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干冰来测二氧化碳气体在一定质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吸收率,是可以做到的。通过吸收率的数据分析,氢氧化钠浓溶液想要完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是比较困难的。文章总结了增大氢氧化钠溶液对二氧化碳气体吸收率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朱月芳 《时代教育》2009,(7):131-131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无明显的现象,针对这个近年中考的热点问题,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实验设计.一是证明生成了新物质碳酸钠;二是证明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被吸收;三是通过压强变化来设计不同的实验装置.  相似文献   

3.
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一些现象的发生,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但是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却没有明显现象,本文分别从反应前后装置内压强的变化、反应后气体是否存在、反应后生成物的性质等角度,使“无”现象的反应转化成“有”现象的反应。  相似文献   

4.
金怡 《化学教学》2016,(5):65-67
围绕二氧化碳制备及性质设计了三组实验.“二氧化碳的产生”实验,利用一定高度的油层,延长了碳酸盐与酸反应时气泡存在的时间,使现象更明显、有趣.“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整合出在较短时间内、用较简单的操作验证二氧化碳多种性质的方法,可用于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二氧化碳的消失与再现”实验,从多角度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可用于酸、碱、盐的复习教学.  相似文献   

5.
中学化学实验中常遇到气体与液体(溶液)之间的反应,例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氨气与稀盐酸的反应等。这些反应由于没有诸如沉淀生成、颜色变化等现象而不易观察其是否反应。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简单装置——气液反应演示器,可以清楚观察气体与液体(溶液)的反应现象。一、实验用品500 mL 三颈瓶1个.20 mL 医用注射器2支,气球1只,带孔大橡皮塞1个,小橡皮塞2个,带玻璃导管的橡皮寨1个。  相似文献   

6.
文章就安徽省2012年九年级学业毕业考试化学试题中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进行定性和定量探究,发现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并不完全,氢氧化钠溶液的增重不能作为实验数据进行定量计算。  相似文献   

7.
干冰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用途广泛,如用干冰进行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现象更直观生动;用干冰代替二氧化碳气体测定其在水中的溶解性也更为方便;降温结晶时,使用干冰作制冷剂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8.
2017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教材中“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实验使用0.1 mol/L盐酸溶液与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检测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并利用pH试纸进行酸碱度检测。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均具有强烈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对pH试纸精确读数要求也较高。为此,利用天然试剂代替教材中的实验试剂,并对实验设计进行创新。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柠檬汁代替0.1 mol/L盐酸溶液、苏打溶液代替0.1 mol/L氢氧化钠溶液、天然紫草溶液代替pH试纸具有可行性,实验操作简单且显色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初中化学第190页讲到氢氧化钠跟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时,没有安排实验,为了增强学生对氢氧化钠跟酸性氧化物反应的感性知识,有的老师作了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喷泉实验,我在教学这一节时补充了氢氧化钠跟二氧化硫反应的一个小实验,具体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10.
借鉴并整合了互联网上“大象牙膏”与“镁在干冰中燃烧”两个实验视频的内容,设计了镁在二氧化碳泡沫中燃烧的实验.借用洗洁精的助力以及盐类的水解反应,获得大量的二氧化碳泡沫参与镁条的燃烧反应.实践表明,新的实验设计提升了该实验的趣味性、观赏性、可操作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教学中验证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本身无明显反应现象,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要努力将现象可视化。将压强变化和反应产物验证结合起来,可以观察到倒吸入塑料瓶中的溶液量存在明显差别,并且第一次无沉淀产生,第二次产生了沉淀,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2.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这类问题解决的关键是首先准确掌握题目所给的“信息”,然后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求得反应后溶液及溶质的质量,进而用“质重守恒定律”求得其它的未知量。下面就常见的几种初中化学计算中“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作如下两方面的分析和探讨。一、反应前(参加反应的)混合物的质量等于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无气体生成,无沉淀生成或无晶体析出)此类题“信息”明确,只要判断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就可以进行计算。例:t℃时,把一定质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使二氧化碳恰好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  相似文献   

13.
利用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制备二氧化碳气体,分别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计时收集)和向上排空气法(点燃火柴棒验满)三种方法进行收集,再在密闭条件下使二氧化碳气体与5mol?L-1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并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定体系压强变化,经换算可得知不同方法所收集的二氧化碳纯度。结果显示,排水法收得的二氧化碳纯度最高,通过火柴棒验满收得的二氧化碳纯度最低。  相似文献   

14.
实验对化学教学至关重要,它是引导学生获取证据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基础。以对氢氧化钠溶液变质问题的分析为载体,通过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发生反应”的实验设计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证据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二氧化碳是一种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气体,与生命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有关二氧化碳的三态变化、遇水和澄清石灰水的变化、二氧化碳灭火器等都是中考的考点和热点问题。这节"奇妙的二氧化碳"复习课的课堂实录,获江苏省教育学会组织的优质课竞赛二等奖,教者创设情景,首先通过练习帮学生回顾二氧化碳的性质,体味二氧化碳的"奇"和"妙";然后又针对二氧化碳和不同碱溶液反应现象上的区别,鼓励学生大胆创造,从多个角度设计不同的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最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整理、完善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  相似文献   

16.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及反应物用量,对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和向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容器中注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分别作了实验探究。结果发现,在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矿泉水瓶中注入适量的饱和碳酸钠溶液,易析出碳酸氢钠晶体。作为课堂演示实验,能让学生深刻领悟其反应原理及碳酸氢钠溶解度比碳酸钠小的物理性质,操作简便,现象明显且耗时短,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从利用气压法、定量测定法、直接证明法、固体反应法、pH试纸检测法、产物验证法等角度对如何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方案进行了系统整理.  相似文献   

18.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物的验证郑州铁四中(450053)赵明志初中化学第五章《常见的碱、碱的通性》讲到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但是,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是无色的,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溶于水,溶液也是无色的,从实验现象上难以确认。此节内容我们已...  相似文献   

19.
1.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升华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  相似文献   

20.
在已有参考文献介绍的"通入法"和"隔离法"改进装置的基础上,对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火焰的实验装置作了进一步的优化改进.所得新装置具有构思巧妙、装置简单、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实验成功率高等特点.探究还发现,若用干冰代替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实验,则实验现象更加直观生动,实验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