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京、沪两地是全国最早实行高考自主命题的地区,又是全国政治、文化或经济的中心。这种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地位,使两地的高考命题对其他省市的高考自主命题客观上起到了引导与规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可以说,自恢复高考以来,2001年的高考作命题是最没有悬念的。自1999年、2000年考话题作后,今年高考作再一次采用了这一命题形式,对此,考前的各种信息多有透露。但这决不是说2001年的高考作题不是个好题目。1999年,话题作首登高考舞台,应该说,这种题型最大的优点是把学生从狭窄的题目约束下解放出来,使考生获得充分的写作自由,因此,这种题型一出现就获得一致欢迎。不过,当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话题本身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3.
政治     
2001年是高考“3 X”改革幅度较大的一年,全国实行“3 X”的省、市、自治区达到18个,其中大多数采用“3 X文综/理综”形式。“3 X”高考改革的重点在内容改革,内容改革的核心是高考命题要“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依旧实行高考“3 2”方案的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政治单科命题,也要渗透“3 X”高考在内容改革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说,“3 2”方案政治单科高考与含有政治科目的综合能力测试,只是命题形式的不同,考核的学科范围有大小之别,而非命题指导思想的不同。2001年政治单科的高考和含有政治科目的综合能力测试的高考命题趋向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 ,政治主观性试题呈现出材料新、阅读量大、命题构思新颖的特点 ,而学生学习政治最感头痛、考试最容易失分的就是主观题。如果能够探寻出命题人命题的意图 ,那么对解答主观性题目无疑有一定的帮助 ,对提高政治高考成绩也大有益处。笔者对近年高考复习中有关试题加以分析 ,试图总结些规律性的东西 ,希望能给读者有所助益。一、背景材料的陷阱设计从大量的高考复习题的训练中 ,我们往往会发现在有些背景材料中命题人巧妙地设计陷阱 ,从而迷惑学生 ,扰乱学生的解题思路 ,达到考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审题解题能力的目的。【例 1】某校政治…  相似文献   

5.
随着2004年高考进入冲刺阶段,各种模拟试题,综合练习铺天盖地,把芸芸考生卷入题海之中。这实在是舍本逐末之举,只能收事倍功半之效。“高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不管此说是否确切,但它毕竟是现实。基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借助近三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历史复习。高考试题记录着中学教学改革和高考命题改革的轨迹和趋势,隐寓着命题者的意图,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它反映了命题者对中学教改现状的了解,对学科体系的见解,对能力要求的理解,考生吃透、领悟其中的内涵,就会打破高考的神秘感和距离感,克服应试心理障碍,收到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奇效。  相似文献   

6.
在政治学科的高考备考中,加强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政治学科的高考主要考查什么?政治高考命题的特点是什么?重点是什么?政治学科命题的特点在于,它是惟一一门考查我们对国家意志是否关注和理解的学科,它强调的是国家利益;命题的重点,是我们所学的知识重点和党、国家工作重点的结合点,即考查我们用所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分析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实践意义。因此,这种分析问题的能力就是政治学科高考要考查的重点。现在高考命题发生了重…  相似文献   

7.
边境 《中国考试》2005,(9):16-18
每年高考过后,都会听到一些中学教师批评高考试题的声音。对语文学科来说,出现一些见仁见智的讨论本不足为奇。但高考关乎学生的前途与命运,有些根本的、方向性的问题,还是应该尽量说得清楚一些。特别是在各地纷纷开始独立命题的时候,弄清高考的“基本精神”,对命题者及复习指导教师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在总结北京、上海两市自行组织高考命题经验的基础上,作为高考改革的一部分,教育部今年将进一步扩大部分省市组织高考命题的范围。今年增加单独组织本省市高考试题命制工作的有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9个省市。我省将单独命题全  相似文献   

9.
高考文科综合着重考查考生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对知识考查的冷落和忽视。“对于历史命题,史实的考查永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于考生,史实的掌握永远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只有基础扎实,知识的运用和迁移才能灵活,历史思维能力才能提高。从近年来的高考情况分析可知。考生最薄弱的环节还是“基础”环节,甚至是常识。为此,我们要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从三个方面指导学生的复习。  相似文献   

10.
纵观近几年高考,高考命题多元化,命题形式多样化。从高考科综合能力试题演变和命题趋向,我们可以看出高考政治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关注社会热点,时代气息浓厚,试题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作背景,这里的问题通常是与现实密切相关的重点、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003年高考数学试题分析一、命题改革的总体思路2003年高考数学科命题改革的总体思路是:“突出能力立意,倡导理性思维,注重数学应用”、任子朝先生认为2003年高考数学科命题  相似文献   

12.
阅读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标准,也是测定其未来在语文方面有无发展资质的一项重要参考。因此,在每次的高考命题中阅读题都最受命题人的青睐。然而,面对阅读题,大多数考生却是束手无策.望而生畏。有人用“文字一大片,题日一长串。设题弯弯绕,角度新多变。形式乱纷纷,意图难判断。  相似文献   

13.
【考点分析】直线与平面是立几的重点内容,高考命题主要着眼于推理论证和空间计算两方面.从近年高考命题的情况及高考要逐步与课改新教材接轨的趋势看,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将继续稳中有降,以中、低档题为主,预计有2道小题和一道大题,分数约占全卷的10%。  相似文献   

14.
周红杰 《广东教育》2005,(12):66-67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因而理所当然地成为高考化学必考题型之一,此类考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典型的元素化合物、强弱电解质、酸碱盐的溶解性、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盐美的水解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只要仔细分析全国各地高考试题中有关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判断的试题,便不难破译命题者设置陷阱的种种方法,这是后阶段复习迎考的指南针。以下是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题中的常见陷阱。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对今年高考数学北京卷做了一个详细的分析,结合近三年高考数学北京卷命题的变化,对明年的高考数学北京卷做一个展望;并结合今年我校数学总复习的全过程,对明年的高三数学总复习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赵明华 《考试》2004,(2):60-61
目前的综政治高考命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题,均是以中心问题的形式展开的。涉及的知识面广,设问角度跨度大,不仅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所考知识点,而且还要求学生能从整体上驾驭相关知识,能从多角度、多层面地去推断、分析、评价、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考生要做好政治主观题,从答题方法上讲,必须要善于从宏观上把握问题,从微观角度切入。  相似文献   

17.
自1992年首次在高考政治试题中出现至今(1993年除外),已经连续考了11年。它由于灵活的命题方法、独特的命题思路和丰富的命题内容,倍受高考命题组的青睐,成为政治学科高考中的“主打”压轴题。但由于大部分考生在解答此类试题时常常不知所措、表  相似文献   

18.
蒋平 《新高考》2004,(1):100-102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由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点很分散,同学们在复习时常常感到缺少系统性,解题往往觉得困难。本文结合高考试题或复习题中的一些典型题例,对高考复习中所涉及的有关氧化还原问题进行归纳,并解析。高考复习中涉及到的氧化还原问题主要有以下五类。  相似文献   

19.
高考试题中平面向量问题的三种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近几年新课程卷高考数学试题发现,高考对平面向量内容的考查无外乎三种类型:基础型、交汇型和应用型。为了追寻高考命题轨迹,捕捉高考最新消息,从而为新一轮的高考作有效的复习指导,本文将以2005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数学试题为例加以分类解析,供师生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九十年代初开始的高考命题改革,同时就开始起着引导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积极作用。1999年的高考政治试题反映出了高考政治学科命题改革又开始走向了新的起点和新的领域,它预示着今后高考政治学科命题的方向。一、确立了“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过去的高考命题更多的是强调试题的知识覆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