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种新的文体,"文包诗"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但其对古诗词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素读的视野内,我们可以重构"文包诗"的教学路径:通过提升古诗的陌生化指数,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加强"文""诗"的互文式比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延伸古诗的意义圈时空,培养学生的拓展性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新的文体,"文包诗"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但其对古诗词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素读的视野内,我们可以重构"文包诗"的教学路径:通过提升古诗的陌生化指数,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加强"文""诗"的互文式比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延伸古诗的意义圈时空,培养学生的拓展性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古诗教学从小学就开始涉及,但古诗的学习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新课程对古诗的学习模式进行了很大的变革,于是新教材出现了"文包诗"。"文包诗"的出现不仅减低了学生学习古诗的难度,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文包诗"是苏教版小  相似文献   

4.
"文包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独有的文体形式,旨在降低学生学习古诗的难度,辅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并从中掌握和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对于这类文体,很多教师或许疏于研究,认为只要将"文"讲透,"诗"的内容自然不言而喻。其实,对于"文包诗"一类的课文,有时候真的不需要教师小心、细致地去讲解,我们完全可以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这样的教学所创造出来的情趣或许更加耐人寻味。那么,苏教版教材中的"文包  相似文献   

5.
正所谓"文包诗",顾名思义,内核是"诗","文"是对"诗"的补充,"诗"是对"文"的精炼和概括。把"文"和"诗"对照起来,便于让孩子发现"诗"和"文"的联系,主动在文中寻找与古诗描写相关的句子,通过这种方式来降低小学生学习古诗的难度。通过对古诗情境的具体描述,诗文对照,互相补充,化难为易,层层推进,移情体验,让学生通过对"文"内容的接受来理解古诗的意思。"文包诗"这种形式的应用,初衷是值得肯  相似文献   

6.
"文包诗"作为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特有的一种课文类型,把古诗巧妙地融入充满情趣的故事之中。"文包诗"中的诗与文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为了让"文包诗"的教学立体而高效,教师可进行"互文和解"的教学探索,扣住情感,突出朗读,让教学"文包诗"的课堂绽放高效的光彩。  相似文献   

7.
古诗词的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教学难点,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新课改以后对古诗的教学模式进行了重大变革,苏教版教材编者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创造性地进行了"文包诗"文学形式的选编,"文包诗"将困难的古诗融入在通俗易懂的短文中,将古诗的背景和内容进行适当的阐述,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习古诗词。  相似文献   

8.
文本阅读水平的高低,离不开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选取杜甫的《石壕吏》作为课例对象,展开对古诗阅读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结合《石壕吏》课型特点,研究认为,要想提升学生古诗阅读思维能力,可从四个方面予以展开,即:析"诗言",培养语言分析能力;掘"矛盾",培养对比思维能力;味"形象",培养想象思维能力;联"文外",培养情感体悟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文包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特有的一种课文类型,它根据古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经历编写成语言优美、情景交融的故事,将古诗融于其中,从而形成一篇课文。笔者以《黄鹤楼送别》一文第二课时的教学为例,谈一谈"文包诗"类课文"扣诗学文,诵写结合"的教学策略。一、入题,引读古诗  相似文献   

10.
"文包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新的课文类型,即将古诗根据诗的创作背景或诗人的创作经历编写成一个个故事,将"诗"包含在"文"中。它既不同于一般课文,也不同于古诗,最显著的特征是:文中有诗,"诗"是"文"的故事中心和思想升华,"文"是"诗"的背景材料和形象说明。"文包诗"的出现似乎是一次课程上的创新,但这样的创新实际也伴随许多问题,笔者从"文包诗"的编写意图与编写情况,"文"与"诗"的辨析等方面分析"文"为何不能包"诗",指出"文"不能包"诗"的实质,从而明确"文包诗"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包诗"是苏教版语文教材的独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授古诗的教学模式,但是由于比较新颖,许多老师还不识其价值所在。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文包诗",变死记硬背为感情参与,变填鸭式为主动探究,变理解懂得为再生再造。  相似文献   

12.
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学习古诗能加深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热爱,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从小就接受这种古典文化的熏陶呢?我认为要做到这样几点:使学生反复朗读进入古诗意境;激发学生想象使学古诗和写作结合;品读古诗和绘画相联系,二者相得益彰;根据意境安排角色表演,丰富学生情感;在"文包诗"中研读课文和学古诗相结合,借文学诗。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综合分析等形象思维的积极性,就一定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3.
"文包诗"是借助一个故事将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古诗产生的历史背景、诗人心境、基本大意等多种元素,有机地整合起来的一种文体。对于"文包诗"课文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整体大意的对照中理解故事大意、在核心字词的对照中感知语言风格、在关键语句的对照中体悟故事情境。  相似文献   

14.
<正>"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独创,是其他版本没有的。"文包诗"就是把一首古诗巧妙地包含在一篇浅近的现代白话短文中。短文大都编成一个饶有趣味的小故事,它以讲故事的形式,在课文的开头、中间或结尾自然地引出要学习的古诗,而且根据古诗的内容和儿童学习的需要,简明生动地介绍与这首古诗紧密相关的背景知识、作者情况以及创作本诗时的具体情境。它对古诗的重点内容、深远意境,配合优美的插  相似文献   

15.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中出现的一种新型文体,一般是由编者根据古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经历编写而成的一个小故事。这类课文"诗"与"文"浑然一体,相映成趣,融"文"和"诗"的语言文字之美于一体,可谓"文诗兼美"。所以,"文包诗"的教学,不同于一般课文的教学。在教学"文包诗"这种类型的文体时,教师通常会面临着两难抉择:"诗"与"文"孰轻孰重?语文教学要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是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16.
"文包诗"这种文体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独创,她选择一些脍炙人口的古诗名篇作为创作基础,把这些古诗的创作背景或诗人的创作经历经过合理的想象编写成一个个生动活泼、语言优美的故事,即"诗"是"文"的话题由头和故事中心,<黄鹤楼送别>(五年级上册)是一篇"文诗兼美"的"文包诗"课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这首诗的创作情境.  相似文献   

17.
古诗教学有三大指向:一要做到博闻强记,二要学会表达运用,三要进行拓展延伸,一诗带多诗。我们都知道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古诗教学可以采用音乐烘托,情景再现法;可以采用"文包诗"迁移过渡法;可以将古诗转换成散文故事,先入为主法;可以用传统的吟—悟—品—诵的方法。在教学古诗时,如果我们尝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学生不但能真正感受到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积淀了语言,提升了素养,而且训练了想象力,拓宽了思维的深度。  相似文献   

18.
一、"文包诗"的教材特征"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中一种特殊的文体,这类课文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把一首古诗或古文名句巧妙地包含在一篇浅近的现代白话短文中。短文大多编成一个饶有趣味的小故事,它不光以讲故事的形式,在恰当的部分自然地引出要学  相似文献   

19.
"文包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新的课文类型,即将古诗根据诗的创作背景或诗人的创作经历编写成一个个故事,将"诗"包含在"文"中。由此看来,文包诗是课程的创新,对于良好开展苏教版语文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从多元化视角来看,文包诗并不是非常合理的,其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从多元化视角出发,对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文包诗"予以审视。  相似文献   

20.
"文包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新的课文类型,即将古诗根据诗的创作背景或诗人的创作经历编写成一个个故事,将"诗"包含在"文"中.由此看来,文包诗是课程的创新,对于良好开展苏教版语文教学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从多元化视角来看,文包诗并不是非常合理的,其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从多元化视角出发,对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文包诗"予以审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