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晓维 《生活教育》2014,(9):117-119
正作文成功的原因无非就是两个词,一是"情感",二是"能力","情感"只能靠"激发","能力"只能靠"习得"。由"技"到"艺",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小用"走向"大用",才是作文教学的"王道"一个故事带来的启发叶圣陶从来不教孩子写作文。他只是让孩子在自己面前念作文,听着听着就问一句:"这儿什么意思?我不  相似文献   

2.
青蛙博士     
张志强 《教育》2012,(21):60
青蛙王国号称学问最大、学识最深的青蛙博士,不小心掉到了一口深井里。井里的青蛙说:"伙计!欢迎你加入我们井底之蛙的行列。"青蛙博士想,井底之蛙可是孤陋寡闻的代名词呀,我学识渊博、见识广大,怎么会是井底之蛙!他连忙分辩道:"我是青蛙博士,不是井底之蛙,我可不能和你们这些井底之蛙相提并论。"为了证明自己的能耐,青蛙博士在井底举办了一场百科知识讲座。他高谈阔论,天南地北、古往今来的新鲜事、稀奇事,无所不及。井底之蛙们听得目瞪口呆,连连称赞:"不简单,不简单,真不愧是青蛙博士。"青蛙  相似文献   

3.
阅读现在的学生作文,格式化的语言很多,修饰性的词语很多,却唯独找不到学生自己的半点影子。作文中的情与意应是从心而生、自然流露,可许多学生作文中的"我"只是大众化的"我",在这儿是"我",换个地方仍然是这样的"我",个性化的个体变得大众化,变得千篇一律。作文中缺"我",一是因为作文中只写他人,纯客观地写,没有一点自己的看法和思想。这样的作文读起来是  相似文献   

4.
<正>课外阅读理应呈现出无穷的魅力,它不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是语文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可惜的是大多数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直接导致了语文学习的无趣和贫乏。同时这也致使学生囿于狭小的"课本空间",成为"井底之蛙";作文中总是单一的思路模式同样的材料,束缚了作文能力的提高。在这里我想谈谈自己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作法。一、因材施教,别开生面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读物。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有着很大差别的,我们应认真掌握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为他们选择不同的读物。  相似文献   

5.
再卑微的生物,也有它独立的个性与尊严,再微小的生物,也有它自己的思想和精神。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动物园里来了个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理论。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最后总结道:"任何事情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像任何建筑物必须从底层开始施工一样"。其中,有只井底之蛙听得很不耐烦,就向教授发问:"是否所有的建筑都是从底层做起?"教授轻蔑地看了青蛙一眼:"当然了,井底之蛙!""既然你说我是井底之蛙,那作为井底之蛙,我问你,难道打井也是  相似文献   

6.
在作文教学上有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作文作文,两堂着急。"这反映出学生的写作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学生对写作没有正确的认识。同时,广大的语文教学工作者也深感作文的教学效率不高,作文指导的方法单一,在大面积提高作文效率、建立科学有序的作文教学体系方面还有待突破。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建立科学而有序的作文教学体系,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而"情境作文"正是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开源,全面提高学生观察、思维、表达等能力,从而达到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和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秦雄 《教学随笔》2013,(Z2):76-80
<正>"自我个性"类作文要求考生以自我为写作内容,写出自己独特个性。2011年涉及"自我个性"的中考作文有:江苏南充市"我和别人不一样",湖南岳阳市"我也有一套",湖南常德市"假如我是老师",山东滨州市"我的天空",四川遂宁市"反省",安徽合肥市"在我们这个年龄",  相似文献   

8.
在一番"童言无忌"中,小学生"神级作文"既贯穿着逻辑思维,又应用了"蝴蝶效应",其强大犹如阿基米德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为何这样的"神级作文"会走红网络,而不被怀疑"代笔"?只因是"小学生"写的.如果是成年人写的,那就不是"神作",而是疯话了.  相似文献   

9.
中考作文是中考语文科目重要的组成部分,作文分数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考语文成绩。而作文语言的优劣,又直接影响着作文质量。一些考生为了片面追求语言的"新"、"奇",在作文中大量使用不规范、不连贯、不得体的"网民用语",严重影响了作文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中考作文是中考语文科目重要的组成部分,作文分数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考语文成绩。而作文语言的优劣,又直接影响着作文质量。一些考生为了片面追求语言的"新"、"奇",在作文中大量使用不规范、不连贯、不得体的"网民用语",严重影响了作文质量。  相似文献   

11.
<正>常听我的学生说:"我就怕作文,提笔就头疼,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有的干脆说:"我真不知道该写什么,从何写起。"有的学生作文也交上来了,但仔细一看,刚开个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场。内容空泛笼统,不知所云。而在作文教学上,我们似乎存在着这样一个矛盾:一方面,由于高考中作文占60分,被称为语文的"半壁江山",所以几乎所有的教师和考生都十分重视作文。另一方面,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却又对作文  相似文献   

12.
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师如何将作文教好,学生如何将作文写好,是语文教学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如何教"与"如何写"是师生极为关注,却又非常头痛的问题.我尝试让学生先"说话"后写作,让学生对作文"有兴趣说--能说--会写--写得有意义",我用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作文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师一项长期而重要的"文字工程"。对于学生,提到"作文"二字,多会脑子"短路",或者干脆上交一份"机械产品"。如何让写作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享受,笔者在教学中尝试了多种方法。这段路风雨兼程且丰富多彩,我和学生一起收获着、成长着、享受着!  相似文献   

14.
我与图书     
曾经的我,一无所知,如井底之蛙,头顶的天空,只有小院围成的四边形,而这个四边形便是我全部的世界.直到有一天,小小的我,神探般地溜到爸爸的书房,看到一本书页已经发黄的看图作文.那天,小伙伴们没有看到我蹦蹦跳跳去找他们玩.……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小学作文教学向来是"学生作文教师改",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基本上是"奉命作文",作完交给教师就了事。教师发下作文后,一些学生仅是看看分数,并不重视教师的评语,学生缺乏积极性,忽视学习主体性。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把批改这一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整个作文活动中,树立批改意识,培养写作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彻底改变作文教学的被动局面,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发现班上孩子普遍对作文"不感冒",一到作文课,孩子们就大呼小叫地说:"哎呀,作文最难了,我最怕写作文了!"这样的现状不是一天两天了,主要还是因为现在的孩子缺少"生活实践",缺少"亲身经历"。  相似文献   

17.
<正>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而目前,不少学生对于作文不同程度地存在厌烦、恐惧或无所谓的心理,他们平日的作文都是"奉命而写",缺乏强有力的学习动机与诱因,或胡编乱造,选抄作文书,或请家长"代劳",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为使学生不再害怕作文,激发其写作情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必须优化作文教学策略。一、观察策略优化法不少同学害怕作文的主要原因是"无材料可写",因  相似文献   

18.
一 人们经常用井底之蛙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目光短浅的人,久而久之,井底之蛙就成了目光短浅的代名词. 这个消息传到了井底之蛙那儿,井底之蛙十分生气:"不就是犯了个错误嘛,犯得着被嘲笑这么久吗?智者千虑还必有一失呢,更何况我这只青蛙呢?马有失蹄蛙也有失足嘛,奥运冠军也不能保证自己枪枪都打中十环."井底之蛙考虑再三,决定走出井口,去见见世面,洗脱掉目光短浅的恶名.  相似文献   

19.
1.21世纪的井底之蛙?!与那只"著名"的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可不一样了。2.这只21世纪的井底之蛙不仅知道了天是无边无际的,还知道地球是圆的呢。3.懂得用电脑,从网络里了解外面世界的青蛙还能叫"井底之蛙"吗?21世纪再也没有井底之蛙咯。  相似文献   

20.
<正>所谓"体验",即指通过亲身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而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观察和实践之后,将其观察和实践的过程记录整理而成的作文,就是"体验作文"。"体验作文"倡导在生活体验中作文,在活动体验中作文,在阅读体验中作文,以实现儿童的自我表达,即"我要写""我能写""我乐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