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通过界定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的区别,引用美学理论的相关论述,以张培基教授的译作《巷》为个案,从选词与美、音韵与美、意境与美以及补译等四个方面探讨如何采用变通和补偿传达美学意境,达到文学翻译的真正对等,对于与美学有关的翻译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试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文化过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中涉及到的不仅是语言,更有语言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文学翻译作为较高层次的翻译也不例外。以劳伦斯的《彩虹》中性描写的翻译删节问题为引,指出由于中西性观念的不同使得文学作品的翻译面临一些问题,并由此进一步探讨了文化因素对文学翻译的影响,从而提出,译者在进行文学翻译时必须对译作进行文化过滤,以使之更好地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3.
文学翻译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是对原作的介绍和再创作,是对外国文学原作的艺术加工,它和非文学翻译、翻译文学不同。文学翻译的标准是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力求使译文通顺,使译作能最大限度地传达出原作的风格。文学翻译是一个理解和表达的过程.理解和表达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密切相关。文学翻译的译者要有深厚的语言功底、丰富的文化修养和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4.
20世纪20年代创办的《大公报·文学副刊》,十分重视文学翻译理论。文章主要从译者、译作与文学翻译的标准等方面展开论述,以《大公报·文学副刊》这一探讨文学翻译问题的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译者自身素养与态度、译作的选择、文学翻译的规范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和谐说"以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和谐观念为基础,并结合系统论、对话理论和完形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提出文学翻译是审美的翻译,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追求译作的整体的"和谐"美。本文结合系统论中的整体性原则,通过比较《名利场》两种译本对文学翻译中的和谐美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李凌 《考试周刊》2011,(55):25-26
在文学翻译过程中,源语风格的分析工作至关重要。翻译风格论认为译者需要领会文学作品迥然各异的源语风格,进而探寻如何再现这些作品的风格,才能将源语中所蕴含的美学意蕴挖掘得更深。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是文学作品的一大文体特征,是作品风格的具体表现之一,同时也是文学翻译的一大难点。杨必译《名利场》是我国译苑中的一株奇葩,本文将以风格论作为翻译实践的理论指导,具体分析杨先生译作中的人物对话,领略其再现原作语言美、艺术风格美的深厚功底,感受其带给读者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7.
异质美重构是原作美在译作中的重新构建,主要体现在音韵美、词句美和篇章美的重构。重构的过程就是译者翻译思想美学特征的显性表达。曹明伦教授的三篇译文《苏格兰》、《豹子身上的斑纹是怎样来的(节选)》及《广告三则》作为异质美重构的典范,完整地呈现了其翻译思想的美学特征:敏锐的审美直觉、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语言文言美及语域风格美。  相似文献   

8.
文学翻译,重在艺术地再现原文的美和神韵。通过赏析翻译名家郭沫若和郑振铎的译作,可着力探寻翻译中的美学精神。文学翻译应着力把原语的美转化为译语的美,力求保持原作的神情韵味。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翻译与美学就密不可分。好的诗歌译作不仅在于原诗信息的传达,更要传达其美学价值。亦即好的诗歌译作不仅要做到意义上的忠实,还要尽可能地传达原作的艺术美(包括意美、音美、形美)。杨宪益夫妇翻译的《长恨歌》(Song of Eternal Sorrow)和许渊冲翻译的《长恨歌》(The Everlasting Regret)均达到了中国古代诗歌翻译美学的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
文学翻译,重在艺术地再现原文的美和神韵.通过赏析翻译名家郭沫若和郑振铎的译作,可着力探寻翻译中的美学精神.文学翻译应着力把原语的美转化为译语的美,力求保持原作的神情韵味.  相似文献   

11.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传通活动。传统的翻译因受传统美学文论的影响,注重原作与译作的等同,忽略了读者的积极参与。接受美学是以读者为研完中心,通过考察文学接受和产生效果的过程来揭示文学的本质和特征的美学理论。将它运用到翻译中,不仅可以弥补传统翻译的不足,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翻译质量,完成美的接受与传递。  相似文献   

12.
何芳兰  黄琳 《考试周刊》2012,(63):30-31
文学翻译是语言艺术的再创造,也是翻译技巧的高超表现。本文就从这两个方面,探讨杨必翻译的《名利场》。它之所以成为一部经典译作,是因为它既保持了原著的风格,又考虑了汉语的规范和习惯,使译文富有文采,表现出了译者娴熟的语言运用及翻译技能。  相似文献   

13.
文学翻译是"五四"新文学理论建设中一项重要内容。胡适认为要改造中国文学,必先翻译外国名家作品,以西洋的文学方法作为我国新文学创作的模范。他采用直译手法用白话或白话式文言进行翻译,与他改革中国文学的主张一脉相承。通过对《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译作的剖析,来探究胡适早期的文学翻译观,及其对翻译小说文学艺术价值的选取。  相似文献   

14.
余光中有着作家与翻译家双重身份,多年的文学创作对其文学翻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其形成"文白相辅"的翻译思想,译作语言呈现"文白相间"的鲜明特点。本文拟从余光中的文学语言观出发,探讨其文学翻译思想和实践,进一步了解余光中翻译思想的成因及其译作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5.
余光中有着作家与翻译家双重身份,多年的文学创作对其文学翻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其形成"文白相辅"的翻译思想,译作语言呈现"文白相间"的鲜明特点。本文拟从余光中的文学语言观出发,探讨其文学翻译思想和实践,进一步了解余光中翻译思想的成因及其译作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6.
散文翻译讲究美的意象传达。散文意象从形式到内涵通常表达层面丰富,审美旨趣不同。丰子恺的语言和风骨体现了中国文人的独立精神和平和心态,文字质朴,内涵隽永。对其作品《初冬浴日漫感》的翻译借助翻译美学理论,实践上体现了审美主体与客体以及原作和译作不断协调与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文体风格的传译一直是文学翻译中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优秀的译作不仅要忠实地体现原作的思想内容,还要再现原作的文体风格。这是因为文体风格是作家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语言素养在文学作品中的集中反映。译作必须再现原作的文体风格,特别要尽量保留具有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的语言形式,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一样的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8.
陈明霞 《培训与研究》2008,25(10):126-129
孙致礼和孙易翻译了大量优秀作品,实践经验非常丰富。从翻译美学的视角比较他们对《爱玛》的不同翻译,剖析他们在语言、内容和翻译风格等方面所显示出不同的审美取向,对于探寻文学翻译如何忠实原文、如何再现原文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意蕴具有重要的指向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翻译过程论     
谭载喜《必须建立翻译学》认为,翻译学是研究翻译的科学,是由各种理论构成的知识体系,其任务是揭示翻译过程的客观规律,探求关于翻译问题的客观真理,并给实际翻译工作者提供行动指南。由此出发,翻译学首先应给翻译下定义。而这一问题我们今天已有了共识:翻译是以译者为主体,以语言为媒介的创造性活动。换言之,翻译就是把见诸于一种语言的文本用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再造出来,使译作获得与原作相当的文献价值或文学价值。 第一个问题已得到解决,我们面临着第二个问题,即翻译的客体问题,也即翻译是以什么为对象的。翻译界对此众说纷坛。有人认为翻译就是翻译语言,有人认为应该翻译形式,还有人认为翻译当翻译意思。而近日出版的由王宏印同志编著的《英汉翻译综合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对此有独到的论述。书中认为翻译的对象,即翻译的客体,应当是文本,而不是话语、言语或语言系统。  相似文献   

20.
温彤 《培训与研究》2009,26(7):126-127
文体风格的传译一直是文学翻译中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优秀的译作不仅要忠实地体现原作的思想内容,还要再现原作的文体风格。这是因为文体风格是作家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语言素养在文学作品中的集中反映。译作必须再现原作的文体风格,特别要尽量保留具有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的语言形式,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一样的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