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人类思维和认知世界的方式。隐喻是词义产生的主要理据、是表达的机制、是同义和多义的来源。隐喻认知能够促进英语学习者认识和理解语言,培养隐喻思维能力和英语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2.
英语学习型词典的释义是以符合使用者认知心理的方式来对语义进行表征。对"Black"一词本义的释义加入了科学义值和语文义值,有利于学习者对该词的精确理解,也为转义的形成提供了理据;同时,它的词类排列顺序也要以所指释义为基础,符合认知规律,从本义到转义的排列建议以逻辑顺序排列为主,可以有效地展现义项间的认知联系,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From是英语中最重要的介词之一,具有丰富的语义功能。然而大部分中国英语学习者很难全面而正确地理解其语义。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英语介词"from"与汉语介词"从"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英语教学和英语介词研究作出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4.
认知风格是影响学习者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因认知加工特点不同,在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也不尽相同。本研究立足教学实践,引入认知风格协作模式,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探讨了该模式对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认知风格协作模式能更好地提高学习者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5.
毛婷 《继续教育研究》2013,(10):151-153
词汇量的大小一直是英语学习者所关心的,也是衡量英语学习者英语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英语学习者也尝试各种方法来扩大词汇量。词汇联想义知识在词汇记忆、扩大词汇量方面有积极的作用。词汇联想义知识与词汇量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因此,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词汇联想义知识,引导学生同时开发词汇的深度及广度。  相似文献   

6.
吕倩 《海外英语》2014,(10):111-112
该文从英语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分析学习者的英语认知过程和英语思维能力。学习者认知过程实际上是在其原有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在英语阅读和写作的认知过程中,只有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充分意识到英语认知技能训练和英语语言技能提升的对应关系,才能保障学习者逐步提升其英语思维习惯和英语技能。  相似文献   

7.
李玉 《邢台学院学报》2013,28(1):107-108
学习者隐喻能力的培养已成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主要议题之一,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不地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隐喻能力的缺乏.从英语教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隐喻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如何在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和文化教学中培养中国英语学习者的隐喻能力.隐喻研究成果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学习者领悟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理据,在隐喻认知思维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  相似文献   

8.
认知风格对英语学习策略系统的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者还共同影响最终的学习成效。但受外部考试压力等的影响,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出现趋同现象。指导学习者顺应个体认知风格、发展多维的认知模式、并进行SBI学习策略训练有助于学习者优化大学英语拓展学习的参与方式;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助于改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9.
迁移是学习者语言习得过程的认知体现,反映学习者的认知心理过程,并受到一定程度的认知制约。国内不少学者已从认知的角度解析英语习得中汉语负迁移现象,然而绝大多数的研究将认知理论和汉语负迁移现象割裂开来,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运用认知理论对负迁移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本文将从认知角度运用Eckman提出的“标记性差异假说”和Kellerman提出的“心理类型”和“典型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讨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词汇学习策略训练的必要性。通过对英语学习者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认知情况进行了实际调查、对比和分析,其实证性结果表明:大量英语学习者对英语词汇学习理论和策略缺乏基本认知,对其实际运用也基本处于无意识被动状态;具有英语词汇学习理论和策略认知和运用意识的英语学习者英语词汇认知较深较广,语言综合能力较高。得针对这一结论,笔者提出了作为英语学习者,学习一定的词汇学知识并系统地掌握词汇学习策略,对迅速增加词汇认知深度和广度,并快速提高英语综合能力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