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孙健 《江苏高教》2020,(5):114-118
当前中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较多问题,根源之一就是行业协会的缺位与失位,未能在校企合作中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因此,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行业协会参与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经验,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打造基于行业协会的信息交流平台、强化行业协会牵头的利益共享机制以及完善行业协会参与的法律法规等,从而构建行业协会引导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推动中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在更高层次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2.
物流行业协会参与物流职业教育,不仅可以帮助本行业吸纳更多的专业人才,还可以避免校企直接合作的诸多矛盾,物流行业协会参与搭建的人才培养平台更适合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物流人才。分析物流行业协会的职能,提出物流行业协会是校企合作的沟通者、指导者、服务者和监督者,能够指导物流专业教学标准制定,促进师资队伍校企交流,并为高职物流教育在开展实践技能培训、拓展学生就业渠道方面提供服务,并为充分发挥物流行业协会职能提出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3.
职业教育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深度参与。目前我国的校企合作存在明显的学校"一头热"现象,企业缺乏积极参与的内驱力,热情不高。为了激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我国政府借鉴发达国家校企合作办学的经验,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但是由于企业对参与校企合作的认识不到位、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利益无法得到保证、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支持体系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文章在分析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因与障碍的基础上,从为校企合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政策上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进行积极引导、完善校企合作相关法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几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指出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根据行业协会的定义和功能,分析其参与校企合作的必要性,阐述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可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专业权威和指导作用、组织和规模效应作用。并提出政府支持、机构保障、素质提升等策略以发挥行业协会在校企合作利益驱动机制中的作用,从而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民办高校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目标为着眼点,分析了当前民办高校校企合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结合行业协会的特殊地位,提出行业协会的参与不仅对民办高校传统的校企合作具有促进作用,而且行业协会直接与民办高校合作的模式也会越来越完善。  相似文献   

6.
针对张家港市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的现象,本文从张家港政府、企业和高职院校三个方面分析原因,并结合张家港的产业结构和特点,提出完善政策体系、加强行业协会的指导、提高企业对校企合作的认识、建立合理的校企合作模式等对策,来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从校企合作办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出发,针对合作办学的特点,构建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四方共同参与,以目标、保障、激励、监督为主要功能的校企合作内、外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并以现有校企合作实训中心为案例,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企业师傅作为职业院校方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和企业方教学的主要承担者,其参与校企合作的行为对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基于企业师傅参与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境,通过非随机抽样方法,聚焦江苏、浙江、上海的部分企业,依据扎根理论对企业师傅的访谈文稿进行逐级编码,建构了企业师傅参与校企合作的决策行为与影响因素模型。研究发现,企业师傅的决策行为遵循“师傅个体动因—师傅参与行为—师傅参与收益”的内在循环逻辑。同时,企业师傅决策行为受“组织动因”、“师徒互动关系”、“学生行为表现”等外在关键因素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为进一步推进企业师傅参与校企合作,提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应规范师傅培训体系和行为职责,加深师傅角色认知和角色认同,形成稳定的角色信念;加强学生职业规划引导和监管,建立校企沟通协调机制,构建和谐的师徒关系;建立多层级激励机制,保障师傅既得利益,增强其参与校企合作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9.
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入手,在职业教育集团框架下建构校企共同的育人价值观、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培养"双师"结构教学团队、联合进行课程开发、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和技术创新,借助职教集团的资源整合优势,校企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其运行的关键是使企业获得利益补偿,从法规、政策上鼓励企业、行业协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从制度上激励企事业单位参与职业教育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企业与企业之间参与校企合作教育的博弈分析表明,企业参加校企合作教育动力不足的原因在于陷入了囚犯困境.从博弈论的分析出发,从行业协会、政府、大企业等不同角度,探讨了走出囚犯困境的途径,并对浙江物产集团与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校企合作案例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根据质性研究的推理,发现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驱动机理主要包括:政府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推力不足,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缺失,行业协会在校企合作中的导向性作用不明显.为此,应以生态"三螺旋"理论为切入点,构建政府宏观调控、校企之间相互沟通、行业协会居中协调的相互参与、相互渗透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12.
校企合作的深度是决定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保障企业利益,发挥政府职能,完善制度建设,利用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是各国主要的共同经验。基于我国的现实,形成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国家制度,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相关机制,形成校企"事业共同体",通过逐步培育社会力量参与推动校企合作以及回归企业办学模式,形成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是我们从国际经验中获得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3.
校企合作的深度是决定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推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保障企业利益,发挥政府职能,完善制度建设,利用行业协会的重要作用是各国主要的共同经验。基于我国的现实,形成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国家制度,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相关机制,形成校企"事业共同体",并通过逐步培育社会力量参与推动校企合作以及回归企业办学模式,形成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是我们从国际经验中获得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从协同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学校、政府、企业和协会四个方面,分析目前市场营销专业校企合作存在学校自身条件不成熟、企业和行业协会参与意愿不强烈、政府执行不到位等问题。明确四方主体的职责,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其他各主体间相互渗透、相互介入的深入持久的校企合作模式。同时,政府应从宏观层面出发制定校企合作制度,学校、企业、行业协会从微观层面制定并完善执行方案。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形式,教师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调研发现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实效性仍不尽如人意。基于扎根理论,通过对江苏省12所职业院校的25位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对原始资料进行编码,凝练出74个概念标签、21个初始范畴和6个主范畴。在此基础上,构建“职业院校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决策行为及影响因素”模型,并揭示教师参与校企合作“意愿-表现-收益”的动态化决策行为过程,以及“学校支持”“企业需求”“学生表现”对教师决策行为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职业院校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效果,应致力于教师自身观念的转化及服务能力的提升,激发其参与意愿;建立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关注其参与表现;完善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激励和保障机制,提高其参与收益。  相似文献   

16.
在校企合作的运作过程中,企业、学校、政府必须摆正各自的角色位置,明确在合作中应做什么,该做什么,如何参与,才能顺利推进校企合作,使校企合作步入健康发展轨道。一、企业在组织管理上需要跟进  相似文献   

17.
肖称萍 《职教论坛》2012,(34):77-80
依据校企合作中院校和企业的关系以及院校和企业的地位、责任、角色的不同,校企合作分为以学校为主的学校本位模式和以企业为主的企业本位模式。当前我国的校企合作主要是学校本位模式,由于政府缺乏支持校企合作的力度,职业院校寻求企业合作的能力匮乏,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内生动力不足等原因,导致我国当前校企合作育人效果不尽如人意。文章在分析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动因的基础上,提出要强化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责任;加强高职院校自身能力建设,提升对企业的吸引力;凸显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体地位以真正体现职业院校和企业"双主体"育人。  相似文献   

18.
发达国家或地区对校企合作这一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形式进行了大量探索,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诸如美国的"校企契约"、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企业访学"以及我国香港的"校企合作委员会"等模式。比较分析各国或地区在校企合作中的共有经验与特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要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校企合作的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保障企业的自身利益,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以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的持续、快速、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校企合作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特色,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也是完成好“双高”建设的基础。当前虽然政府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高职院校积极推动学生培养模式改革、行业协会提升了指导效率、企业配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但仍存在政府对校企合作的监督机制较弱、高职教师队伍和学生培养均脱离企业需求、行业协会对校企合作的指导作用发挥有限、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建立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应推动“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管理、推动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认证与企业定岗定薪相衔接、推动人才供给与行业需求相适应、推动多种资源配套与多元激励模式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紧密贴近市场,贴近企业需求;要根据不同专业、企业的特点,灵活采用企业辅助模式、联合培养模式和实体合作模式;要通过举办校企合作年会、参与行业协会等途径保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