和社会生存能力的综合素质。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根据校园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确定活动目的和内容,开展活动,借此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培养其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  相似文献   

4.
数学"综合与实践"是学生以体验生活、积累经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为主要任务的一种学习活动,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实践性、研究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等特点,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充分利用"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抽象过程、反思过程、推广过程等,从而积累活动操作、知识建模、数学思考、综合应用等实践经验,提高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而现实的课程实施困惑多多,困境重重,遭遇了"课程市场"尴尬,纷繁复杂的限制因子相伴,固守"线性"路径下的无所适从。对这些困境进行研究分析,不仅有利于加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认识,而且对于今后调整改进、战胜困境更好地实施这门课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由此可知,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为基本方式的课程。它超越了教室、学校的局限而将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天地,密切了学生与社会、自然、家庭的联系,并连接着未来生活的可能性。那么,我们如何在实践活动中为孩子们铺设实践的道路呢?  相似文献   

7.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由此可知,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为基本方式的课程。它超越了教室、学校的局限而将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天地,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保教育"正成为现代化学校的教育内容之一。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开展,有利于克服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发展,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新的社会环境问题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9.
魏宗财 《考试周刊》2009,(13):212-212
新课程改革要求:物理教学在内容上强调联系实际生活、社会、科技、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探索、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综合实践活动,引向在开放情境中探索,在生活中掌握知识。因此,笔者认为提高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要注意落实以下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增设了“实践与综合应用研究”,这种新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也是数学课程的一个亮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以数学学科为依据,注重数学学科、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促进学生综合性的发展.初步形成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课程改革的浪潮,我们的课堂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次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综合实践活动",引向在开放情境中探索,引向从动手、动口、动脑的活动中掌握知识.面对新课程和新教材,面对课堂教学的改革,面对实践过程中的困惑,我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增设了"综合与实践"这一新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既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又是数学课程内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是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主要载体,实现学生学习数学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变,有效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彦霄 《学周刊C版》2014,(3):137-137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区别于一般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具有显著的特点,这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体性、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新课程明确提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是课堂教学改革一次质的飞跃,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自主探究,更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数学现代教学的重要趋势,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将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写作定位为习作,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为学生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同时,新课程倡导在小学中高年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向生活。这两方面的要求将写作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产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解决了学生习作材料缺乏的问题,习作也就有可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学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活动背景: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学生最喜欢上的课,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解决生活或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增设"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能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描述、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进学生不断探求新知的欲望并  相似文献   

17.
正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区别于一般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具有显著的特点,这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体性、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新课程明确提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是课堂教学改革一次质的飞跃,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自主探究,更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数学现代教学的重要趋势,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更是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高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程东 《考试周刊》2011,(86):225-225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基于学生直接经验,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由学生自主实践和探索,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书本,超越体系化的教材,超越封闭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开放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加强学生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实际体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课程改革的浪潮,我们的课堂发生了新的变化。本次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综合实践活  相似文献   

20.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由此可知,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为基本方式的课程.它超越了教室、学校的局限而将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天地,密切了学生与社会、自然、家庭的联系,并连接着未来生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