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发觉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而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也很多,其中两点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是对数学不感兴趣,不喜欢数学老师,在课堂上感觉枯燥无味,没有成就感;二是因为理解能力和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人对老师的诠释。但在目前的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笔者越来越觉得师者的第三个"功能"未得以充分发挥。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少主动提出问题,大多是在课堂上被动的思维与接受知识,是什么让学生主动发问的现象越来越少?是什么让他们越来越不爱举起曾经是那么积极的小手?这种"问题感"缺实的现实令我不得不开始反思我的教学,反思我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3.
庞勇 《广西教育》2014,(17):29+61-29,61
在当下越来越热闹的数学课堂上,大多数缺少静静的观察时刻。没有细致的观察,就没有真正有效、深入的思考,学生的思维容易流于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需要与其他课堂学习行为紧密结合,将观察活动作为展开其他教学活动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效率,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堂既没有语文课优美生动的词句,也没有物理、化学课引人入胜的实验操作。让学生对数学课感兴趣,想学好数学,在数学课上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我认为关键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时下职中数学教师大都在感叹:现在的职高学生素质越来越差,课堂上呈现出“万马齐喑”的局而,学生对数学课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越来越难以开展。根本的原因恐怕还是没有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缺乏兴趣。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做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广,使大班额已成为小学数学课堂的常态。传统的"一刀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依然普遍存在,这种不顾学生需求,没有考虑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造成的局面往往是"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教师费力不讨好"。因此,教师必须要因材施教,使小学数学课堂做到情智共生。  相似文献   

7.
<正>新课程的实施,使传统的数学课堂变得更为精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在肯定教学改革强调师生互动、倡导合作学习、重视兴趣激发、引导自主学习、重视主题构建等策略的同时,也不难发现有的数学课堂丢弃了数学的本真,课堂上学生兴趣不高、习惯不好,学生的数学素养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陷入了表面热闹、高耗低效的误区。反思过去的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应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在聆听了许多名师和骨干教师的观摩课后,我越来越觉得"数学文化"就在身边,只是我们少了一双发现它的慧眼.于是,作为一名数学教育工作者,我开始寻找课堂上的这一"数学文化".  相似文献   

9.
在进行《数学分层测试卡》的应用研究中,我发现好多老师和我存在着一样的困惑,即课堂上的最后十几分钟,既要让学生做《数学分层测试卡》,又要进行批改和讲评,时间根本不够用,匆忙之中也不知道学生真的学到了没有。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想到了让学生写数学日记。尝试了一段时间后,我觉得这个方法真的不错。  相似文献   

10.
正让课堂绽放生活的光彩,让课堂成为师生心灵放飞的殿堂,这就是我所追求的理想的数学教学。在经历了不断的实践与摸索、学习与反思、挑战与超越之后,我终于揭开了理想数学教学的神秘面纱,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在经历与探索中完成知识的构建,用数学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品味生活,感悟真谛。一、营造温馨课堂"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教师的情感在教学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教学的课堂上,数学活动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但是由于对数学活动概念的理解存在着误差,数学活动的设计、实施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致使数学活动的教学并没有促进学生的学习.所以创设有效的数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生是我们目前需要关注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王钊 《湖北教育》2007,(12):38-40
长期以来的数学课堂,我们似乎对让学生"学什么"比"怎样学"更为关注与重视。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一张张被动接受的脸,缺少主动探索的渴望与激情。这是为什么呢?从数学文化的角度我渐渐悟出,这是因为我们的课堂上并没有充分发挥数学的文化价值,没有让孩子们真正认识到数学的魅力所在。近些年来,对  相似文献   

13.
吴广定 《考试周刊》2011,(64):71-72
随着教育科学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各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工具不断地涌入到课堂。其中.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工具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一些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误读.以及没有把握多媒体教学的技巧.使得数学课堂中的多媒体教学并没有发挥出预期的效果。因而影响了数学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作者就多媒体教学在数学课堂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简单阐述。希望能够为多媒体工具的科学利用和多媒体教学优势的发挥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活动教学的重要性,借助活动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构建充满活力的小学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5.
聆听专家的报告,走近名师的课堂,领略大师的风采。一堂堂生动感人的课,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报告,使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激动、兴奋,疯狂地喝彩、鼓掌、叫好。谁说数学课堂是枯燥的课堂?谁说数学课堂没有情?谁说孩子们不爱学数学?我是一位从教近十年的小学数学教师,有幸在这里开了眼界,长了见识,真正感悟到小学数学课堂的魅力和真谛。一、扎实的课堂  相似文献   

16.
小伊性格内向,平时在班级里难见她活泼的身影,更别谈主动和老师交流了。我发现她上数学课很少认真听讲,不是发呆就是低头摆弄自己的文具,数学成绩每况愈下。我找她谈心,她也表现的十分抵触。仿佛她的所有行为都在告诉我,她非常不喜欢数学。从那以后,我并没有放弃小伊,而是对小伊更添了一份关注。课堂上,遇到基础性的问题,我常叫她回答,希望通过回答一些简单的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常见到的现象是老师在前面讲,学生在下面瞪着眼睛听,最后老师问听明白了吗,学生机械地回答,听明白了.其实有近一半的学生没有听明白老师讲的是什么内容.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老师没有课堂观察力,或是根本没有进行观察,或是观察到了,而视而不见,或是不懂得如何利用课堂观察的手段来结合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也不了解初中数学课堂观察能力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正>学生进入高三学习冲刺阶段,以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为主现象越来越明显。表现之一即课堂教学中很少有学生主动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唱独角戏,常常讲得满头大汗,甚至动情之时感到兴奋与激情,但反馈都是学生无动于衷。这些不正常现象从更深层面反映出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没有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程度比较低,因此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度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学生数学学习情况,我对所有同学  相似文献   

19.
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性、形象性和易操作性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用处越来越大。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但安装多媒体也有几年了,今年我又进行了信息技术的国培学习,作为一名从教20多年的数学教师,我的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对多媒体教学从不了解到熟悉,到在课堂上运用自如,的的确确感受到了自己  相似文献   

20.
当数学课堂剔除了那些花哨的外衣,由外在的热闹走向内心的灵动,学生的数学思维之花才能在课堂上静静地绽放。1.教学设计的返璞归真。以前我们设计教案时,尤其是研讨课的教案时,总是想着怎么让听课者获得直觉上的视听享受,因而没有课件不上研讨课,没有情境衬托不上研究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