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愚 《成长》2007,(10):92-93
“有一种穷人算是穷到了家,他们宁愿位列一支穷人的队伍之首做一辈子穷人,也不愿跑到一支富人的队伍之尾去做一会儿富人。”2006年10月间到中国讲犹太商法的这个日本学者的观点很有意思,这个学者名叫手岛佑郎。[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近来关于“富二代”的话题很多。有些媒体则提出与之相对的“穷二代”的说法。并认为“穷二代”缺乏改变命运的机制”。但我认为,原因应该首先在“穷二代”自己身上找,方法也应该首先在“穷二代”自己身上寻。  相似文献   

3.
《现代语文》2005,(6):34-34
“有一种穷人算是穷到了家。他们宁愿位列一支穷人的队伍之首做一辈子穷人,也不愿跑到一支富人的队伍之尾去做一会儿富人。”10月间到中国讲犹太商法的这个日本学者的观点很有意思。这个学者名叫手岛佑郎。讲坛由中央编译出版社搭建。他讲的题目是《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先后在以色列和美国专研犹太商法己达30余年的手岛佑郎不愧是个博士。他在简要讲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教师,我业余也爱写作。写作需要时间。世上有不少时间的富人,也有许多时间的穷人。富人有富人的逍遥,穷人有穷人的快乐。譬如在下,平日主业繁忙,杂事繁多,能抓住时间的尾巴,零打碎敲,留下几痕雪泥鸿爪、几多喜怒哀乐,也算是人生一件乐事吧。然而,学不能富五车,才不能高八斗,所以我写来写去大多是“豆腐干”。品种虽说不少:杂感、散文、小说、短论,但千字以上就算长的。有的只不过三五百字,连“豆腐干”都算不上,只能称为“干丝”———当然没有扬州大师傅的那种刀功,无非家常的手艺罢了。因此,自己常常被一些厚长薄短者所非议。回过…  相似文献   

5.
<正>【文题设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个富人的隔壁住着一对穷人夫妇。一日,富人的妻子对丈夫说,隔壁那两口子虽然穷,但有说有笑;我们这么富,却老是闷闷不乐,这是什么原因呢?富人说,不出三日,我就让他们笑容消失。富人把一大块金子偷偷地扔到穷人的屋子里。自从穷人发现了那块金子后,就再也没有了过去的那种欢乐。这个故事带给了你怎样的思考与启示?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相似文献   

6.
肖颖 《广东教育》2005,(3):49-49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个穷人.很穷,一个富人见他可怜.就起了善心,想帮他致富。富人送给他一头牛,嘱咐他好好开荒.等春天来了撒上种子.秋天就可以远离那个“穷”字了。  相似文献   

7.
灰色的印痕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居深山有远亲”,人情淡薄,世态炎凉,有时候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穷人的自尊也许和富人不一样,但前者或许更深刻更刻骨铭心,“廉者不食嗟来之食”,就是穷人自尊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8.
业余爱写作。写作需要时间。世上有不少时间的富人,也有许多时间的穷人。富人有富人的逍遥,穷人有穷人的欢乐。譬如在下,教两班语文,兼做班主任,还管兴趣小组。平时夙兴夜寐,周日要做家务,能抓住时间的尾巴,零打碎敲,留下几痕雪泥鸿爪,喜怒哀乐,不致光阴虚度,而空叹“逝者如斯”,也算是人生一件乐事吧;再者,本人向有把枯燥当乐趣的  相似文献   

9.
可以说,“穷北京满族人”这六个字解说并函盖了老舍生命与学的全部身世背景与本内容;亦点示出老舍在20世纪中国乃至世界学发展史上的独特价值与意义。老舍出生于满族穷骑兵之家,他亲身体会过“穷”的真滋味。自始至终,老舍都非常清醒地自我认定为“穷人”,自觉地把自己划归到“穷人”堆里。满族的确有着值得荣耀的历史,也有“头朝下”的一面。这是一种特殊的无奈、不平与优越的挣扎。“穷人”归向与“头朝下”心理,决定了老舍本的向个太不同:感情投向,素材选取,人物塑造,思索焦点等。可以说,老舍学中,写得最美,最感人的形象是那些“头朝下”的“穷人”。  相似文献   

10.
怎样过日子     
池莉有短文,曰:好日子怎么过。想来,颇有意思。而这样的问题,也只有善于思考的书写者才会提出。同样问题,富人只会发泄:“现在这日子真难过!”这话让穷人听了,准会认为是对穷人的讽刺。实不然,富人真的常常比穷人还爱唉声叹气,感叹日子的难过。手头有则幽默,是从孩子的视角来诠释穷富观的。说一富人带孩子去农场最穷的一家体验什么是穷人。结果,富人的儿子得出相反的体会——我发现咱家只有一条狗,可他们家却有四条;咱家只有一个水池,可他们家竟  相似文献   

11.
战争的起源问题即是战争“何时发生”这个“时间问题”,战争的根源问题则是战争“为什么发生”这个“原因问题”。普遍意义上的战争起源于原始社会而不是阶级社会,这既符合马恩的经典论述,也与史实相吻;不同利益集团间的利益冲突是超越社会形态、超越时空的战争的共同根源;依据社会形态演进的纵向层次分析和战争根源内容的横向层次分析,参照经济发展史,人类历史上的战争在“穷人对富人”和富人对穷人”之间经历了四次大的转换。然而,战争并不是经济利益冲突的必然趋势,因为随着人类明的进步,和平解决利益冲突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因此,人类战争的演变不会出现第五次大转换。  相似文献   

12.
我小时候能有什么玩的呢?除了弹玻璃球,玩“打仗”,最有趣的游戏便是钻防空洞了。钻防空洞得有钻防空洞的工具,那时候的手电简比观在的彩电还珍贵,我家大人孩子8口人,自然是无法拥有手电筒那样“现代化武器”的,不过穷人自有穷办法,在垃圾堆捡个洋铁皮罐子,下边用钉子  相似文献   

13.
?看财产、地位分别对待人,看富人是一副嘴脸,看穷人又是一副嘴脸;看人富时一副嘴脸,看人穷时又是一副嘴脸,这叫势利。中国人向来把这种人斥为势利小人,鄙薄他们。势利眼古今中外都有,不过在金钱主义盛行的社会,势利眼更加突出。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给势利眼画像的,他画得很成功。成功的秘诀,据我看,就是他研制成一种检测势利眼的“仪器”,用这种仪器检测,那是百试不爽的,这种仪器可以名之曰“势利眼检测仪”。莫泊桑给于勒的人生道路设计成三部曲,当初糟塌钱,后来发财阔绰了,再后来却破产了。于勒就成了一台检测…  相似文献   

14.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一文,多处留下“空白”,要求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学识修养去体会,这种构思就具有一种意蕴含蓄而深远的“空白”美。它有“语尽意未穷”的艺术效果。让我们一同来欣赏《穷人》的“空白”美。一、嘎然而止的含蓄美。文学作品的“空白”构思,就是“以削减迹象来增加意境”。且看《穷人》的结尾:  相似文献   

15.
书边草三则     
富人的城市和穷人的城市 有人问柏拉图:“一个贫穷的国家为什么也有富人?”柏拉图回答:“如果你把一个国家当做一个纯粹的整体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任何一座城市都由两部分人组成,即富人和穷人。”  相似文献   

16.
《出国与就业》2008,(7):18-20
在多伦多,我生活得像一个真正的穷人。无车、无房、无手机……也许一切的转变都是建立在突然简化的生活状态上,也许穷并快乐着只是短期行为。我不能自欺欺人,说我会心安理得地做一辈子穷人。无可否认,富人的快乐又是另外一  相似文献   

17.
有位神仙拥有点石成金的法术,某日他降临人间,遇到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他把两块大石头变成金子送给他们。穷人带着金子心满意足地离去;而富人却摇摇头说:“把你的点金术告诉我吧。”神仙因富人的贪婪而大怒,拂袖而去。我们都知道,这个古老的故事讽刺的是“贪婪”。然而今天,身处基础教育改革浪潮中,再来看它,眼光或许会不同。对基础教育而言,要“点金术”而不要现成的金子,这是教学观念上的一大  相似文献   

18.
背景设置一个暴风雨的日子,有一个穷人到富人家讨饭。“滚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搅我。”穷人说:“只要让我进去,在你们的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了。”仆人以为这不需要花费什么,就让他进去了。这个可怜人,这时请求厨娘给他一个小锅以便“煮点石头汤喝”。“石头汤?”厨娘很惊讶,“好吧,我想看看穷人怎样能用石头做成汤。”……  相似文献   

19.
穷人和富人     
<正>一也许,这世界上只有两种人:穷人和富人。是的,没有不穷不富的人,所谓的不穷不富,毫无疑问,也一定是穷人。二去穷人家里,不自觉的,我都会觉得松弛,觉得怎么做都没有什么不合适。这种地方,这些人,还会跟我计较什么呢?但是到富人家里,我就开始谨慎起来,端正起来,不自觉地告诫自己,要配得上这里的东西,不要惹人笑话……那么多人们啊,生来都是势利的,都  相似文献   

20.
人们说到哈佛大学.难免要提及它昂贵的学费。其实,说哈佛大学学费贵,那是“吓唬”有钱人的。美国著名的私立学校都设有贫寒奖学金(Need Based Scholarship),中下层家庭子女都能得到非常丰厚的资助。无论是美国学生还是中国学生.被录取的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大部分都能拿到全额奖学金。所以说,哈佛大学是“富人可能上不起.穷人都上得起”的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