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汉宏 《新闻传播》2013,(12):219+221
在办报实践中,会出现延误报纸清样的情况,这除了客观原因外,更多的是主观原因造成的。本文对此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在确保报纸质量的前提下按时清样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夜阑人静。“铃铃铃……”闹钟响了,时针指向午夜两点,正是人们酣睡的时刻。陈廷武轻手轻脚地起床穿衣,习惯地用自来水抹一把脸,就匆匆赶到办公室,伏案盯着散发油墨香的小样、大样、清样,全神贯注一字不漏地校阅起来。工作。“祖国的需要就是个人的志愿”。他二话没说,愉快地服从分配,一头扎进了校对工作。经过一段工作后,他惊奇地发现,一张不过一平方米,三万多字的小小报纸,每天却把天山南北、长城内外、五湖四海发生的各类新闻都装下。其内容之广泛,遍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研、卫生、天文、地理,真是无所不  相似文献   

3.
《新闻前哨》2012,(11):5-5
如果你认为报纸只能有平面的阅读文字和图片,那你就错啦!近日《成都商报》推出的"拍拍动"APP应用,首次将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技术植入传统媒体,使之成为一张会"动"的报纸,不仅让读者能以立体、交互的方式阅读报纸,而且使读者在报纸上听  相似文献   

4.
姚炜 《新闻世界》2009,(10):30-31
编辑常被誉为新闻的“把关人”,夜班检查则是报纸的“把关人”。一张报纸的出版,从记者、通讯员采写稿件,到编辑、部主任编发稿件,再到总编审阅,最后在夜班“组装”成大样。大样的检查就是报纸“成品”前最后一关。如果说前面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和差错.还有后续环节可以帮助纠正的话,那么通过检查一关。问题和差错则可能无可改正了。  相似文献   

5.
许弘 《传媒观察》2005,(2):60-60
在报纸校对工作中,交版环节一段时间以来被某些同志认为是校对工作边缘化的环节。我对此不敢苟同。所谓交版,就是将校对分样、审样归并到一张大样上,送交版面编辑。此环节看似简单,实则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随着报业走向市场步伐的加快,报社在追求报纸最大社会效益的同时,还要获取最大程度的经济效益。笔者认为,要实现报纸的两个效益就离不开报纸的二次销售。从有形销售到无形收入,实现报纸的社会效益所谓有形销售是指报社把一张张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的报纸由报社的发行部门通过报摊、邮局等发行渠道把这些报纸卖出去。在这次销售过程中,消费者(读者)以交预付款(征订)或现场交易(零售)形式从销售商手中买到他需要的商品(报纸),买卖行为都是具体的客观存在的,这次销售行为  相似文献   

7.
晚上看大样,白天读报纸,是两种不同的感受。审看,是工作职责,多用“把关”的眼光,找到并去除不应有的瑕疵。阅读,是工作需要、生活情趣,寻找新闻看点并欣赏文章的精粹。对人民日报整整一个月的认真审看和阅读,往往可以对一张报纸得出比较完整的印象,并发现一些不被人注意的但又  相似文献   

8.
报纸副刊是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副刊,对于一张报纸来说,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历来诸家办报都重视副刊。副刊有自己的个性(文艺性),又有与其它版面相同的共性(新闻性),报纸副刊既是文艺的,又是新闻的,具有双重属性。(一) “新闻”是报纸的本名,报纸副刊也叫新闻副刊。无论是文艺副刊,还是分类专刊,都属新闻副刊。副刊上刊登的文艺作品,应立足新闻,没有新闻的报纸便不成为报纸。副刊要在一张报纸上“站住脚”,要赢得广大读者的信赖,靠得就是自身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决定于新闻,新闻是副刊的灵魂。所以报纸副刊与文艺杂志和文艺期刊是有所区别的,以纯文学、纯  相似文献   

9.
人们谈到报纸夜班编辑,往往说“辛苦辛苦”。这是一种同情。为了报答这种同情,我这里提供一点情况,希望能够增进同志们的了解。夜班编辑工作是辛苦的。倒不是因为时间长——工作顺利的话,六七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一天的工作;而是苦于时间短。拿上海两报来说,报纸必须在清晨3时半以前开印,那么编辑必须在3时前交出最后一版的清样。这是时间的下限,是基本上不可逾越的,除非你甘愿在报纸之间的竞争中让你的报纸脱班,甘愿惹得读者因为不能及时看到报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媒科技》2006,(7):43-43
广播电台使用报纸的新闻制作《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的历史由来已久。过去.广播电台获取新闻版面通常采用报社每天凌晨送报纸大样到电台的收发室.或者放在报社自己的收发室.等电台来取这样的传统方式;而电台播出的时间是固定的.在拿到大样至选稿这段时间非常紧迫.一旦遇上“两会”报道和国家领导人出访.报纸截稿出版很晚.电台选稿的时间就更紧了。  相似文献   

11.
望剑 《新闻采编》2000,(3):17-18
在报纸出版环节中,报纸校对需要忠实于原稿,同时也需要忠实于版面,存在着编辑后查错捕漏的过程。因此,校对工作者离不开编辑意识,否则对编辑错漏的校正将缺乏主动。为什么这样说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编辑内容的贯穿性。在报纸校对的过程中,版面编辑看大样主要是把握好编辑方针和编排思想是否落实到版面上,对版面的差错进行内容上的把关。由于编辑工作和时间的限制,编辑看大样对编辑内容的把关不可能面面俱到,况且大样在修改过  相似文献   

12.
《字林沪报》(原名《沪报》),于1897年11月24日(清光绪23年11月1日)增出附张《消闲报》,这就是我国报纸出版的第一个副刊。除刊登少量广告外,主要内容是一些游戏文章、生活小品,它以报纸附张的形式出现,与后来副刊印入原报正张者不同。  相似文献   

13.
赵永华  董翊宸 《新闻界》2012,(21):77-78
《经济生活报》(Зкономическая Жизнь)是苏俄政权第一张专门的经济类报纸,1918年11月6日创刊。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十二天,列宁签署了一份文件,决定创办一张专门从事经济报道的中央级报纸。由于不久发了白卫军叛乱和外国武装干涉,这份报纸直到十月革命一周年的时候才得以问世。《经济生活报》前期的主要领导人是加·克鲁敏(г.ИКрумин),从1919年9月至1929年6月任主编。  相似文献   

14.
一点说明     
读了《新闻战线》去年第9期《读者论坛》上刊登的《新闻界的一大奇闻》一文后,作者批评中国消费者报的二、三版错印成健康报的版面,事实是对的,但分析却不够准确。因此,有必要加以说明。中国消费者报社没有印刷厂,报纸是委托体育报社印刷厂承印的。根据合同规定:每期报纸印刷前,由中国消费者报编辑部负责人签付印大样,体育报社印刷厂根据签字的付印大样印刷。如果在签字的付印大样上有错误,责任由  相似文献   

15.
孙忠国 《记者摇篮》2007,(10):31-31
按照人们的一般理解,报纸的美术编辑,只要划完版,配好图,"大样"出来送给值班领导和编辑就收工了。其实不然。报纸的夜班编辑出  相似文献   

16.
要闻版,即第一版,是一张报纸的门面,它的特色,往往是同这张报纸总的特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市县地方基层小报(下简称“小报”),要办得有鲜明地方特  相似文献   

17.
电视台、电台选用报纸新闻的传统办法 电视台、电台使用报纸的新闻制作新闻和报纸摘要的历史由来已久。过去,报社每天凌晨把报纸大样送达电视台、电台的收发室,或者放在报社自己的收发室,等电视台、电台来人取。  相似文献   

18.
凡老报人都知道,过去报馆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看完大样写社论”。因为社论的位置是固定的,空在那儿,大样打上来,总编看上一眼,哪条新闻值得议论一番,大笔一挥,倚马可待,论的就是当天报纸上登的新闻。当年《大公报》的张季鸾,就是最有名的评论快手。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信息高速公路已延伸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广播、电视的上星,已打破了行政区域范围,新闻发生与传播已经同步。在这种形势下,报纸必须“快”字当头,扬长补短,发挥优势,多出绝活,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看完大样写评论”既体现了快,又是报纸的长项,无疑是报纸竞争特有的一种锐利武器。  相似文献   

19.
1999年5月,在全国科技报系统综合质量评比中,《河北科技报》与《江苏科技报》被评为并列总分第一名,并获“优秀报纸”称号。报纸的综合质量,包括报社许多环节的工作,但首要的应该是报纸所刊稿件是否体现办报的大致方针与文字差错率的高低。其中看大样这一关十分关键。本文将我的作法与体会,与同行们交流,以求得到新的提高。 一、看大样不是校对之后的再校对 在实行编辑用电脑录入编发  相似文献   

20.
版面定位的十个关键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基本要求 如果没有对版面的独特要求和表现,便是一张不成熟的报纸。 对报纸内在素质的所有追求,最终必将由版面形式体现出来。一张有别于其它报纸的报纸(这恐怕是每位报纸总编的要求),应当具有有别于其它报纸的版面风格。具有这种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同时又是独特的版面风格,便是对版面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