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人才特区",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依托部分重点学科和项目,集中可用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采取一系列特殊的政策和措施,有利于集聚优秀人才,优化人力资源,对于建设一支高层次人才队伍,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论述"人才特区"的内涵、重要性等,就高校如何建立"人才特区"提出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推动力。高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目前还存在人才引进、培养培育、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结合华南理工大学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体系建设的实际,从人才管理、创新载体、政策保障等方面构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特区",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学校普遍从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式发展转变,而众多的地方高校如何从分层建设向分类建设转变,如何从"超常规"到"新常态"的转变,直接关系到地方高校未来的发展。本文通过研究新常态下的高校转型发展模式,探索培育一批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追求与区域经济社会紧密适应的应用型高等教育学校的优化机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招生规模日益扩大,高等教育日渐"大众化",高校特殊大学生问题随之凸显出来,成为高校教育和管理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因此,关注高校特殊大学生,研究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建立健全高校特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解决高校特殊大学生存在的问题,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也是高校和谐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意义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作为提高人才质量的培养战略主要实施部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尽管我国很早就强调国家高等教育创新人才质量培养战略的重要性,但是多年相关人才战略实践表明,国家高等教育创新人才质量培养战略的实施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目的,而相关机构认为我国高校现存的人才机制极其妨碍创新人才的培养。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在分析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学校、教师及学生等妨碍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因素,以期能够为提高我国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建设"双师型"实验室教师队伍对地方高校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我国地方高校建设"双师型"实验室教师队伍面临着来自观念、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人才评价机制、人才选拔机制和外部资源支持等多方面的挑战与困难。为此,需要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努力,协力突破"双师型"实验室教师队伍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以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相互融通促进。  相似文献   

7.
<正>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更迫切需要高素质人才、创新性人才和有发展潜力领域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失衡,专业设置不够合理,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导致我国的人才供给出现结构性矛盾。这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和企业"用工荒"现象并存。广大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者逐渐认识到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高校转型发展,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  相似文献   

8.
加拿大是教育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具有特殊的高等教育财政责任承担机制.从联邦政府到省级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比较注重教育的发展.大学校园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省级政府对高校有直接的管理权,承担相应的财政责任.加拿大省级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承担的财政责任,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数据挖掘在高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悦  郭大勇 《教育科学》2007,23(5):66-68
数据挖掘迄今为止一直较多用于银行金融等经济领域,但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较少。本文通过讨论数据挖掘在高校招生信息化中具体的运用前景,从一个新的应用视角提出:利用数据挖掘,提高高校招生咨询和宣传工作;服务高校"多元化、综合性"人才选拔机制;支持招生决策,调整招生计划和专业分布等。  相似文献   

10.
振兴西北高等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以“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集群式发展为借鉴,提出建立西北高等教育“特区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其面临的区域性国家政策支持和地方政府投入有限、区域内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耦合度不高、外部环境对西部高校人才建设的冲击等不利因素进行了回应与分析,提出优化顶层政策设计和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增强产业升级贡献度和构建人才共享机制等对策,以期为振兴西北高等教育,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西北地区共同富裕提供“靶向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社会化以及信息网络化进程加快,我国高校风险已不仅局限于财务或债务领域的风险,而是以意识形态风险为主的包括精神文化、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领域在内的多维度的风险。因此,需要创新发展高校风险预警机制,提高高校风险识别和预警水平;创新发展高校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高校风险管理科学化水平;创新发展以人为本的高校风险评估机制,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2.
人才是企业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人才的培养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新供给思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思路,在高等教育领域,则是指通过高等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高能力,能为社会所需求的人才,新供给思路的贯彻对我国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对我国高校贯彻和落实新供给思路,从而促进我国高校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成功实施"2011计划",对于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达到"2011计划"的实施目标,需要深入分析其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一些理论支持,并找寻实践路径。一、高校的资源配给机制:从"分配-竞争"到"合作-竞争"从发展模式来看,我国高校存在一种趋同的倾向。如果用竞争和合作的视角来审视我国高校发展模式的趋同性,则可以发现,这一模式主要与资源获取的分配-竞争模式密切相关,其特征是分配和竞争相结合,归属不同地域政府管理的高校按照高校的身份、  相似文献   

14.
高校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历来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之一。面对国内外瞬息万变的复杂环境,在思想文化日益多元化的今天,继续发挥北京高校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领域的特殊优势,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北京高校要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方面继续保持优势,应当进一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从自身实际出发开展思想理论建设,创新工作思路,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从思想、机制等方面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5.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4):131-137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通过深化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明确高等学校功能定位、构建高等学校内部质量评价体系等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但还存在高等教育社会贡献力不足、供给需求不平衡、人才结构性流失等问题。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应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理顺高校决策机制,打造新型"智库联盟关系";引入市场机制,坚守人才培养底线,挖掘多元结构性投资可获得性;完善质量评价体系,优化专业类别结构,提升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等可操作性策略进一步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利用CiteSpace科学信息计量和可视化工具对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2565篇文献分析发现:1997-2016年二十年间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产出规模呈现从增长到趋于稳定的特点,成果集中发表于较关注"职业教育"的期刊,研究力量主要由公办高校、民办本科院校和教育科研院所构成,研究领域基础性文献主要关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办学模式、高等教育大众化、教学、民办高等教育市场化等主题;研究领域核心研究主题涉及分类管理及政府政策、办学者权利与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等十类。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依赖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视野,开展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以提高本领域的理论综合性和学科规范性。  相似文献   

17.
双一流建设,既是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选择.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抓住机遇主动作为.优质的师资队伍是高校建设"双一流"的关键.在分析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必要性和"双一流"背景为地方高校带来机遇的同时,指出了当前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从改革学校发展模式、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和管理机制等4个方面,提出了"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新政对高校行政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更是向破除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提出了变革的挑战。可以说,新政瞄准了高校管理的"痛点",指引高校内部管理重心降低。在此背景下,民办高等教育具有在机制体制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开展"放管服"改革实践的先天优势。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根据我国大部制改革的实践本质推行大部制改革,实施了机构重组、职能转变、机制创新、制度和流程再造,并通过建立大部门有效的运行机制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任务和重点工作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高等教育正在进入"质量中心"时代。当前,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的生源与就业等严重问题,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所受到的冲击更大,问题更加突出。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文章认为,地方高校一要找到人才供给的最佳结合点,二要在高等教育系统准确定位,三要探索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20.
论高等教育适应性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出现结构性失衡问题,既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所产生的高校与社会适应机制缺失有关,也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规模扩张所采用的特殊模式有关,也有办学思路上的偏差。增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需要政府发挥积极有为的政策,建立高校与社会对接的“市场中介”,高校需要创建一种基于能力培养的以适应性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