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瑜萍 《考试周刊》2015,(22):45-46
<正>一、案例背景分析1.指导思想。《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一篇歌颂战友的文章,作者以目击者和亲历者的身份记叙了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志愿军为了向敌人占领的391高地发动袭击,"我"和战友邱少云一道潜伏在391高地的山脚下,敌人的燃烧弹烧到了邱少云的身上,他纹丝没动,我看见战友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经过,歌颂了邱少云为了战友、为了集体、为了祖国、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以钢铁般的意志在烈火中坚如磐石,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  相似文献   

2.
今天,我学习了《我的战友邱少云》。我闭上眼睛,脑海中邱少云的形象怎么也挥不去,他匍匐在草丛里如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不动的形象深刻在了我的心里。年轻而又伟大的战士邱少云,为了组织纪律,为了战斗的胜利,以生命作代价,他的这种精神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  相似文献   

3.
读了《我的战友邱少云》,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敬佩邱少云同志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了这次战斗的胜利,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高尚品格。邱少云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巨大痛苦而纹丝不动的坚韧意志,更令我敬  相似文献   

4.
《我的战友邱少云》第八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个为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之所以感人至深,是因为作者不仅具体描述了邱少云在极度痛苦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5.
《我的战友邱少云》(统编五年制第九册18课、六年制十一册14课),是篇革命回忆录。作者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叙述了邱少云在夺取“391”高地的战斗中,为了战斗的胜利严守纪律,在烈火中壮烈牲牲的英雄事迹,是对学生进行遵守革命纪律教育的好教材。在教学中,我抠住描写“我”的内心活动及邱少云英雄行为的重点词句,透过人物外表揭示人物内心,展现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而不惜献身的光辉形象,感染启迪学生动情晓理,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  相似文献   

6.
《我的战友邱少云》申,“我的心绷得紧紧的……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这一自然段形象地描绘了我亲眼见到邱少云被烈火燃身的内心活动,烘托出了邱少云被烈火燃身那令人难以忍受的悲壮情境,表现出邱少云顾全大局、宁可牺牲自己遵守铁的纪律的高贵品质。为了使学生深入地理解这一点。数学时我抓住重点词语“担心”、“不敢”、“不忍”、“忍不住”,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内在含意,把学生引入情境。  相似文献   

7.
《我的战友邱少云》中有这样一句话:“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许多老师在教学中都把其中“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  相似文献   

8.
《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笔者教过多遍,在教学中,学生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课本和教学参考书中又没有答案。笔者根据所查阅的一些资料及自己的看法,解答了一些学生的疑问。一、为什么火只烧邱少云据当年和邱少云同一个连队、参加攻克“391”高地战斗的抗美援朝老战士谭景培称:我方部队在进入“391”高地一片开阔地的茅草丛中潜伏前,为了预防敌人使用燃烧弹,连长命令全体战士跳入水中,将身上的棉衣湿透。而邱少云是连队通迅员,身上带有重要军事文件,不能将全身湿透。当“燃烧弹打在邱少云前面六米左右”(邱少云的战友李元新…  相似文献   

9.
《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记叙了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斗中 ,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 ,严守纪律 ,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文章中的“我”作者李元兴是邱少云的亲密战友 ,他亲眼目睹了烈士牺牲的经过。在教学本课时 ,我设计了让学生充当“小记者”去采访“李元兴爷爷”的形式 ,以此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同时又使学生能进一步地理解课文内容。现将学生“采访”的片断摘录如下 :  师 :同学们 ,你们知道今天是哪年哪月哪日吗 ?  生 :今天是 2 0 0 0年 10月 10日。  师 :同学们 ,再过两天 ,就是邱少云烈士牺牲 48周年纪念日了 ,为了缅…  相似文献   

10.
《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有一幅插图 ,教学时 ,我先指导学生观察画面上的背景和人物 ,对周围的火势及邱少云的眼睛、眉毛、嘴巴、面部表情、手指等作出口头描述。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创造性的描写 ,学生初步理解邱少云的内心世界 :宁愿牺牲自己 ,也要纹丝不动 ,确保战斗的胜利。在学生描述画面的基础上 ,讲读课文时 ,我把着重点放在描写邱少云的重点语段和词句上 ,并提出一些问题 ,帮助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如邱少云的“伟大”表现在哪些地方?为什么把邱少云比作“千斤巨石”?文中的三个“为了”突出了什么?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品词析句 ,…  相似文献   

11.
偶听一位年轻教师苦诉这样一件事:我在讲《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讲的正起劲,突然一名全盲生站起来插嘴道:“邱少云离敌人只有60米远,敌人讲话的声音都听得见,就连战士咳嗽一声或蜷一下腿都有可能被发现,为什么邱少云的棉衣烧着了.战士们都闻到了棉布焦味,而敌人却没有闻到呢?”当时,面对他的“突然袭击”我真的有些手忙脚乱,为了给自己找个台阶,  相似文献   

12.
师最近我们学了好多写人的文章,都是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写一个人的特点。你们能不能举例复习一下?生《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通过记叙邱少云同志烈火烧身时纹丝不动,直到牺牲的事,赞扬邱少云同志为了革命利益自觉遵守纪律的品质。生《金色的鱼钩》一课通过记叙老班长为了把三个伤病员带出草地而自己牺牲了的事,赞扬他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师你们说为什么这些文章能感动人呢?  相似文献   

13.
一位青年教师开了一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的公开课: 当课有条不紊地进行到二十多分钟时,突然一名男生站起来插嘴道:“邱少云离敌人只有60米远,敌人讲话的声音都听得见,就连战士咳嗽一声或蜷一下腿都有可能被发现,为什么邱少云身上的棉衣烧着了,战士们都闻到了棉布焦味,而敌人没有闻到呢?”面对学生的“突然袭击”,这位教师显然有些手忙脚乱。最后为了给自己找台阶,板着面孔说:“上课要专心听讲,  相似文献   

14.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疑问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学中我总是放手让孩子们尽情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一方面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是为了保护他们这种天性,培养他们积极主动思考的可贵品质。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学生就提了很多有份量的问题邱少云在隐蔽时,身上肯定带有手榴弹、炸药等易燃易爆的东西,烈火把邱少云烧死了,为什么这些东西没爆炸?这个故事是不是虚构的?课先说邱少云是个年轻的战士,后来又称他是伟大的战士,这是不是前后矛盾?无疑,这些问题都是孩子们主动深入思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最近,听了特级教师孙双金讲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孙老师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个学生提了三个问题。1.邱少云被火烧时.“我”回过头来看,会不会被敌人发现?2.火为什么只烧了邱少云,而没有烧着别人?3.发起总攻时,战友们高喊“为邱少云报仇”,他们是怎么知道邱少云被火烧死的?三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引起了热烈的讨论,一堂课就这样热热闹闹地上完了。  相似文献   

16.
《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邱少云的外表和作者的内心,描绘了严守作战纪律在烈火中牺牲的邱少云的英雄形  相似文献   

17.
失落的生成     
【情境再现】下面是《我的战友邱少云》的教学片断:师:邱少云的英雄事迹感动着无数的人。课文中写了邱少云的什么事,表现了邱少云的什么品质?请同学们在小组讨论后再全班交流。(生交流)生1:老师,生甲装怪,他问我们“邱少云为什么是英雄”。生2:老师,生乙更坏,他说“邱少云是傻冒”,他还问“这个故事真实吗”。(有的学生直摇头,有的指指点点,有的议论,有的暗暗点头……)师:这是邱少云的战友亲眼看到的,没什么可怀疑的,你们俩光往歪处想。请同学们交流讨论的结果,给这两位同学一个教育。【诊断】“生成”的“离经叛道”扰乱了“预设”,教师虽…  相似文献   

18.
我的战友邱少云□安徽省蚌埠市第二实验小学高乃松教学目的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严格遵守纪律,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本文中有关军事术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居高临下”、“纹丝不动”、“漫山遍野”等...  相似文献   

19.
《我的战友邱少云》板书设计□胡素菊外表内心“我”可以救但不能救心如刀绞{下定决心,坚持隐蔽,为了战斗胜利,宁可牺牲自己。{此板书围绕第六组课文读写重点训练项目《外表和内心》的要求设计。1.外表。左图直观地将邱少云被一团烈火整个儿包住了,在烈火烧身...  相似文献   

20.
《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的教学,教师抓住最能体现邱少云崇高品质和英雄行为的词语———“纹丝不动”,让学生根据这个词语提出能帮助读懂课文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筛选出最有价值的主问题,这些问题是教学的重难点所在。确定了课文的主问题之后,将学习探究的过程交给学生,由学生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读悟,对课文语言文字进行探究。到了结课阶段,形成了如下的板书:我的战友邱少云为什么要?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什么情况下?烈火烧身怎样?千斤巨石结果?自我牺牲战斗胜利下面是教师利用板书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一个片段实录:师:同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