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严复翻译的名著《天演论》为例,考察严复通过翻译实践提出的“非正法”以及他为何要选择这种翻译方式。“非正法”是严复在其翻译过程中选择的一种翻译手段,不同于通常情况下的微观的翻译技巧,而是一种宏观上的翻译策略,这种翻译译中有评、译中有述、译中有编、译中有写、译中有删除,也有增加。  相似文献   

2.
从形式上看,成语基本上是“四字格”,惯用语大多是“三字格”。这不只是一种音节的选择,也是文化上的一种选择。“四字格”是最具汉语和汉文化特点的庄重典雅的形式,它最符合汉文化中的“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而“三字格”则比较通俗,易在口头传诵。《三字经》等之所以选择了“三字格”这种形式,就是因为它短小、通俗、易于传诵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1846年,天文学家注意到天王星以一种与牛顿第一定律相矛盾的规律偏离正常轨道“摆动”,这意味着科学家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重写牛顿的物理定律,要么“发明”一颗新的行星来解释这种奇怪的重力拖曳现象,结果天文学家们发现了“海王星”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历史高考试题编制中出现一种有违科学性原则的“先入为主,以论带史”的命题思维,命题者在编制试题时根据自己的主观预设结论裁减、选择史料,并希望学生阅读完史料后能探究出命题人“期盼”的结论。这种“先入为主,以论带史”的命题思维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5.
《红楼梦》中的“新闻”出现了14次,涉及时宜、重要、显著、接近等丰富多样的新闻属性,内蕴着一个关于新闻选择的基本价值体系;这种情况在“三言”、“二拍”等明清小说中同样如此,显示了传统中国对于新闻选择的良好直觉。这种新闻价值感觉体系有可能形成对于中国近代新闻报业的两种影响,一是对显著、趣味性等新闻属性的重视,可能是近代城市报纸注重猎奇趣味的原因;同时对于传闻见闻的重视,可能会忽视新闻真实本身,成为近代报业以“有闻必录”进行新闻选择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一种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已在发达国家兴起。这种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乐观。 据西方学者研究,要培养出这种品质,父母应重视家庭中宽松的氛围,在父母把握一种大方向或原则下,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而不应事事以自己的喜恶去强求一致。尽管有时孩子的选择是痛苦的。 专家们都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战胜挫折的基础。 在适当的物质生活保证下,要教会孩子除了物质外,如何在内心创造一种快活的情绪。目前在西方流行一句话叫“幸福的人过着一种平衡的生活”。许多西方教育家强调在“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7.
华凯 《成才之路》2009,(4):M0003-M0003
“爱是一种自由的选择,而不是强迫的义务。”这是美国心理学家米尔博士说的一句话。爱是一种责任,但不是外界强加给我们的,而是我们内心的一种需要,是我们自己的一种选择。爱,不论是对配偶、孩子、父母、或是朋友,都是一种选择,是自由的决定。这种可以选择的自由,会使他们的关系更丰富,更美好。  相似文献   

8.
运用“自主、选择”模式强化职校技能教学,这是一种创新。文章详细介绍了这种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课程的存在状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在课堂教学情境之外,以专家研究成果的形式存在的各种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等,它是静态的课程,称为“预设课程”;另一种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之中,以教材为主要载体,经过师生加工、选择、丰富了的存在于师生头脑中的“课程”,它是动态的课程,称为“生成课程”。在这种动态的生成课程中,学生的主动  相似文献   

10.
五“有人漏夜赶考场,有人风雪归故里。”在黑暗而混乱的时代,“归故里”这种选择,正代表着一种在异化现实中追求自由解放的力量,它以出世和退避的形式表现出来。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纯棉裹铁”的力量,使得中国统治者试图将天下读书人网罗的野心永远只能是痴心妄想。  相似文献   

11.
我该选择谁?     
回上海探亲,在一家公司给孩子买下一台美国“IBM”电脑。在装软件时,商家说,这种电脑容量小,WPS和WINDOWS只能装一种,问我:WPS和WINDOWS你选择哪一种?我说,我选择装WINDOWS。  相似文献   

12.
课程的存在状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在课堂教学情境之外,以专家研究成果的形式存在的各种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等,它是静态的课程,称为“预设课程”;另一种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之中,以教材为主要载体.经过师生加工、选择、丰富了的存在于师生头脑中的“课程”。它是动态的课程,称为“生成课程”。在这种动态的生成课程中。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之一是提高教学实效,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构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提高单位课堂的教学效率。这种模式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对提高教学质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挫折教育”与“幸福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卫生专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近年来,一种旨在提高孩子对挫折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已在发达国家兴起。这种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乐观。幸福的品质十分稳定,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父母和教师在培养孩子“幸福品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培养出这种品质,父母应重视家庭中宽松的氛围,在父母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而不应事事以自己的喜恶去强求一致。尽管有时孩子的选择过程是痛…  相似文献   

15.
转型期中国道德教育面临的选择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当代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一个史无前例的转型期。在这一特殊的时期 ,中国的道德、道德教育当作何种选择 ?这种选择又是建立在何种合理性基础之上的 ?本文基于“自觉选择”这一社会哲学观 ,提出中国的道德、道德教育必须实现道德坐标轴心的转换 :培养独立人格。这种独立人格超越了个人主义的单子式独立人格 ,是一种共在型独立人格。  相似文献   

16.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也主张:“一定要让儿童高高兴兴地学习,感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需要的满足,是一种最大的快乐,以乐学激发观察、增进记忆、促进思维和想象、获得成功的快乐。”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身心发育还未完全成熟,他们容易对新事物产生兴趣,但这种情感往往是“三分钟热度”无法持之以恒,当遇到困难时,他们便选择放弃了。  相似文献   

17.
成熟教师专业发展出现瓶颈的根源在于其“稳定性”,撼动这种“稳定性”的支点在于课程选择.对教师而言,课程选择是一种立场、一种权利和一种意识.课程选择对成熟教师而言意味着颠覆和重建,意味着责任和勇气,意味着新的发展.从课程选择的内在结构来看,课程选择包括:指向价值的期望、重构知识的考虑和更新角色的能力.促进成熟教师课程选择的专业学习可从以下维度展开:深度反思与价值导向、体验学习与知识重构、行动研究与角色更新.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什么?古今中外,众说纷纭。其中一种观点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从社会的立场而言,教育有一种明显的功能,就是根据成人的角色结构来选择与分配人力资源。”选择,的确是一种对于社会的功能。但详加分析,这种说法不够准确。第一,绝大多数的选择和分配并非学校所为,而是由其它社会制度或其它社会部门执行的,如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和英、法的文官考试都是在学生毕业离校后,由政府部门主持这种选择的;学生毕业后申请工作、寻找职业也是由企(事)业决定取舍的。(我国中专高校的包办分配在历史上只是一种特例)实际上,对学生进行选择的正是社会,而不是学校。第二,选择给人一种  相似文献   

19.
即使处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即可以选择承受苦难的方式。一个人不放弃他的这种“最后的内在自由”,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内在成就”,因为它所显示的不只是一种个人品质,而且是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证明了这种尊严比任何苦难更有力,是世间任何力量不能将它剥夺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受难者如同伟大的创造者一样受到世世代代的敬仰。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陀斯妥耶夫斯基说出了这句耐人寻味的话:“我只担心一件事,就是怕我配不上我所受的苦难。”——周国平《苦难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20.
2002年高考作文继“诚信”话题之后,又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再一次对考生的“道德水准”、“价值取向”、“是非判断”等方面进行了检测。笔者在评卷过程中,一方面为考生立意高远、主题健康、结构新颖、妙言佳句而拍手称快,另一方面又为部分考生偏离话题、取向偏颇、脱离现实、是非不明而扼腕叹息。造成作文失误的原因,我以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对话题范围缺乏整体的认识。2002年话题形式有别于去年,它对内容进行了限定。“心灵的选择”就是面对两难境地作出一种选择。根据材料,这种选择是高尚的,是符合道德水准的,是符合法律法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