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2 毫秒
1.
女性的“全面发展”实则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同一过程。但由于女性的特殊历史地位,又使二之间产生了相互作用、互为前提的辩证关系。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女性解放与发展的程度比男性要低。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女性解放才成为了衡量人的解放的“天然尺度”。所以,只有处于社会底层的女性得到“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全面发展 与时俱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中关于“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重要论断,以及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深刻论述,对我们创造性地理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贯彻党的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学习、贯彻“七一”讲话精神为契机,结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教育改革的工作实际,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全面发展理论的时代内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精神,正确理解和创造性地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我有以下几点初浅的体会:第一,要把人的全面发…  相似文献   

3.
杨华 《零陵学院学报》2004,2(3):104-106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是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各种关系的全面发展,是人自身能力、素质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实中素质教育是趋向全面发展教育终极理想的“片面”教育 抽象的、完善的全面发展教育只能作为人类教育的终极理想,而具体、现实的“全面”发展教育却都是受制于一定历史条件的、趋向全面发展教育终极理想的“片面”教育。选择和考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是造成现实中素质教育“片面性”的两个客观因素。素质教育是趋向“全面发展教育”终极理想的现实运动。现实中的素质教育评估目标因为历史条件而不那么“全面”是很正常的。我们应该既毫不动摇地坚持这种素质教育,又不断创造条件去努力克服这种“片面”性。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它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深刻揭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经济前提”,“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起码的保障条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的途径和具体手段。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且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是一种全面的完整的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教育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非常密切,用科学发展观审视海宁的基础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高度重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的发展问题,强调“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等。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是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泽民“三个代表”为指导的纲领性文件,它为进入新世纪的基础教育指明了改革与发展方向。《决定》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就要求我们学校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要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打好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是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生动活泼发展的同时,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  相似文献   

9.
高校德育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建平 《江苏高教》2003,(6):99-101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我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目标的一部分。高校德育应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相适应,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目标相合拍,从立足点、着力点、结合点等方面,努力探求高校德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正式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江泽民同志“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其一贯倡导的素质教育思想在国民教育层面的延续和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人高等教育责无旁贷,由于成人高等教育具有大众性、职业性和终身性等特点,在实践“人的全面发展”工作中占有比普通教育更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样完整地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建构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五个统筹”和“五个坚持”,形成科学发展观的完整理论体系。从“发展是硬道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再到科学的发展观,标志着我党对发展内涵又有了更加深刻、更加全面的认识。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的完整的提法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但长期以来,我们只提“人的全面发展”,“自由”二字被忽略了。按照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的完整思想重新表述我国教育目的,改革人才培养方式,明确“自由”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把握“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实质,应确立两个理论前提:第一,“人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社会和人生的信念;第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不具有绝对的意义。同时,“人的全面发展”还应包含四个层面的内涵,即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第四条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施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一点毋庸置疑,同时,“全面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结构,其要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也以“德、智、体等方面”作了界定,于是相应地在全面发展教育中以“德育、智育、体育”这一次序排列也就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正在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而言,“扬长避短”会造成发展的进一步的不平衡,最终影响整体的和谐的发展。多元智力理论不仅告诉我们每个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可能表现出智力的强项和弱项,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实现富有个性特点的、全面的发展,即“取长补短,全面发展”,而且还告诉我们应怎样“取长补短,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丰十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且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是一种全面的、完整的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铲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同时有必要从科学发展观的由来、内涵以及牢固树立、认真落实等方面作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9.
唯物史观视角下的“以人为本”,既是人与人的世界(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同一,又是人与人自身(包括人类)的同一,这种同一内在地要求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既要受到生产力水平和人的交往程度的限制,又要受到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制约;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国今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全面地体现了社会主义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一致。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路在于推行国家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在教师;迎接挑战,向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全面发展”是教师的必经之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职业神圣而富于挑战、平凡而具有活力,任重道远需上下求索,学生的“美丽”缘于教师的“光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