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职业学校创新文化建设对于培养新时期高素质技术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职业学校非常重视创新文化的实践活动或创新文化建设,不断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人事制度、教育教学制度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激发师生创新活力,有力推进了创新文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湖北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也是古代楚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推进湖北文化创新建设,关键是深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发展文化。以创新文化带动发展文化,创新发展文化,在推进思想解放中构筑湖北跨越式发展的“精神高地”。  相似文献   

3.
大学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既是对大学功能认识的丰富和深化,又是教育观念的更新。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明确大学肩负的历史使命,遵循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原则,探讨文化传承创新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增强大学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一、坚持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原则文化传承创新的渐进性原则。文化既受到经济社会发  相似文献   

4.
推进文化的传承创新是我国新时期大学的神圣职责和使命。传承传统文化、创新思想文化、引领先进文化是大学完成这一职责和使命的基本要求。大学推进文化的传承创新要守护大学精神,科学定位人文社会科学的职责,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展示当代中国大学风采。  相似文献   

5.
高校在推进区域文化协同创新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提升区域文化服务能力需要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有利于提升高校服务区域文化能力,二者相辅相成。随着高校与社会关系的密切,高校在协同创新中提升区域文化服务能力要从强化顶层设计、推进横向合作、构建战略联盟、发挥资源优势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鲜明主题,创新是加快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文化创新包括综合创新、理论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等各个方面,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大学创新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文化、大学文化和创新文化内涵的考察,提出了构建大学创新文化的途径:建设"以人为本"的创新文化;大力推进学校体制机制创新;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燥习性等。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研究必须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与资本逻辑》指出了阻碍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研究推进的两重原因,同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而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理解惯性、西学东渐的历史经验惯性、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式惯性为内容的历史文化思维惯性同样是阻碍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研究推进的重要原因。只有突破这三种历史文化思维惯性,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思想研究才能更好推进,从而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作为市州电大,怎样在30多年办学历史积累的基础上,转型、创建、升级为现代市州开放大学?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谋划、实施、推进转变创新。只有精心谋划、积极实施、着力推进转变创新,才能正确引领、有力推动、逐步实现学校事业转型升级。一要推进教育理念转变创新;二要推进发展战略转变创新;三要推进建设思路转变创新;四要推进教学资源转变创新;五要推进教师队伍转变创新;六要推进管理体制转变创新;七要推进运行机制转变创新;八要推进经营方略转变创新;九要推进文化建设转变创新;十要推进办学影响转变创新。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的组织部门整体形象严谨有余,但活力不足;整体水平较高,但宣传不够;创新载体丰富,但是很难一以贯之;制度相对完善,但难于做到一抓到底;组工干部长期超负荷工作,原动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归结为组织工作部门的人治性、全能性、保守性和失衡性的文化建构。推进组工文化建设必须要围绕构建精神家园推进环境文化建设;围绕实现与时俱进推进创新文化建设;围绕塑造优秀人才推进培育文化建设;围绕保证公道正派推进制度文化建设;围绕建设开放系统;推进阳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基于SEM的企业自主技术创新体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我国企业提高核心竞争优势的有效方式,而自主技术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一种主要形式。我国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体系可分为四个要素:创新环境设计、自主研发创新、自主管理创新和自主市场创新。创新体系的设计可以为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实践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而因子分析可以为创新体系提供现实性的检验。  相似文献   

12.
国有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是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国有中小企业规模小、专业化程度高、具有高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和创新需求的优势及不足 ,规定着其技术创新的核心是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的可选择方式包括 :内部创新、企业兼并创新、合作创新、引进再创新等。  相似文献   

13.
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保持经济发展活力和可持续性,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都高度重视教育创新,把教育创新作为提高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支柱,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基础性、战略性位置;以政府为主导,将教育创新政策体系作为教育创新的根本保障,强力推进教育创新;保持高水平的教育投入,建立推动教育创新的经费保障机制;以教育创新,尤其是大学的改革和创新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有力地支撑了其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这些政策和经验对于我国科学地制定并推行教育创新政策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出台,给职业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和利好。贯彻落实《方案》,最重要的是做好下位创新。下位创新是指与上位的政策创新、理论创新对应的,具有贯彻落实或躬行实践意义的一种自主创新。它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生产力,是基于群体参与的普遍创新,是补足职业教育“短板”和“弱项”的不二选择。培养和提升下位创新能力,要正确定位创新的层级,要有对应的方法创新能力,要善于凝练下位创新的成果,要普遍开展下位创新能力提升的培训。  相似文献   

15.
高等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在实践平台上实现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协调发展和高度统一。对创新人才而言,知识是创新的基础,素质是创新的条件,能力是创新的保障。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点燃创新激情的文化,需要训练创新思维的舞台,需要滋生创新思想的土壤,需要培养创新兴趣的氛围。笔者论述了创新人才的内涵及特征,并从知识结构、素质培养、能力训练、实践教学和创新文化方面阐述了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6.
深化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基本前提,也是高层次人才实现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路径。基于胜任力模型,构建了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宁波市7所高职院校的186位高层次人才为研究对象,探究创新能力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高层次人才的创新能力贡献总体水平较高;高层次人才的创新成果贡献与知识技能背景、创新品质动机、创新能力积累、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平台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创新平台环境对创新成果贡献的影响最大。为提升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建议加强产学研合作,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和平台;多渠道增进创新能力积累,提升创新成果产出力;完善配套制度,激发自主创新驱动意识。  相似文献   

17.
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对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环境下的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进行了研究。分析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探索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特征,围绕科技创新体系的三大构成要素,构建了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的知识创新体系、以标准化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以信息化为载体的管理创新体系,为建筑企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科学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创新学分制与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克服目前由于创新教育体系缺乏、创新教育受益面低而导致实行创新学分制困难,有必要研究适合多种专业的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按照创新学分制实施要求和分层次创新教育思想,将创造学教育、专业知识学习和创新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融普适型创新教育与精英型创新实践训练于一体,建立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及保障机制。通过制定创新教育激励政策措施,建立合格稳定创新教育教师队伍,加强创新教育过程有效监督和管理,促进课外创新训练有效开展,将确保创新学分制全面实施。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中国历史上三次农村改革中最亮丽的一次,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要求政府必须进行管理上的创新。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及我国政府管理的现状表明,政府管理创新应从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三个方面着手。理念创新是政府管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是对创新理念的运用和具体化,这三个方面是一个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整体。  相似文献   

20.
截止2008年全国近1200所高职院校不可避免面临着重新洗牌的激烈竞争,为此目前高职院校应通过5方面的创新,即文化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构建集成创新模型,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