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孙汝仪 《今日科苑》2007,(14):14-14
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不仅继承了毛泽东同志的艰苦奋斗思想,而且从几个方面有了发展,使艰苦奋斗思想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一环,也成为了一种时代精神。本文试图在回顾总结的基础上,分析邓小平同志对艰苦奋斗思想的理论发展,明确艰苦奋斗思想的理论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它是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教育思想基础上的新发展。邓小平同志的教育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指导新时期我国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发展观是马克思社会发展思想同当代中国发展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应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要求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理论一脉相承,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基础上,江泽民同志系统阐述了科技的地位、科技创新、科技产业化和科技伦理问题,形成了指导我国科技发展的科技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5.
杨赠赠 《大众科技》2014,(5):226-228
进入21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11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始终贯穿着城乡统筹发展的相关问题。邓小平理论中也包含着丰富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其主要内容有:高度认识"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的辩证关系;对乡镇企业发展的密切关注;对农业科技应用推广和创新发展的极度重视以及对农村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注重。进一步深入研究邓小平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6.
《中国软科学》2004,(12):155-160
题目(栏目)作者月份/页次题目(栏目)作者月份/页次专稿在第四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上的讲话永恒的科技情结 —邓小平同志科技思想学习与思考邓小平与青少年科技创新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战略内涵论邓小平的发展观邓小平同志与中国软科学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纪要成思危01戍旧1 徐冠华 邓朴方胡任等 刘吉 张登义马俊如等08沪/(幻108户戈幻708戏1犯08月1408用21〕08/(犯2肠刃12肠乃18肠月刀伪月2707月洲〕1政策研究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技术标准化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影响 机理研究试论建立我国环境资产化管理制度气候变化问…  相似文献   

7.
刘文超 《软科学》1995,9(3):1-5
论邓小平科技思想体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刘文超、邓小平同志一直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重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建设中的巨大作用,对科学技术作了一系列的极为重要的论述,继承、丰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技术学说和生产力学说,在中华民族乃至...  相似文献   

8.
刘狄 《大众科技》2004,(11):30-3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继承、贯彻和发扬了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明确提出了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医疗卫生工作涉及千家万户,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针对医疗服务中出现的不正之风,我们有必要加强思想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健康发展我国医疗事业.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这一战略思想,已成为新形势下树立新型人才观的根本指导思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何对数学进行创新教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现代领导科学认为,任何一项战略决策的实施,都离不开领导者的决策思想。赵紫阳同志在一九八七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改革、开放、搞活,讲得最早、最多、最深刻的是邓小平同志。”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总结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合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战略目标,提出了全面实行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这在国外引起了巨大反响,给国内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已经确定为我们的基本国策。认真研究和探讨邓小平同志对外开放的决策思想,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確理解權利要求的内容是審理專利侵權訴訟案件和專利確權案件的基礎。而對權利要求的理解離不開對權利要求自身内容的解讀和專利説明書的解釋。一項權利要求由若干技術特徵構成,解讀一項權利要求時,不僅要正確解讀權利要求中每一個技術特徵自身的含義,而且要考慮各技術特徵之間的關係。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词源的角度考证了“China”的词源研究现状并从历史、地理等的角度考证了“中国”一词的来源。同时,本文以英汉对比语言学的视角对两者作深入比较研究。“China”和“中国”在语言所指及能指上是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据性。  相似文献   

13.
韦佳 《大众科技》2016,(10):124-125
文章先从音乐的角度对《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进行剖析,然后通过《孙子兵法》进一步分析《十面埋伏》与《霸王卸甲》。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这一命题入手,通过对笛卡尔与胡塞尔有关“自我”与“思维”关系的不同看法作一比较,来看胡塞尔对这一关系的重新界定在哲学认知领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田园 《科教文汇》2014,(35):52-53
“仁”与“爱”分别是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思想和基督教哲学里的核心概念,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二者一度被选择为文化契合点。从文化哲学层面进行比较和分析,既可以看到儒家之“仁”与基督教之“爱”在表层含义、理论结构等方面存在部分“相似”,也可以看到二者的本质差异。正视与理解这种差异.将对全球化形势下的文化交流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化建构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儒家自孔子开始,便提出"由己"与"由人"的不同。孟子继承孔子"由己"与"由人"的区分,将人间之事作了"在我"和"在外"的两种理解,并进一步从天道与性命贯通的角度为此种区分和理解寻求形而上的依据。由此彰显出孟子对"天"和"命"的两种不同理解与区分:"天"有"义理之天"和"运命之天"的不同,而天所赋予于人者为"命",因此"命"就有"义命"和"时命"的区别。"义命"和"时命"的区别又决定了人间事物有"求在我者"和"求在外者"的两种区分。  相似文献   

17.
威廉斯通过“文本”与“解码”的方法对传播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解码”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制约论,提出“媒介即文化”的传播技术本体论研究范式,通过“解码”技术理性批判的思想,提出传播理性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及其意义,同时将传播技术置于一种文化社会学的批判中加以解读,为现代传播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似"与"等"的美学思想在翻译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译论各自所倡导的“似”和“等”翻译原则,都有其美学传统。本文从中西美学思想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入手,探讨了中西美学思想在翻译中的体现,认为“形式对等”和“形似”、“动态对等”和“神似”在诸多方面有共同之处,可以对其加以沟通,并就在英汉翻译实践中如何运用它们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笔者认为,像“形似”和“神似”一样,“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也可作为英汉文学翻译的原则,以“等效原则”作为衡量的尺度。“等效原则”也是相对的,但应成为译者努力争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参考文献"与"引文"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林晓军  王昕 《情报科学》2000,18(2):180-181,184
"参考文献"、"引文"是文献计量学中引文分析法常用的两个学术用语,针对目前某些文献中对这两个术语使用比较混乱的现象,本文从信息的角度论述了这两个术语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0.
恩惠是关爱社会和关爱他人的善举,有利于社会团结和公共生活的和谐。吕乌齐斯.塞涅卡从道德哲学视域全面阐述了恩惠的本质追求、给予什么恩惠、怎样实施恩惠和对待忘恩负义。塞涅卡的恩惠思想对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人民追求幸福生活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