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丘之貉     
《小学语文教学》2005,(11):44-44
汉朝时,有个叫杨恽(yun)的人,在朝廷做官,廉洁无私,又很有才能。有一次,他听说一个小国王被杀死,就发表议论说:“君王不采纳贤臣的计策,就会得到这种下场。秦朝皇帝宠信奸臣,所以亡国;如果重用贤臣,他的国家就不会亡了。”他最后总结说,古今的帝王都不过是一个山岳上的貉而已。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历史上“汉唐”并称,与中国有关的东西往往冠以“汉”“唐”,如汉语、汉民族、唐装、唐人街……确实相比其他朝代,这两个朝代经济文化发达,国力强盛,出现过所谓的“盛世”。后来的宋朝虽然文化发达,但国家力量薄弱,总是受外族欺负。汉朝的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同国家推行的政策是分不开的,总的来说汉朝比较重视文化、重用读书人。但是,汉朝刚开国时并不是如此的。汉高祖刘邦是个无赖泼皮出身,但他懂得用人,他手下人才济济,如张良、萧何、韩信、陈平无一不是将相之才,但是他从心底里轻视读书人,尤其讨厌儒生。据说有位郦食其的人去见他,他…  相似文献   

3.
易中天先生在央视“百家讲坛”中讲汉朝和三国的事儿,乍听起来象个说书的。他说,袁术弄了个假玉玺,胆子就大起来了——耗子腰里别杆枪,起了打猫的心。  相似文献   

4.
晁错“实边”思想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晁错,他作为汉文帝的著名智囊,因推行“削藩”策而名噪于世。其实,他在人口地理方面的思想也有值得称述之处。在汉朝疆域不断拓展,北方受到匈奴侵扰的情况之下,他适时地提出了“徙民实边”的主张。晁错认为,把内地居民迁往边塞,既可以对边地之民进行训练,“居则习民于射法,出则教民于击敌。”①有利于抗击匈奴,巩固边防;又可以“使屯成之事益省,输将之费益寡。”②节省国家的财政支出,改变“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的状况产这就是著名的“移民实边”说,是中国古代人口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对后…  相似文献   

5.
5月19日 晴 易中天先生在央视“百家讲坛”中讲汉朝和三国的事儿,乍听起来像个说书的。他说,袁术弄了个假玉玺,胆子就大起来了——耗子腰里别杆枪,起了打猫的心。听听这些妙言,真令人喷饭。  相似文献   

6.
成语故事     
汉朝时,有个叫杨恽(yun)的人,在朝廷做官,廉洁无私,又很有才能。有一次,他听说一个小国王被杀死,就发表议论说:“君王不采纳贤臣的计策,就会得到这种下场。秦朝皇帝宠信奸臣,所以亡国;如果重用贤臣,他的国家就不会亡了。”他最后总结说,古今的帝王都不过是一个山丘上的貉而已。  相似文献   

7.
李广射虎     
《学语文》2009,(3):12-13
李广是汉朝的一员大将。他家世世代代擅长射箭,李广也以射箭而闻名。由于他神勇无比,骁勇善战,人们称李广为“飞将军”。  相似文献   

8.
徐胜 《中学历史教学》2006,(1):11-13,66
[专题解读]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公元前221年,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今天中国的广西、云南等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地区都在秦朝管辖之下,并设有郡县加以统治。汉朝在西域设置都护府,增设17郡统辖四周民族,形成包括今天新疆各族人民先民在内的疆域广阔的国家。在汉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频繁交往中,汉朝之名也被其他民族用来称呼华夏民族,形成了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汉族.经过秦朝的开创、汉朝的巩固和发展,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此奠定。  相似文献   

9.
贾谊《过秦论》的写作有其大背景和小氛围。秦始皇“履至尊而治六合”,自以为功业可以四三皇而六五帝,又妄图子子孙孙万世不竭。但事与愿违,结果二世而亡。汉高祖定鼎咸阳,沿袭秦制,虽有所革故,但他一生是在戎马倥偬中度过的,终其一生,汉王朝并未安定,直至文帝当国之时,国家仍危而未安。贾谊作为一位有远见卓识、政治目光锐敏的年轻政治家,以安邦定国自许,他写《过秦论》绝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借亡秦之灵堂,哭汉朝的牺惶——“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为汉朝谋划长治久安之策。作为一代开国之君的刘邦,也曾思考过汉朝的长治久安问题,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他一来没有时间也来不及解决这个问题,二来他囿于自己的经历,有点迷信武力,相信天命,甚至病重之际仍念念不忘“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的成功  相似文献   

10.
新东成西就     
成语:夜郎自大解说:汉代西南邻国中,夜郎国(在今贵州西部)最大。夜郎国的国君问汉朝使臣道:“你们汉朝大呢?还是我们夜郎国大呢?”寓意:比喻妄自尊大。要求:“歪解”此语妙语插花者:赵旸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个英雄。然而,一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却将曹操塑造成一个大奸大恶的人物,以至在世人眼中,曹操也变得十恶不赦了。那么,曹操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他与《三国》中的正面人物刘玄德,到底谁更接近“英雄”这两个字呢?请容我发表一番浅见。首先,在世人眼光中,刘备区别于曹操的第一大特点就是忠诚。刘备是汉朝的帝室之胄,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他对于汉朝,可谓忠心耿耿,而曹操位极人臣,在朝中飞扬跋扈,常怀篡逆之心。其实,早期的曹操对汉室也是忠心耿耿的,否则,他就不会冒生命危险行刺…  相似文献   

12.
智力开发     
粗心的小画家这幅画是粗心的小画家画的,有什么错处吗?请你尽快回答。特别行动小组深入敌后完成了务,准备驾机返回。请你帮助他们躲敌人的哨卡、兵营,安全返回。大突围(所有答案本期找)聪明的小孩汉朝,有一个聪明的小孩叫徐孺子。有一天,他看见隔壁的郭先生要砍掉院子里的一棵树。徐孺子就问郭先生:“这棵树长得挺好,为什么要砍掉?”郭先生说:“这院子方方的,种了一棵树木,就好像一个‘困’字,很不吉利。”徐孺子听了,不觉笑了起来,他随手在地上写了一个字,然后说:“照您的意思,如果砍掉了这棵树,那么您住在这方方的院…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卢作孚在嘉陵江三峡地区推行的乡村建设运动之所以取得了重大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十分重视农村金融建设,这是他“国家现代化”和“乡村现代化”思想的体现,他倡办农村银行是为发农业,便利农民,他把健全金融喻为“人身血脉流畅”,他对农村金融建设的卓识远见和实践经验,对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是对西部大开发,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初郡政策”是一个被史学界忽视了的问题,实际上汉朝推行的统治南方少数民族的“初郡政策”,开创了历代中央王朝统治南方少数民族的基本政策。这套行之有效的治理南方少数民族的政策,被汉朝以后各代中央王朝所继承、沿用,并加以发展,同样成为统治南方少数民族的基本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初郡政策”不仅在稳定和巩固汉朝统治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中起过重要作用,对汉以后各代中央王朝能长期对南方少数民族进行统治也起过很大的作用,而且还促进了南方少数民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个被史学界忽视的问题:汉朝的初郡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朝实行的“初郡政策”是被史学界忽视的一历史问题。汉朝在其统治期间制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治理周边少数民族的政策,“初郡政策”就是其中的重要政策之一。汉朝在初郡地区推行的“初郡政策”,开创了历代中央王朝治理南方少数民族的基本政策,这些政策被汉朝以降的各世中央王朝所继承和发展,始终成为各世中央王朝统治南方少数民族的基本政策,因此“初郡政策”在历史上是起过重要作用的。它不仅稳定和巩固了历代中央王朝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而且促进了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邑之谋”是西汉时期汉匈关系由“和亲”转为“征战”的一个转折点。它是汉武帝精心谋划的欲以一役之功制服匈奴的重大战略性事件;此后汉武帝陆续西向开置郡国,亦是应征剿匈奴的战事需要而展开的;尤其是他所采用的以实力威服异族,开置郡国以“通西域,断匈奴右臂”,以及在暂不宜置郡的地方建属国以统领之等种种作法,对其后整个汉朝的西向方略都起到了定向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共九大以后,国内形势趋于和缓,有些工作开始恢复正常。毛泽东曾表示,“化大“革命”该准备收尾了,并确定九大以后取消中央革小组。但是,完全出乎他的预料,林彪集团正在急于攫取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权力。有两件事集中暴露了林彪及其集团的政治野心,一个是发布所谓“林副主席一号命令”,一个是关于设国家主席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大奇爸一直盼望有生之年能到国外去瞧瞧,没想到儿子大奇倒比他先出去。大奇在国内的数学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被选入国家奥林匹克竞赛队,准备出国参加世界比赛!平时老听爸爸唠叨:“地球这么大,不出去瞧瞧枉活一生。”大奇对国外也充满了好奇心。赛前集训时,大奇已是人在曹营心在汉,离集体出发还有三天,大奇终于忍不住了。“爸爸,”大奇考虑着怎样才能说服爸爸,“您不是说,只有亲自走一走看一看,才能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吗?”“没错。”“可我们参赛是集体行动,老师不让单独乱走,这还有什么意思呀!”大奇循循善诱,“换了您,…  相似文献   

19.
王维《使至塞上》争议颇大的三句注释,其释义应为:“属国”应指保留国号和本固风俗习惯而归属于汉朝的那些边疆少数民族国家,“居延”代指偏远的边塞地区,暗示任重而道远之意;“孤烟直”是指内蒙古接近河套一带,从秋初到春末,烟在由高温到低温的空气中直上如缕的状态;“长河”释为“黄河”,非“黑河”。  相似文献   

20.
初登皇位的汉文帝,外柔内刚,掌控军权,朝内无权臣;使南越归属汉朝,对匈奴积极备战却高挂免战牌;关注民生,节俭无为,奠定了强国梦的坚实根基;朝议决策,不独断专行,创立了举贤良制度,无愧仁君之称.他对时局的把握与政治改革,使一个从战乱废墟中新创的国家进入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