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5 毫秒
1.
我国青少年的情绪调节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心理学关注的主要问题。中国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的测量成为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国内研究者以中国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先后引进和修订了国外的认知情绪调节问卷、情绪调节量表、情绪调节困难量表以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并证明这些量表的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适用于我国青少年情绪调节的测量。此外,研究者还编制了中国青少年四因素日常情绪调节问卷、中国青少年五因素情绪调节策略量表以及中国青少年九因素情绪调节策略量表等本土化的测量工具,同样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对工具进行多指标的校标检验,临床样本的检验以及中国青少年情绪调节常模的建立将成为该领域日后研究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2.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情绪调节量表,对1073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考察一般自我效能感对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积极情绪调节策略与情绪调节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和消极情绪调节策略的大部分维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2)一般自我效能感不只对情绪调节能力发挥直接影响作用,而且通过积极情绪调节策略...  相似文献   

3.
王亮  张英 《教师》2010,(17):125-126
本文意在探讨高中生生活事件、情绪调节及焦虑之间的关系,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情绪调节量表》和《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对湖南省八所中学进行问卷调查,提出应重视高中生生活事件的基本特征,提高高中生应对消极情绪的积极策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河南省两所普通高校随机抽取的483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Young网瘾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认知情绪调节问卷》进行问卷调查,来探讨认知情绪调节在生活事件和网络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提出生活事件既可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网络成瘾,又可通过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间接地影响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5.
以180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及抑郁自评量表筛选出高焦虑、高抑郁个体,情绪调节版内隐联想测验、情绪调节策略问卷作为研究工具,探讨其情绪调节内隐态度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发现:(1)高、低焦虑组和高、低抑郁组在情绪调节内隐态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且焦虑、抑郁程度越高,越倾向于对情绪控制持消极态度;(2)随着焦虑程度的不断提高,个体对消极情绪刺激习惯使用的忽视策略则越少,习惯使用重视和抑制策略则越多;(3)随着抑郁程度的不断提高,个体对消极情绪刺激习惯使用的宣泄策略越多;(4)个体对情绪控制持积极内隐态度,其对消极情绪习惯使用的认知忽视策略越多且认知重视策略越少。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RES)和自我认同感量表(SIS)对梅州市426名青少年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1.青少年情绪自我调节效能感的项目平均得分达到感的总体水平较高。男生调节生气/愤怒情绪的效女生,男女生在表达积极情绪上都拥有较高的效节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认同感都随年级的升高而提同感高个体在情绪调节方面表现了出更多的自信。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自尊量表》、《情绪调节效能感量表》和《抑郁量表》对1108名初一至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青少年自尊对抑郁症状的关系.以及情绪调节效能感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①自尊、情绪调节效能感与抑郁三者相关非常显著:②自尊、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可显著预测青少年的抑郁症状;③自尊对抑郁的影响部分是通过表达积极情绪效能感和管理消极情绪效能感发挥作用的。结论:自尊不仅可以直接缓解青少年的抑郁症状。还会间接通过情绪调节效能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采用自我控制量表(SCS)、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RES)及情绪调节策略问卷(ERQ)对40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情绪调节策略相关显著,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及情绪调节策略对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在中介效应分析中发现,认知重评与表达抑制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中发挥多重中介作用。这说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既能直接影响自我控制能力,也通过影响多种情绪调节策略而间接影响自我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9.
使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情绪调节量表对302名在校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师范院校新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体高于平均水平;留守经历和独生情况显著影响大学新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学生干部经历和户口类型显著影响大学新生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大学新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总体与表达抑制和认知重评显著相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有明显的正向预测作用.研究揭示了师范院校新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情绪调节策略的现状,为其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情绪调节策略的培养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巫文胜  郭薇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1):49-53,57
青少年发展良好的标志,应是认知素质和情感素质高度和谐的统一。本文分析了青少年情绪发展的特点与青少年情绪调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情绪调节的内涵,如情绪调节的定义、类型、特征、功能与目的等,以及相应的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学生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