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会对地方政府支出行为和征税努力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分析和考察了不同类型的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支出行为和征税努力的影响效应,以及地方政府目标函数的性质、产出函数的性质等因素对这些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一般转移支付会导致非生产性公共支出的上升幅度可能超过生产性公共支出的上升幅度,这与现有观点和看法相反。第二,不同类型的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征税努力会产生不同的作用:一般转移支付会提高地方政府征税努力,用于生产性公共品的专项转移支付会降低地方政府征税努力,而用于非生产性公共品的专项转移支付对征税努力没有影响。第三,不同类型的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支出行为会产生相互影响,现有文献对此少有分析。第四,产出在地方政府目标函数中的重要性、实际税率(征税努力)和生产性公共品对产出的重要性等因素会对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的效应大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转移支付规模和结构的确立和调整,应将不同类型转移支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考虑进去,并且应根据地区的经济状况、经济结构和征税成本等因素去确定对每个地区的转移支付结构和规模。  相似文献   

2.
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指以刺激经济持续增长为目的 ,以国债发行为手段 ,以财政信贷协调为基础的财政投资性支出政策。它对于遏制通货紧缩趋势、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在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不会引发政府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国债规模的实证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债不仅是弥补政府财政赤字的手段,也是政府筹集资金、缓解财政压力和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工具。通过对我国国债规模的各项基本指标的分析,文章认为,我国国债的规模陷入了财政债务负重同国民应债能力宽松的悖论之中。从长期看,国债发行规模的持续增长尚有一定潜力,但必须与GDP增长保持同步;从近期看,应慎重发行国债。政府应把国债利息支出纳入财政预算;改年初确定国债发行额为控制年终的国债累积额;尽快建立全口径的政府债务预警指标体系;优化国债结构,提高国债使用效益;建立偿债基金,分担偿债风险;尽力扩大国债投资的“策略效应”,促进国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武功爵制是西汉武帝时期为缓解财政支用不足而专门设立的新爵制度。政府对该种爵制作出有别于传统军功爵的政策安排,允许中下级爵位获得者自行寻求变现。在一定时期内,武功爵在弥补政府支出不足上的确发挥“国债”作用,即将短期内需要大量支付的赏赐支出转化为可以在长期以爵位收益进行偿还的政府债务,为西汉政府解决短期的财政困难提供缓冲时间。但是,由于在爵位交易中存在着不对称信息以及缺乏长效的制度建设,武功爵逐渐成为西汉政府将战争成本转嫁至爵位持有者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乘数理论作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在旅游产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根据科布-道格拉斯函数构建了旅游收入生产函数,并以湖北省襄阳市为研究对象,对其旅游收入乘数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旅游收入生产函数和固定资产生产函数回归模型拟合优度良好,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从纵向上比较,其旅游收入乘数效应在波动中前进,总体呈上升趋势;从横向上比较,旅游收入乘数效应远大于固定资产乘数效应,表明旅游业的发展对促进襄阳经济有更大的弹性空间。  相似文献   

6.
提供九年义务教育是县乡两级基层政府的主要职责之一,而县乡财政支出的近四成来自于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因此,有必要研究转移支付对县乡财政教育支出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浙江、湖北、陕西2000年有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3省转移支付都有效地增加了县乡财政教育支出,但以浙江的影响值最大,陕西其次,湖北居末。浙江的向县乡倾斜的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陕西获得较多的中央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是决定两省财政转移支付对县乡教育投入积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政府问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个国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或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在既定的职责、支出责任和税收划分框架下财政资金的无偿转移。随着制度的不断发展,转移支付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因素影响。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完善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核心目的在于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均等化。转移支付能否实现均等化取决于用于衡量财政收入能力和支出需求的转移支付公式中所包含的因素,因此因素的选取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对比各国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需求因素,发现我国一般性转移支付存在很多问题,容易导致负激励,影响到均等化的效果。结合发达国家的做法,探讨我国一般性转移支付支出需求因素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9.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时代的显著标志,也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憧憬.面对中国水土流失严重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态势,不断发展中的中国具有进行水土保持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财政政策在生态建设中会产生乘数效应、挤出效应、"奖抑效应"、社会效应.为发挥其良性效应,必须制定科学的财政收支政策、实施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税收制度、加强财政政策与国债、货币政策的协调组合.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浙江和江西两省2005年相关数据的定量研究发现,县级教育支出都明显地受到地方财政实力的影响.财力性转移支付在两省都会正向影响县级财政对教育的支出,但上级指定用途的专项补助,在江西省干扰了县级政府的支出行为.使得它为了完成配套,或是完成上级指定的项目,不得不减少本级的教育投入,而在浙江却不会产生挤出效应.看来相对雄厚的地方财力会使得教育支出更有保障,而财力较弱地区更依赖上级的转移支付,只维持对教育的基本支出需求.在不改变当前干部考核机制的情况下,单纯靠转移支付并不能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债规模目前处于历史高位,应该通过采取适当减税手段刺激投资、消费,强化严格征收,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收益,优化国债支出结构提高国债使用效益,解决好政府隐性债务问题,充分运用货币政策,适度调整积极财政政策的力度和类型等措施,确保国债规模的适度与合理。  相似文献   

12.
乘数分析是现代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也是分析军费开支经济效应的重要方法。这里在介绍军费开支乘数效应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影响我国军费开支乘数效应发挥的制约因素,提出增强我国军费开支乘数效应的措施,并且对如何在我国运用军费开支的乘数效应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教育经费的筹措体制走向多元化,负债办学在我国逐渐由“星星之火”演化为“燎原之势”。高校负债办学缓解了高校办学经费不足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但同时,不切实际地过度举债也给高校的长远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从阐述高校负债办学的表现及负面影响入手,解析负债办学的原因,进而提出一些规避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代英国的国债和纸币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税收加重和通货膨胀等问题。激进派威廉·科贝特抨击国债政策对普通民众的侵害,提出解决国债负担和纸币贬值问题的一系列主张,他的批判指出国债潜在的危害,为后人解决同类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育经费支出的水平与国民经济增长的适应程度可以通过建立"推动效应"模型和"拉动效应"模型的方法进行具体测算。经实证分析,中国教育经费支出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但是,从现实来看,中国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还较低,还远远没有达到国际平均水平。所以,中国教育经费与国内生产总值间的这种失衡可以理解为是对过去失衡的一种弥补。  相似文献   

16.
以1987—2008年江西省高安市的三大产业产值和人均GDP为统计分析数据,基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分析三大产业产值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是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从长期看,第二产业产值对区域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第三产业产值对区域经济增长有阻碍作用,但第二产业产值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仅为24.35%,排在第三产业产值(41.66%)的后面.因此,第二产业是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而建筑陶瓷产业是第二产业支柱之一,高安市应加大对建筑陶瓷产业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7.
亚洲金融危机后,为了扩大需求,刺激消费,1998年我国开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该政策实行几年来,有效地阻止了国民经济经济的进一步下滑,并在推动经济增长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政策的效力也在不断地减弱,特别是该政策作为一项短期政策被长期使用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低估.突出表现在:①扩大了财政赤字缺口;②国民经济对国债投资的依赖程度在不断加强;③金融风险在逐渐加大;④助长了收入差别的扩大;⑤行政垄断的程度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是一把"双刃剑",在经济运行良好的时候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过高的债务则可能拖垮当地的经济[1]。随着我国市场化与城市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建设资金缺口越来越大,但是目前的融资体系不规范,使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高企。如何完善融资体系,降低地方债务风险已经成为当前一大课题。本文在研究地方债务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地方债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探讨了过高的债务可能产生的后果,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estimates the effects of school expenditure on school performance at Key Stage 4 in England, over the period 2003–07 during which real per pupil expenditure increased rapidly. It adds to previous investigations by using dynamic panel analysis to: exploit time series data on individual schools that only recently has become available; adjust for the potential endogeneity not only of expenditure but also of other determinants of performance; and differentiate the short‐run and the (higher) long‐run attainment effects of spending changes. Consistent with other recent work, the article reports a generally significant but small effect of expenditure on school performance, but it also finds that the effect varies between specialist and non‐specialist schools, with the effect on the latter being larger. Further, the article identifies significant dynamics in the school improvement process, quantifies the long‐run effect of expenditure changes, suggests that spending effects increase with socio‐economic disadvantage, and quantifies absence effects.  相似文献   

20.
地方债务问题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是社会、经济、政治和历史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形成的,形成机理相当复杂,要求建立规范的地方债务制度来解决。对地方债务风险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首先要明确长短期目标,并分别从短期和长期提出了规避风险的对策建议。讨论了国外地方债务管理办法,以期对我国地方债务管理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