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出版业这几年的改革,表现在外部的体制特征,就是各种不同类型出版集团的成立.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几年来,我国共组建出版集团20多个.除了西藏、陕西、宁夏和青海外,其他地区大都组建了出版集团或总社.这似乎在给业内人一个昭示:集团化之路是改革的方向.但我们从不同渠道了解到的许多出版集团的一些实际效果来看,真正实行产业化经营,发挥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的优势,提高出版企业竞争实力、充分发挥集团功能作用的出版集团,搞得好的只是少数.  相似文献   

2.
到目前为止,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系统已批准成立改革试点集团46家,包括报业集团26家,出版集团7家、发行集团4家,广电集团7家,电影集团3家。总的看,近年来这方面的改革方针明确,指导有力,重点突出,进展明显,把握平稳,成效初现。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以组建集团为突破口,积极探索集约化发展的路子,着力进行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3.
晓芳 《出版参考》2005,(10S):9-9
中国文联拟建出版集团这个消息,传言已久。早在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组建之前,中国文联成立出版集团已在酝酿之中,但真正下决心并付诸行动则是在今年。年初,中国文联党组将原中国文联出版管理领导小组更名为中国文联出版业改革领导小组,强调了改革与管理“两手抓”的要求。尤其是8月份,中国文联出版业改革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在本系统网上公布了这一消息。最近,中国文联已将组建出版集团及改革方案等一揽子上报中央,等候批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扩大经营规模 ,组建大型出版集团已经成为国内出版业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全国各地以各种方式组建的大型出版集团纷纷挂牌亮相。这些出版集团的建立 ,在整合优质资源、实现规模效应、提高出版企业的竞争力、应对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与境外出版媒体抗衡等方面 ,显示出一般出版企业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那么 ,是否出版企业只要增加了投入 ,或者是合并或兼并了几家企业 ,扩大了规模 ,建立了大型出版集团 ,就一定能够增强竞争力 ,取得规模效应 ,进而实现最大经济效益呢 ?这是出版企业在深化改革 ,制定规模扩张发展战略时应当考虑的重…  相似文献   

5.
李增彩  徐宁 《新闻世界》2010,(12):122-122
2009年是中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年,出版社纷纷改事业编为企业制,全国的出版社分批进行改制,改制后的出版社分地域或者跨地区组建出版集团,以出版集团、时代集团以及凤凰集团为代表的出版集团纷纷上市,实施‘‘走出去”战略。本文试图在文化体制改革和组建出版集团这两个背景下,对出版集团如何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发展特色产业、“走出去”、实现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双收、政府角色定位等问题进行思考,以期给出版集团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联拟建出版集团这个消息,传言已久。早在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组建之前,中国文联成立出版集团已在酝酿之中,但真正下决心并付诸行动则是在今年。年初,中国文联党组将原中国文联出版管理领导小组更名为中国文联出版业改革领导小组,强调了改革与管理“两手抓”的要求。尤其是8月份,中国文联出版业改革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在本系统网上公布了这一消息。最近,中国文联已将组建出版集团及改革方案等一揽子上报中央,等候批复。中国文联成立于新中国诞生前夕的1949年7月,现有团体会员50个,有中国作家协会(行政独立单位)、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电影…  相似文献   

7.
我国出版集团的数量已经越来越多,多的可能超过了美国、英国、德国等出版业发达国家,但是组建出版集团的步伐依然没有停滞,出版业发达的省市组建了集团,出版业还不够发达的省市也要组建集团,出版集团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的身外之意,已经被看作改革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当前组建出版集团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组建出版集团是一项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版新格局的重大改革举措,涉及的面很广,这就需要我们在遵循组建出版集团的一般要求和原则的基础上,谨慎行事。根据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笔者以为应对以下问题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9.
从1998年开始,在中央和新闻出版总署的统一领导下,中国出版业大规模地开展了组建出版集团的活动.经过数年的实践,目前各地组建出版集团的活动已初步告一段落.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从2003年7月开始,以中办21号文件和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我国的出版集团又在全面酝酿新的改革行动.在这些年组建集团的活动中,关于组建集团及集团运作方式始终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10.
肖新兵 《出版经济》2002,(12):10-12
所谓企业并购就是指并购重组,除包括收购与合并外,还应包括如置换、分拆、剥离、合资、租赁、回购、债转股、借壳、买壳等多种形式。企业并购是重新分配资源和调整企业战略的一个重要途径。并购在出版集团的组建、发展过程中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课题,我国目前试点的几家出版集团,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11.
有关出版业“造大船”,走集约化、集团化发展道路的论述已经很多了。但如何客观地认识这一出版现象,如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切实解决好出版集团的合理组建与规范运作问题,仍是广大出版工作者努力探索和积极实践的时代课题。尤其在地方机构改革全面铺开,出版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出版业整合工程已经全面启动的今天,这一问题更为业内人士所热切关注。本文试图就出版集团组建与运作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及主要对策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甲:前个时期出版界对“出版集团”热乎了一阵,最近由于“翻牌公司”的出现,人们开始以怀疑审慎的态度,检验其得失与成败,我认为这是正常的。关键的问题是出版集团如何面向和适应市场,我们可否探讨探讨。 乙:对。这确实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出版集团的组建是一种市场行为,这是首先要肯定的。由于多数出版集团的组建是在原出版总社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各地出版集团纷纷组建,以资本为纽带的出版重组悄然拉开了序幕,昭示着出版业的产权制度进入了实质性改革阶段.  相似文献   

14.
现在,传媒业越来越意识到期刊在传媒中的地位,期刊的位置由传媒边缘走向传媒的中心,期刊产业规模也日益壮大,因而,期刊集团的组建与运作备受业界关注。截至目前为止,报业集团已成立37家,出版集团15家,广电集团17家,而期刊集团只有1家,并且组建成立时间不到一年。但这惟一的期刊集团——家庭期刊集团的诞生,激发了业内人士的思考:为什么《家庭》成为第一家期刊集团,中国期刊业将走何种道路。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湖北长江出版集团自2004年10月成立以来,非常重视报刊工程的发展,明确提出,报刊工程是出版主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壮大出版主业的增长点。今年4月,长江出版集团将集团内发展势头较好的四家期刊合并,组建成立了读书期刊社。读书期刊社旗下拥有四家刊物:《中国图书年鉴》,由  相似文献   

16.
郭文礼 《编辑之友》2011,(Z2):28-29
在中央和国家文化体制改革政策的推动下,目前全国已经组建出版集团公司24个,这些集团均已成转企改制,成为新的市场主体。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改革是无止境的,在完成体制变革之后,出版集团仍需经历漫长的机制变革过程,以实现真正按市场的要求求运作。国家一系列政策、战略、计划、措施的出台虽然为出版集团宏观的变革指明了方向,但真正能让变革落实并见到成效的是集团内部员工思想、观念、行为的转变这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各类出版社,总数在3000家左右。200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占据当年图书销售额前五位的部是大型出版集团,依次是兰登书屋、企鹅出版集团、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西蒙与舒斯特出版集团、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出版集团。这五家大型出版集团当年在美国与加拿大的销售收入为41亿美元,占北美图书市场销售份额的45%,而其余所有出版社才共同占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为加快新闻出版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组建新型的新闻出版集团在国内兴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拥有包括出版集团、发行集团、报业集团在内的新闻出版集团60多家。探析并推进新管理模式下的集团化改革进程,建立并健全各项运行机制,进而建立现代出版企业制度已成为当前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9.
自1996年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以来,我国传媒业集团化浪潮波起云涌.至今已有十余个年头。至2007年初,我国先后组建了85家传媒集团,分为5类.其中报业集团39家,出版集团14家,发行集团8家,广电集团18家.电影集团6家。  相似文献   

20.
出版集团发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童菲 《编辑之友》2002,(4):21-23
我国出版业现有各类集团约50家,其中国家试点出版集团6家,发行集团3家,报业集团16家,非试点各类集团20余家.集团组建后的发展问题是出版业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