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表现主义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思潮之一,一直以来受到了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纵观对表现主义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从表现主义的历史、文学特征、影响以及代表作家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综合性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本文主要从表现主义的文学范畴、文学特征入手,以奥尼尔的表现主义戏剧,探析了表现主义对美国文学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以其多变的表现主义手法开创了美国现代戏剧的新概念。他用"舞台化"的表现主义手法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示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人多重而矛盾的人性,痛苦而迷惘的灵魂。试从尤金.奥尼尔中期剧作中常见的心理象征、视觉象征和听觉象征三个方面梳理和总结他的戏剧创作手法,以期更准确地解读奥尼尔的戏剧作品并为表现主义文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西方文学中的表现主义是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的重要形式,在文化工业的社会大背景下,表现主义传统的兴起具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无论是表现主义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还是表现主义的深刻思想,都值得我们去展开深刻的探讨。表现主义传统在小说、戏剧、诗歌等文学形式的创作中都有着很明显的体现,本文将重点围绕西方文学中的表现主义实质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渗透来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4.
张冰 《文教资料》2009,(24):23-24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更是表现主义文学流派的杰出代表,本文从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段两个方面浅析奥尼尔戏剧的表现主义文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首先介绍了表现主义文学的历史和特征,然后介绍了表现主义文学在美国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并产生了像尤金.奥尼尔、E.赖斯等表现主义文学家,最后说明了表现主义不仅对美国文学的进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世界文学也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以其多变的表现主义手法开创了美国现代戏剧的新概念.他用"舞台化"的表现主义手法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示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人多重而矛盾的人性,痛苦而迷惘的灵魂.试从尤金·奥尼尔中期剧作中常见的心理象征、视觉象征和听觉象征三个方面梳理和总结他的戏剧创作手法,以期更准确地解读奥尼尔的戏剧作品并为表现主义文学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美国戏剧家奥尼尔的表现主义戏剧《琼斯皇》不仅展现了形象主体的思想、意志等理性心理,而且深入到个人无意识及集体无意识等非理性深层。主人公琼斯是一个充盈感性丰富性的、具有多层次内在心理的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奥尼尔的表现主义剧作挣脱了"类型化"、抽象式人物的窠臼,使灵魂的各个层面完整地融汇于某个个体,形象的心理内涵变得极为复杂、深刻,将表现主义戏剧的形象塑造提升到更加完善的高度,同时也深化并发展了表现主义戏剧艺术。  相似文献   

8.
20世纪的西方音乐,由于受到社会变动、经济复苏和文化思潮的影响,产生了极其复杂多变的音乐形式和文化形态。本文将借20世纪西方新音乐作曲技法的创新,并以表现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勋伯格的十二音音乐为例进行分析,论述了"新音乐"思潮影响下的表现主义音乐,以及"反传统"思想在表现主义音乐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产生于十九世纪中期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以客观真实性为其重要特征之一的,它对现实生活描写的真实性是不容置疑的。而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及以后的现代派文学却一反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以其荒诞的形式,反映荒诞的内容,荒诞感成为其主要特征,从表现主义文学到存在主义文学,从荒诞派戏剧到黑色幽默小说莫  相似文献   

10.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历史上享有很高声誉的表现主义戏剧家,他的戏剧表现手法多种多样,他将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段与现代心理学、精神分析法以及象征主义、自然主义创作手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他独特的表现主义戏剧艺术特征。奥尼尔的表现主义戏剧善于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现代人在现实中的真实处境。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在早期史剧形式的探索中,主张向西方借鉴,进行"崭新的移植"。但在实际创作中,基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素养,他的史剧形式"移植"打上了深刻的中国烙印。就诗学传承而言,除了近现代西洋戏剧形式的继承,他的早期史剧实际上还继承了四川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元杂剧形式等中国传统文艺形式。在中西方文艺形式的继承中,郭沫若早期戏剧形式探索取得了相当的实绩,对中国新文学话剧形式的探索与开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由于朱元璋的文化高压政策和经义的话语霸权,戏曲在明初处于边缘化的境地,戏曲创作也出现了严重危机。明代众多的知识分子为提升戏曲的话语地位,在采取种种行之有效的宣传策略的同时,也以积极的姿态从事戏曲的创作与传播,使得作为边缘文体的戏曲逐步向中心文体发展演进。但由于旧有的文体尊卑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和戏曲自身的文体特征,及其所依托的文化语境决定它最终只能作为非主流文体中的主流话语形式而存在,尚不能从根本上撼动以诗文为主导的传统文学格局。  相似文献   

13.
由北京人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北街南院》和《赵氏孤儿》在表演和创作上都很有特色。其艺术感染力不仅震撼着观众的心灵,更演绎着生活中的人生世相、生命体验,演绎着世俗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碰撞所带给人们的启迪和感悟。《北街南院》以浓浓的京味表现了市井文化中的人情美;《赵氏孤儿》则从历史的角度展示了传统文化中的人性美,两场话剧的推出从不同视角既满足了公众情调,同时还表现出一定的价值向度。  相似文献   

14.
论李健吾成熟期话剧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世纪三四十年代 ,是李健吾话剧创作的鼎盛时期。数量众多 ,创作风格稳定 ,艺术特色鲜明 ,标志着作家创作的成熟。健吾剧作以开掘人物灵魂而别具价值 ,塑造众多的性格迥异、文化内含丰富的群体形象 ,填补我国现代文学为人生艺术领域的一个空白。变革中国戏剧情节结构的传统方法 ,发挥性格推动戏剧情节的西方艺术优点 ,表现为错综复杂的线索和激烈的矛盾冲突 ,使剧情大开大阖、想落天外 ,大大强化艺术感染力量。与曹禺一样 ,李健吾是推动我国话剧成熟和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作家。中国现代文学史应予以客观、公正的历史评价 ,话剧巨匠历史寂寞的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相似文献   

15.
晚明吴越风俗与戏剧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明吴越地区的戏剧演出与戏曲创作一样 ,都因文人的参与而呈现出繁盛景象。这一地区的市民文人 ,在民俗节日的娱乐活动中展开戏剧传播 ,扩大了戏剧的影响。他们面向民众组织戏剧演出 ,展示艺术才情 ,影响戏曲的创作、表演和欣赏 ,进而使文人戏剧成为风俗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余上沅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戏剧,为中国现代戏剧的产生、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针对"五四""问题剧"只见问题不见戏剧的缺憾,余上沅极力强调戏剧的审美本质是艺术,戏剧应该艺术化地表现人生。在20世纪初期戏剧界对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片否定声中,余上沅通过中西戏剧的比较研究,辨析出传统戏曲"写意化"、"程式化"的审美特征,充分肯定"旧剧"的审美价值。余上沅首倡并积极推动"国剧运动",为建设中西戏剧艺术交融的现代民族剧做出了巨大努力。以国立剧专为舞台,余上沅倾心于戏剧教育事业,为现代戏剧的发展聚集、培养了大批人才。  相似文献   

17.
作为现代西方戏剧的开拓者,契诃夫对传统戏剧的创作模式和审美观念进行了锐意改革,具体包括情节的生活化、内容的内向化及戏剧手法的多样化三个方面。这些改革既内在地基于前人已有的戏剧成就,更得益于对同属于戏剧革新行列的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等流派的创作经验的吸收。  相似文献   

18.
稀有戏种产生于民间,是最具乡土气息、最原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之一.它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以独具特色的青海目连戏为例,对稀有戏种抢救进行研究,提出要注重民本性、重视文本研究和与民俗相结合的原则.建议在抢救中一要提高认识,二要建立地方戏曲文化数据库,三要抢救珍贵地方戏曲文化遗产,四要建立地方戏曲文化保护名录体系,五要进行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实现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9.
莎士比亚深受基督教影响,作为基督教重要母题之一——罪在其作品中有充分的体现。本文试从莎剧的四个类型出发,探讨罪在莎剧中的表现:它或者成为莎剧的重要题材,构成莎剧内在的情节结构,成为剧情发展的关键环节;或者作为莎剧戏剧效果实现的重要手段,大大增强了莎剧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英国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是个有现代意义的作家。他在最有成就的戏剧创作中继承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他对戏剧“前史”的变异和不依赖前史,与强调语言在戏剧中作用的后经典叙事理论不谋而合,由此也构建了一种与其艺术自主理论一致的新的现实,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