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背景下,中国的乡村文化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考验,中国的乡村建设也徘徊在十字路口。乡村文化与乡村建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通过对乡村文化的整合创新来建设现代化乡村,既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与发展,又能够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乡村建设之路。这一切在今天的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梁漱溟是中国著名的乡村建设运动派代表之一,曾致力于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其乡村自治思想的践行,对当今中国的乡村治理和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通过分析梁漱溟的生活背景和成长经历以及乡村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探究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民国四川乡村建设运动与中国其他地区的乡村建设运动相比,具有起步早、持续时间长,从一而终的特点;抗战后其他地区的乡建运动相继终止,而四川乡村建设运动却如火如荼,在全国具有独树一帜的特点;整个民国四川乡村建设运动汇聚了大量人才和学术团体,可谓人才荟萃;卢作孚领导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实验与全国其他地区的乡村建设实验相比成就尤为卓著;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也正是从四川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刘军  莫志斌 《教育史研究》2006,(1):48-50,96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乡村建设运动中,乡村教育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傅葆琛依托其深厚的乡村教育理论和脚踏实地的亲身实践,并结合中国的国情,从乡村教育的原因、方法与使命着手阐发和构筑了其乡村教育思想。他的这一思想对我国现今农村教育的发展及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操作意义。  相似文献   

5.
乡村现代化一直是近代中国社会改造的重大内容。以梁漱石为代表的乡村现代化实践者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本土化道路,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本土资源,“乡村建设”以及“乡村自治”和“乡村教育”等试验,都力图在传统乡村找到中国现代化的本土动力,用传统文化的改良推动乡村建设。其《乡村建设理论》一书从乡村建设问题着手深入探讨了中国教育的功能、性质以及特殊性问题,以致形成了一整套有关乡村教育的理论,它不仅对中国教育理论的建设和当时乡村教育运动的研究有很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有些观点和实践仍然可为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赵亚龙  袁可 《学周刊C版》2014,(10):235-235
从20世纪20年代起的乡村建设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卢作孚先生所领导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究其缘由,在于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交通建设为先行,以教育建设为重点,以乡村城市化为带动"的建设方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机关改革与廉政建设。而且,抗战特殊的历史时期也给卢作孚领导的峡区建设提供了机遇。此外,卢作孚独特的人格魅力诸因素使得北碚完成了乡村现代化之路,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乡村建设道路。尤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保证了北碚乡村建设的持续发展,是整个20世纪乡村建设运动史上的杰作。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颇具中国化特色。他在论述近代乡村教育价值时,从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特点出发,提出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的战略地位,并指出在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乡村教育具有“为农”和“离农”的双重使命。这对于今天的农村教育改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20年代起的乡村建设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卢作孚先生所领导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究其缘由,在于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交通建设为先行,以教育建设为重点,以乡村城市化为带动"的建设方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机关改革与廉政建设。而且,抗战特殊的历史时期也给卢作孚领导的峡区建设提供了机遇。此外,卢作孚独特的人格魅力诸因素使得北碚完成了乡村现代化之路,开辟了一条崭新的乡村建设道路。尤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保证了北碚乡村建设的持续发展,是整个20世纪乡村建设运动史上的杰作。  相似文献   

9.
一战后,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民族危机。在一片"救国"声中,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上的乡村建设运动格外耀眼,梁漱溟所主张实施的乡村建设就是其中的代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虽未取得实际意义上的成功,其乡村教育的思想贯穿于其乡村建设中,旨在利用教育机制建设乡村、振兴中国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乡村现代化”是卢作孚乡村建设思想的核心,是卢作孚在以重庆北碚为中心的嘉陵江三峡地区推行乡村建设运动的终极目标和崇高思想,也是他乡村建设实践的高度概括和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体现了他在中国乡村建设上的远见卓识,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