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从1997年的称自己是被“媒体杀死”的“张金柱案”.到近期引起广泛关注的“许霆案”,十年之间,新闻报道干预、影响司法独立和公正的“媒介审判”现象日渐增多,成为新闻传播学界、法学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法制报道应如何避免“媒介审判”是我们有必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蒋丹彤 《新闻世界》2011,(11):192-193
2010年8月1日许霆获假释,许霆案从一审判决犯盗窃罪,判处无期徒刑到一审重审判处有期徒刑5年,罚金2万,结果变化悬殊。许霆的律师杨振平表示,媒体的舆论监督起到了很大作用。重审判决也是媒体的力量,舆论监督的力量。很多人也由此将许霆案看为媒介审判的典型案例,社会各方面对此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由此引发了如何正确处理媒介监督和司法独立之间关系的思考。本文仅以许霆案为例,从媒介监督和司法独立的关系即平衡统一,不缺位、不越位,媒介监督对于司法审判的有益作用以及媒介审判的不利影响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对如何使二者关系和谐发展以达到最佳效益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3.
“媒体审判”是“媒体舆论监督权”的滥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闻记者》今年第7期发表了刘太阳先生的《“媒体舆论监督”有悖法治精神吗 ?———与魏永征教授商榷》一文 ,大意是 ,“媒体审判”实为媒体舆论监督的一部分 ,并不有悖法治精神。我觉得他混淆了“媒体审判”与“媒体舆论监督”的区别 ,没有搞清媒体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关系 ,在实践中是有害的一、“媒体审判”是违法行为“媒体审判”一语出自美国 ,指新闻报道形成某种舆论压力 ,妨害和影响司法独立与公正的行为。1965年 ,美国法院推翻了一起指控诈骗案的判决 ,其理由是 ,在庭审过程中所作的电视录像 ,对被告作了含有偏见的宣传 ,损…  相似文献   

4.
新闻媒体是社会舆论的载体,也是法治进程的晴雨表。近年来,随着社会大众对舆论监督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引起学界关注。理论上,司法独立与新闻舆论监督可以并行不悖,但在运行过程中,两者却不免产生矛盾。只有不断探求舆论与司法独立的平衡之道,才能实现司法与传媒的良性互动。近年来。“媒体审判”一词开始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媒体审判”是指媒体在案件未作出裁判以前,主观认定案件的事实和证据,  相似文献   

5.
李粟  周诗妮 《新闻传播》2009,(8):103-103
“媒介审判”是媒介监督和法治原则的中突.其实质是:以新闻自由干预司法独立.以道德评判取代司法审判,以媒介的“话语强权”代替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客观存在的公众的意见。而媒介审判就不能不带有媒介本身的主观意图,以及媒介背后政治、经济势力对其的操纵。在对案件新闻进行报道时.媒介自由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此基础上的舆论监督可促进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6.
潘玥 《新闻世界》2014,(10):167-168
媒介审判是以明显的倾向性引导受众,形成一种足以影响司法独立审判的舆论氛围,使媒介凌驾于司法和法律之上,同时又让媒体角色产生错位。本文以郭美美案为例,从成因、预防等方面破解媒介审判现象,同时参考美国相关措施,对我国防止媒介审判提出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邓玉娇案中的媒介审判与传媒舆论监督之间的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健全传媒舆论的监督环境,合理界定传媒舆论监督司法的限度,才能实现司法公正和传媒监督的协调,实现其价值统一。  相似文献   

8.
孙鹏 《记者摇篮》2010,(7):44-44
“近年来,网络舆论监督显示了巨大的能量,在“周久耕案”、公务员“出国考察门”事件、“局长日记”事件中,可以看到网络已经成为反腐败的重要渠道;在胡斌飙车案、许霆案、习水“嫖宿幼女案”等案件中,也可以看到网络民意对司法裁判产生的巨大影响;在孙志刚事件、“躲猫猫”事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网络对行政执法的有力监督。  相似文献   

9.
"媒介审判"的机理与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平衡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冲突中,"媒介审判"具有极大的负面作用,它妨碍司法公正的实现."媒介审判"的实质是以新闻自由为由干预司法独立,以道德评判取代司法审判,以"话语强权"代替舆论监督."媒介审判"的产生归结于司法的缺位、新闻界的越位、媒体商业利益的驱动、公众人治情结的执着及制度建设的空白等多重因素.防治"媒介审判",新闻界重在明确媒介在舆论监督中的角色定位,规范监督行为,信守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司法界则应在增大司法的透明度的基础上,建立起保护司法独立,限制过度的舆论压力的司法屏蔽机制.  相似文献   

10.
案件新闻报道往往会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许霆案”、“李刚门”、“药家鑫案”,一起起的案件因媒体的报道而广为人知。诚然,这是舆论监督的一种方式。但不可忽视的是,在其发展中出现了新闻媒体越位、司法公平受侵犯、侵犯名誉权等报道的副作用。如何既保证司法公正、公民权利,又达到有效报道,实现舆论监督,成为一项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纪楠 《新闻爱好者》2010,(1):141-141
2009年发生的“孙伟铭案”、“谢才萍案”等一系列涉法案件都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案件的审理在显示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也处处体现出司法审判与舆论监督之间的博弈。本文将对司法审判与舆论监督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旨在促使二者相互协调,以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社会民主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新闻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的冲突是新闻学界、业界热议的一个现象。众所周知,媒体报道具有强大的引导和评价功能,但媒体在舆论监督的同时,自身角色功能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异化,出现了越俎代庖的现象,由“媒体监督”滑向“媒体审判”。尤其是在媒体没有平衡报道的情况下,法官可能会受到媒体报道的影响而作出不公正的判决,影响了司法独立。因此,不仅要明确舆论监督的范围,还要完善国家权力的配置及司法本身的独立,寻求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之间的一种平衡机制。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闻舆论监督与法制建设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舆论监督对法制建设的作用主要有:促进法律法规的修订与完善、促进司法权的正当行使和抑制司法腐败。媒体审判是新闻舆论对司法活动的不当监督,它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司法独立,损害了司法公正。因此要实现新闻舆论监督与法制建设的良性互动,我们既要依法进行新闻舆论监督,又要恪守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同时加强新闻舆论监督职能和司法审判职能的内在衔接,使两种价值观都得到充分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欧阳思萌 《大观周刊》2012,(13):53-53,56
近年来,随着审判公开制度的大力推行以及新闻舆论监督的日渐活跃,一系列“媒体侵权案件”和“媒体审判案件”频频发生,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冲突也越来越受到学者和普通群众的关注,如何界定媒体监督的合理权限,使其既能发挥遏制司法腐败与保护公众话语权的积极作用,同时又不影响司法的独立与公正成为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探讨的热点问题,我们应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冲突协调机制,让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达到和谐和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5.
司法与传媒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司法独立与舆论监督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就在于司法独直与媒体监督之间缺乏“和谐”的平衡点,或者说,怎样既实现维护司法独立、又能够加强媒体监督。关于司法与传媒的关系的争论,一种普遍的观点就是,新闻媒体介入司法、对案件的报道和评论,会形成媒体审判现象,  相似文献   

16.
正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是现代民主法治社会的重要基石,已经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的共识。但在新闻舆论对审判的监督上,不少学者提出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在起到监督司法权运作、防止腐败的同时,也对司法独立造成破坏,影响司法公正。基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本文结合相关理论和实际,就加强新闻舆论对审判的监督作一简要探讨。审判不公和司法腐败阻碍法治建设,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势在必行新闻媒体是人们了解国家政策、获取社会信息的主要渠道和途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成为了自媒体,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舆论监督。但由于网络舆论监督的局限性,难免出现信息失真,把关人缺位等问题。本文以2013年2月17日发生的“李天一案”为例,试分析其传播机制和传播效果,探究该事件对我国网络舆论监督领域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羿克 《今传媒》2013,(1):24
在当今社会各种矛盾的凸显的情况下,媒体已经成为表达各种矛盾激化和意见的一种介质,舆论监督作为公共意见的媒介表达,其作用在传媒技术不断革新和进步的时代逐渐显现出来。而传媒与司法的关系从过去的对立关系,渐渐的转变成具有监护权的相对合作关系,媒体舆论对司法审判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媒体舆论监督到新闻法制,各位学者专家从舆论传媒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关系、舆论传媒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契合关系、舆论传媒与司法独立  相似文献   

19.
“媒体审判”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放 《记者摇篮》2006,(10):52-52,47
新闻舆论监督正改变着中国新闻传播业的形态,对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对司法工作的监督,促进了公开司法,弘扬了社会正义。然而如果运用不当,又可能造成“媒体审判”。一、何谓“媒体审判”“媒体审判”一词出自美国,指新闻报道形成某种舆论压力,妨碍司法独立与公正的行为。英美法系国家的审判实行大陪审团制度,陪审团由普通公民组成,如果媒体在开庭审判前就对案件做过多的渲染,就会影响陪审团的公正投票,从而影响判决的公正。“媒体审判”与“罪刑法定”原则相悖逆,然而媒体越俎代庖的情况却时有发生,其原因何在呢?二、“…  相似文献   

20.
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往往是两种竞争性的公共利益,新闻报道可以监督司法腐败,促进司法公正,但当媒介过度介入尚处于审理程序中的案件时,审判者、证人和涉案人员受到新闻舆论的影响难以避免,最终影响正义独立、公正地施行。最近中国媒体在王斌余案审理过程中各执一端的评论一度使二审结果更加扑朔迷离。借鉴澳大利亚大众传媒法对类似报道的司法实践,尽管两国法律体制存在重大差异,在我国法制建设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平衡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审判尤为复杂,但批判地吸收相关立法和司法理念,对于我国新闻业的规范发展,可收他山之石之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