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随着数字媒介的崛起与媒介形态的快速更替,美国传统媒介素养教育举步维艰。为迎接后真相时代的严峻挑战,一场由政府、媒介素养教育组织、教育工作者、高校、新闻界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数字媒介素养教育全面启动。数字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年轻人识别数字媒介的不利影响,帮助他们养成探究的习惯和表达技巧,将他们培养成为批判性的思想者、有效的沟通者和积极的公民。当前中国同样备受谣言、假消息的困扰,公众的媒介素养亟待提高。借鉴美国数字媒介素养教育的经验,应尽快将数字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规教育体系,制定数字媒介素养教育的整体教学规划,鼓励与发展数字媒介素养社会组织,高度重视家庭数字媒介素养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吕灿营 《考试周刊》2011,(59):136-137
近几年.数字短片在网络环境下迅猛发展。成为网络视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一些国内短片大赛对于短片的要求界定了“数字短片”.同时分析了数字短片之所以迅速发展的优势所在.以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信息时代的数字化使信息传播范围不断扩大,信息保存更加便利、持久。虽然数字媒介带来了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快捷资讯和个性化服务,但传统纸质媒介也并未因此退出历史舞台。文章通过对纸质媒介与数字媒介进行比较研究,寻求不同信息传播的最佳方式,为两种不同媒介在未来市场环境中合理运用及优化组合提供依据,探寻两种媒介在竞争中共同发展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4.
刘海明 《辅导员》2014,(9):29-30
小记者来回答 媒介大家族的成员主要有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及其生产、传播机构。 小主持大讲堂"媒介的家族大着呢,根据它的便捷程度与现代科技技术的运用程度,可以分为传统媒介和现代媒介两种。传统媒介包括我们日常所见的报纸、杂志、电视等,而现代媒介则包括互联网、电子书、手机报、数字电影、数字电视等。  相似文献   

5.
数字媒介素养是信息化教学素养的重要构成,实施数字媒介素养教育是适应信息化教学环境变革的必然要求.鉴于此,在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文章在对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已有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中小学教师为概念载体,对数字媒介素养的内涵及结构做了重新界定与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并深入剖析了开展中小学教师数字媒介素养教育的APP模式,以期对提升基础教育教师数字媒介素养水平,推进数字媒介与基础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媒介素养是指社会公众认知媒介、参与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是身处在数字时代的人们所必备的能力之一,学前儿童媒介素养能力的培养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国当前的学前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存在教育的承担主体模糊、媒介教育者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解失当、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偏失等问题。笔者针对上述问题,从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事关大学生健康成长与顺利成才、事关国家前途与民族希望的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必须高度重视,狠抓不懈。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媒介的层出不穷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诸多挑战。大学生作为数字媒介的土著民,其学习生活已完全融于数字媒介之中,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数字媒介素养,让大学生科学健康参与数字媒介生活,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高度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数字传播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与时俱进具有重要意义出发,分析数字媒介环境中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模式中亟待突破的几方面问题,进一步提出数字传播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基地,更是处在信息化浪潮的前沿,在学校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已经得到很多学者的共识,然而直接影响学生媒介价值观形成的教师的媒介素养状况却经常被忽视。文章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提升教师媒介素养教育意识与能力的重要性,提出了提升教师媒介素养教育意识与能力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辅导员》2014,(14):29-30
正小记者来回答媒介大家族的成员主要有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及其生产、传播机构。小主持大讲堂"媒介的家族大着呢,根据它的便捷程度与现代科技技术的运用程度,可以分为传统媒介和现代媒介两种。传统媒介包括我们日常所见的报纸、杂志、电视等,而现代媒介则包括互联网、电子书、手机报、数字电影、数字电视等。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介各有优势,不过,现代媒介时效性强、内容丰富,可以让我们更快地接收到信息,  相似文献   

11.
媒介生态下教育电视新媒体互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以数字媒体技术为核心,具有数字化、交互性、以受众为中心等典型特征。教育电视媒体作为新媒介生态下一种新的媒体形式,亦由传统电视发展为网络电视、互联网协议电视、手机电视等多种形态。教育电视新媒体体现出来的突出特点是以受众为中心,强调受众参与创造信息,因此,互动成为教育电视新媒体研究的核心问题。教育电视新媒体包括基于受众需求的选择式互动、基于受众行为模型的信息推送式互动、基于受众参与的角色扮演式互动三种形式。目前支持电视媒体交互的常用技术有IPQAM和IPTv两种,但两者支持交互的传输机制有所不同。前者将音视频信息和互动回传信息通过不同的通道进行传输,后者均使用IP信道进行传输。为了提高教育电视媒体互动的质量,我们应采取积极的互动策略,如促进各种信息渠道融合,加强互动过程监控,精心设计互动内容,吸引受众长期注意等。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直播服务器设计方案,媒体接收端根据节目链接访问媒体源,获取媒体数据流;媒体数据缓冲区是一个双循环缓冲区,循环缓存媒体接收端获取的媒体数据流;在服务器中应用简单的平滑策略以平滑数据的发送过程,增加直播服务器的并发数;以音频数据的发送时间为基准进行媒体数据的发送,以增加服务器对视频流帧率波动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impact on learning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media practices across the secondary curriculum, with a particular emphasis on non-linear video editing in a specialist media technology school. It observes the making of a trailer for Psycho by a group of Year 11 girls, asking how the advent of this very new technology enables new kinds of reading of visual texts, as well as new kinds of textual production dependent upon new IT-based literacies. It suggests that we need to find an adequate language of the visual, and to understand how this relates to other ‘grammars’ and semiotic systems; to understand how these competencies are rooted in wide-ranging cultural allegiances and pleasures, embracing popular as well as ‘classic’ texts; and to understand the classroom as a site both of encounter with popular culture, and of increasingly professional audiovisual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4.
按照教育技术学专业分类发展的指导思想,对数字媒体技术方向课程体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完善该方向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设思路,包括培养目标、具体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15.
流媒体技术是在网络上传输视频和音频(V/A)等多媒体信息的最新技术。本文简要说明了流媒体技术的产生背景,流媒体文件在网络上传输的途径,以及三种在互联网上比较流行的基于流媒体方式的视频格式。并介绍了流媒体技术在校园网中的应用形式。  相似文献   

16.
基于流媒体实验室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使用流媒体技术构建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具有成本低廉,稳定可靠等诸多优点,全面地介绍了基于流媒体的实验室监控系统构成和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17.
网络时代教学媒体变革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媒体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密切相关,其每个阶段的发展都对教育、教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网络亦然。该文通过对教学媒体发展历史的回顾分析,结合其当前的最新发展,就网络时代教学媒体变革对教育的冲击及影响作以思考。  相似文献   

18.
媒介技术在影响人类的同时,促使人们思考媒介技术与人性的关系.媒介环境学派领军人物刘易斯·芒福德和保罗·莱文森对这个问题都有独特角度出发的思考.芒福德认为媒介技术是生命生物意义上的延伸,从而将自然生命与媒介相连.技术可以有利于人性,也可以不利于人性,互联网技术的文化编码是如胜,有利于人性,是对生命的复兴.莱文森也将媒介技术与生命相连,将人性与媒介进化结合思考.芒福德和莱文森都对生物及其在环境中的存在规律给予重视.从媒介发展的角度讲,媒体不仅不能改变人性,还要依人性而改变,媒介作为人性主导的技术而存在.  相似文献   

19.
数字实验短片作为新媒体艺术门类中的一支主力军,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的影像文化,其所在领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文章首先对数字短片及数字实验短片的概念进行辨析,进而运用案例研究法,以自制短片《和·春》为例,介绍其主要内容,并对数字实验短片的制作流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数字实验短片作为新媒体艺术门类中的一支主力军,继承并发展了传统的影像文化,其所在领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文章首先对数字短片及数字实验短片的概念进行辨析,进而运用案例研究法,以自制短片<和·春>为例,介绍其主要内容,并对数字实验短片的制作流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