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二者不可偏废。中国当前的教育形势根本性地解决着学生们学的问题;同学们也学得是专心致志、废寝忘食、不遗余力,学起来是手不释卷、口不绝诵、眼不  相似文献   

2.
为思而教是英语教育的价值取向,其实践基础是学思结合。学习本质、学科特点及人才培养,决定了学英语必须学思维;外语价值、课程功能及教学实践表明,"学思"可以并行、并用、并重;英语学科的"思"是学习语言创新思维能力。为思而教策略是在文学阅读中探索课程化、教学化和活动化途径,即从宏观层面讨论组织规划课程、从中观层面提出文学阅读实施建议、从微观层面阐释为思而教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郭凤鸣 《教育》2012,(11):53
当前,英语教育极大的工具性与功利性已越来越支配中国的英语教育观念与实践,使得英语教育的人文价值处于危机之中,其文化意义与人文精神逐渐被遗忘,从而失去了自身应有的独立性与尊严。不应过于突出技能训练综观我国英语教育现状,由于各种考核和评价体系的导向以及"英语是通向世界的桥梁"的定位,使得师生往往专注于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讲和学,  相似文献   

4.
熊燕子 《学语文》2007,(4):20-20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教导学生应将学与思结合起来。作为一名教书育人的师者,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与时俱进尤为重要。因此教师也要注意教而不思则罔,思而不教则殆,囊括了各科知识的语文教学更应如此。我  相似文献   

5.
中国英语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英语能力标准,教材体系,考试评估等方面英语教育"一条龙"机制一体化的问题,论证了其推动我国英语教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作者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没有问题的引导,就不会有思考的过程;没有质疑的声音,就不会有创新的实践,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教学过程中,就是要促进学生"学"与"思"的完美结合,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学会运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要善于运用问题促进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7.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后思,思而后用,用而后活是学习的理想境界.其中,解题的思维方法至关重要,思维方法的转换往往能使人茅塞顿开,从而突破思维定势,从山穷水尽之困境步入柳暗花明之坦途.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历史 ,上下几千年 ,悠久而连贯 ,又枝蔓繁芜 ,盘根错节。故研究中国史 ,通识尤难。历史通识 ,一是指贯通的见解 ,一是指独到的思想。见解是对历史事实的理解与把握 ,思想是对历史事实之意义的思考。概括而言 ,前者为“学” ,后者为“思”。孔子说 :“思而不学则罔 ,学而不思则殆。”学与思 ,相辅相成 ,有如鱼水。学要贯通 ,思要独到 ,亦须学而思 ,思而学。然而 ,道理明白 ,做到却极不易。近读王家范先生的《中国历史通论》 (以下简称《通论》) ,甚为先生对中国史之通识所折服。先生论史的特点 ,是先立其大 ,又一定从源头上讲起。如先…  相似文献   

9.
学风问题的历史回顾与反思李翠荣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学风问题就始终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在总结前人和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时曾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把学与思辩证地统一起来,初步揭示了学与思相互...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式英语教学实践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惑与尴尬:英语的交流工具性能被忽视;英语教学中人文性的缺失;英汉双边关系的失衡。对此,中国式英语教育问题解决方案主要有五点:强化英语的语言工具性,改变英语应试制度;取消小学及学前英语教育,实行初中英语"娱乐化"、高中英语"通用化";大学英语教育"专业化",研究生英语"职业化";中国英语教育要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坚持英语教育的合法地位,还母语汉语以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中国英语教育现状与问题,探讨了在英语能力标准、教材体系和考试评估体系等方面改革的空间,论证了英语教育"一条龙"机制在推动我国英语教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话强调的是"疑"和"思"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学"必须建筑在"思"的基础之上,而"思"又必须依赖于"疑",由此可见"疑"的重要作用.明代学者陈献章对此说得更为透彻,他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陈献章的这个观点很有道理,因为"疑"实际上就是一个发现问题的过程,只有有了"疑",才能去分析、探求,以至于最后释"疑".因此,合理地选择设疑时机,成功地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不断促使学生强烈的需要和动机,从而使学生去主动学习,独立思考.本文就数学教学中的设疑时机作一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在训练语言能力和获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强调了学与思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大学英语教育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过去主要关注英语的普及面,而现在对教育质量更加重视.同时教师在教学艺术与方式上也出现了诸多问题.目前,大学英语教育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优秀教师的数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与此同时,学英语者多而不精,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本文针对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三法     
提问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相辅相成,学因思而成,思因学而高。提问法是边阅读、边思考、边提问,带着问题阅读并设法解答问题的阅读方法。 提问法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深刻理解、把握阅  相似文献   

16.
孔子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经典之语道出了学与思二者的关系,指出了思与学应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诚然,一位能真正适应新课程改革形势的教师必须具备教后反思的能力,这不仅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有利途径和衡量教师教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教学"六认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当前,家长对幼儿教师英语能力要求随英语早教受重视程度的增加而日益提高,但幼师英语教育教学现状并不乐观。本文从当前幼师英语教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英语教学中教、学、用之间脱节现象及其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求改善幼师英语教育教学现状,改进幼师英语教学方法,提升幼师生思想观念,提高幼师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学与思的观点,古今、中外皆以此为准,现在又有人提出了学与思的同时,还要玩!学会玩,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吧!(窃笑……)  相似文献   

19.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大教育家孔子告诫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由此可见,学思结合才能学有所成,孔子又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是学生寻求知识的动力源泉,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的能动性,培养有意注意,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讲课时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学习《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时,教师导入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鲁迅的一篇散文《从百草  相似文献   

20.
针对西安科技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当前生产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针对式需求式"教"+引导式启发式"学"+分析式讨论式"思"+关联式联想式"用"(即"教-学-思-用")有机结合的生产实习新模式。基于"教-学-思-用"新模式的生产实习实践表明,2016级学生的实习成绩明显高于2012-2015级(对照),2016级学生优良率高出2012-2015级平均值23.36%。"教-学-思-用"新模式有力提高了学生的生产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