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孙霜  孙式武 《文教资料》2009,(25):132-134
教师的期望效应的实现是师生双方相互作用的过程,其实现过程包括教师形成期望、教师传递期望、学生内化教师的期望及教师维持和调整期望四个基本环节,并形成一个循环往复、动态发展的环状结构.教师的期望效应实现既可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又可能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教师必须采取适当的策略保证教师期望效应始终处于一种良性循环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2.
教师期望是影响教育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期望效应有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之分。为了实现教师期望的良性循环,要求教师掌握期望效应理论,通过对学生全面客观的了解形成积极的恰当的期望,并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期望通过合适的途径传递给学生。  相似文献   

3.
皮克马利翁效应又称教师期望效应,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期望所引起的"实现预言效应"。教师对学生的爱、期望和鼓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4.
教师期望效应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其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凡的.教师期望效应有正负效应之分.为了实现教师期望的良性循环,要求教师掌握期望效应理论,通过对学生全面客观的了解形成恰当的期望,并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期望通过合适的途径传递给学生.  相似文献   

5.
教师期望效应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其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凡的.教师期望效应有正负效应之分.为了实现教师期望的良性循环,要求教师掌握期望效应理论,通过对学生全面客观的了解形成恰当的期望,并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期望通过合适的途径传递给学生.  相似文献   

6.
论教师期望的有效传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期望效血是一种教育心理效应,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积极作用。教师期望的有效传递则有助于这种效应的产生。我们在分析了教师期望有效传递的意义、传递的实现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简单地探讨了教师期望有效传递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实现幸福感的提出为积极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研究领域。本研究采用教师期望知觉量表、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实现幸福感量表对378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初中生教师期望知觉能够显著预测初中生实现幸福感水平;学习自我效能感在初中生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65.96%。教师期望知觉既可以直接影响初中生的实现幸福感,也可以通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地影响实现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陈晓红 《考试周刊》2011,(35):111-112
教师期待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教师的期待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待的进步。教师期望效应是一种教育心理效应,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期望教育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传递的实现过程、实践价值和突出效果,简单地探讨了教师期望有效传递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期望效应"即"罗森塔尔效应"是"教师对学生抱有较高期望,并通过自己的言行把自己的期望暗示给学生,学生则会按教师的期望去努力,以此作为回报。"由于学生愿意按教师的期望行动,因此,教师的期望容易在学生身上得到实现。如果将"期望效应"运用于教育教学,将会大大促进学生的发展,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自从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的《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出版以来 ,关于教师期望效应的研究一直是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所关注的重要课题。目前我国教育界对于期望效应可以说是无人不知 ,无人不晓 ,期望效应的实现也是中小学教师们所努力实践并期盼的。但是对于影响这一效应的因素、实现过程等的介绍较少。本文将对目前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作一评介 ,以期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启示。一、教师期望效应的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对影响教师期望的因素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学生方面的因素。如 :Braun的研究认为学生的身体特征、性别、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高中生教师期望知觉与实现幸福感间的关系以及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本文采用教师期望知觉量表、学习动机量表、自评学习成绩和实现幸福感量表对75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建模的方法对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的多重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教师期望知觉显著正向影响实现幸福感;学习动机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学习成绩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同时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在教师期望知觉和实现幸福感间起多重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教师期望效应”及其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的期望效应是一种教育心理效应,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已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期望效应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教育观和学生观上的偏差等问题,在教学中有效运用教师期望效应的方法,可使教学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3.
<正> 教师对学生期望效应的实现过程,是由期望的形成、期望的传递和期望的收效三个环节组成的一个锁链。这种论断已得到许多研究结果的证明。期望的形成是开始的一个环节,期望形成与否、内容如何、准确性和稳定性如何。对后继的两个环节影响重大,因此成为教师期望效应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课题。在美、英两国关于教师期望效应的研究中,期望产生的基本类型不外两种。一种是人为  相似文献   

14.
教师期望能促进学生发展。但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中,教师期望常常出现偏差,如期望缺失、期望单一、期望偏高、期望偏低、期望偏"死"、期望偏急、期望相悖等。教师只有矫正这些偏差,才能实现期望效应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5.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实验中得出教师的期望行为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结论,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仍有很多因素阻碍了教师期望的有效实施,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期望行为本身所应有的教育作用。本文旨在通过从当前教育现状的分析中找出影响教师期望效应实现的若干因素,进一步探索发挥教师期望效应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6.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活动,教师期望与教学活动共始终。教师期望效应就本质而言是师生互动的一种表现和结果,其实现取决于师生双方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科学的实现教师期望,对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期望,是人们在对外界信息不断反映的经验基础上所产生的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某种预测性认识.教师期望主要是把教师在对学生现状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未来行为或学业成绩的推演.皮格马利翁效应表明,高期望产生高效应.大量教育实践证实,教师期望高效应的实现程度与教师期望心理的自我监控能力的强弱呈正相关.本文试图通过对教师期望心理自我监控机制的分析,来探寻合理监控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8.
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教师期望效应的实现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过程。教师应发挥师爱的效用,诚心对待学生,并巧用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积极情感互动,使自身期望得以顺利实现,从而发挥期望效应的功效。  相似文献   

19.
关于“教师期望效应”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较为详细的分析了教师期望负效应的各种表现、成因及其对策。罗森塔尔的“教师期望效应”实验表明 ,教师期望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但是 ,教师期望所产生的效应实际上是有正效应和负效应之分的。关注和避免教师期望负效应的产生是广大教师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教师期望效应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的期望可以给学生带来学习态度及方法上的积极性变化。文章阐述教师期望效应的基本内涵,并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分析其正向意义,进而提出运用教师期望效应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