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实验改革的逐步深入,高考语文试卷阅读板块中出现了不少开放性的“探究题”,要求考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在各类阅读文本中设置“探究题”的目的是鼓励考生拓展思维和想象,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吴文尧 《中学教研》2014,(12):19-21
1从一道高考试题谈起2014年浙江省数学高考结束后,绝大多数考生觉得试题太难了,有许多高中数学教师也认为它是浙江省近5年数学高考试题中最难的一套试题.事实上,其中的解答题没有特别难的地方,考生感到难的主要原因是有几道选择题和填空题不是很“厚道”,其中的第10题(选择题压轴题)成了许多考生的“滑铁卢”,有的考生花费了很多时间,但是答案还是“千呼万唤不出来”;  相似文献   

3.
随着语文高考命题的日趋成熟,考试题型也日益稳定,甚至已出现了一些形式定型、每年必考的经典题型,分项列举题即为其中之一。我们这里所说的“分项列举题”,是指现代文阅读部分,题干中有“哪些”“哪几种”“分条说明”“分别陈述”之类的字眼,需要考生分要点作答,且分值往往比较高的题型。94年至03年的全国卷中,这类题型共出现了七次;04年全国十六份高考语文试卷,分项列举题更有十一题之多。  相似文献   

4.
随着语文高考命题的日趋成熟,考试题型也日益稳定,甚至已出现了一些形式定型、每年必考的经典题型,分项列举题即为其中之一。我们这里所说的“分项列举题”,是指在现代文阅读部分,题干中有“哪些”“哪几种”“分条说明”“分别陈述”之类的字眼,需要考生分要点作答,且分值往往比较高的题型。1994年至2003年的全国卷,这类题型就出现了七次;2004年全国十六份高考语文试卷,分项列举题更有十一题之多。  相似文献   

5.
在高考中,语的科技阅读题包括4个小题,分值为12分,所占分值比例为8%,考生往往在此题上失误率较高。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有必要分析2004年高考考生在此题上失误的原因,得出经验教训,以备战05年高考,降低失误比例,提高语成绩。  相似文献   

6.
戴儒京 《物理教师》2004,25(6):62-63
在近年的上海高考物理试卷中,出现了一种新题型,我们不妨叫它“纠错题”.这种题型对考查考生的能力,尤其是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是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7.
今年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的一些熟悉的内容,也许会让部分省市的考生感到意外甚至惊奇,因为,在以往考生所能接触到的高考试卷中,除了名篇名句默写题和文言文阅读题会出现一些课文上的语句,其他题目几乎是跟课文句子“绝缘”。而今年,一些课文的内容竟直接出现在了作文题和语言表达题中。概括起来说,今年高考命题者对课文内容在高考试卷中的处理有以下特点:一、选用教材内容仿写句式例1请在“家园”和“思念”中任选一个词,仿照下面示例的形式写三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三个句子的内容有内在联系。(全国卷II第20…  相似文献   

8.
近年高考.尤其是2008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异彩纷呈,可是,考生这道题的得分却相当不理想。除了考生鉴赏能力薄弱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考生缺少答题的技巧。笔者认为。高考以主观题形式出现的古诗鉴赏题命题有其自身的特点。怎样根据命题的特点、规律以及要求找到答题的突破口.是获得高分的关键。为此.笔者提出高考诗歌鉴赏答题“六字诀”。  相似文献   

9.
不容忽视的“反函数法则”贵州省毕节一中杜世豪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更是高考的热点.近年高考数学试题中不断出现与反函数有关的考题,且多数都是小而活的选择题、填空题.对于这类考题,考生要是像常规题一样按部就班进行解答,不仅有“小题大作”之嫌,而且必然因浪...  相似文献   

10.
从2008年江苏高考生物选择题谈审题方法和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刚刚结束的2008年江苏生物高考,对不少同学来说,是一个“下马威”。因为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在高考试题中,虽然有部分基础题,考生只要基础知识掌握的扎实,解这类题是不困难的。但总有相当一部分是“能力题”,是同学们比较头痛,容易失分的题。掌握解答这些“能力题”的方法,对决胜高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2008年江苏高考生物试题,考生普遍反映较难,而且很大程度上,是难在选择题,特别是选择题的审题这一环节。  相似文献   

11.
涂天明 《广东教育》2013,(11):34-37
一、问题的提出怎样才算是一次成功的考试?不同的考生有不同的理解.本人比较认同:每次考试能把会做的题都很好地答出来。少留遗憾或不留遗憾就是一次成功的考试.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考试考得如何并不取决于难题,而是基础题.特别是三角题.全国各题高考试题都喜欢把三角题定位为基本题.即三角分是考生谁也丢不起的分.考试下来要是三角题出现差错。考生尤其会郁闷.下面是笔者平时教学过程中整理起来的考生的4种出错,有的甚至是令人匪夷所思的出错,与大家分享.对照一下,你有类似的“粗心大意”吗?你能避免这种“粗心大意”吗?  相似文献   

12.
高考语文题中出现较多的异形词,这些异形词的出现给考生答题增加了难度。1999年全国高考卷第1题出现三个异形词:A 项中的“翔实”也作“详实”;D 项中的“弘扬”也写作“宏扬”;C 项中的“攀缘”与写作“攀  相似文献   

13.
黄兵兵 《化学教学》2004,(10):38-40
今年理综考完后,考生喜形于色,每一道题都是那么的熟悉,并没有象高考前所想象、所预测的那样,出现新的题型和新的热点。这一特点显示今年的高考正在淡化热点,同时也表明我们的高考不需要“题海”,不需要热点和“炒作”。  相似文献   

14.
全国历史教学界普遍认为 ,1999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第 42题 (洋务运动历史作用评价题 )具有开创性。此题突破高考历史命题不得涉及学术之争的陈规 ,积极引导考生就一个学术界有争论的历史问题独立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并通过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无论考生持什么观点 ,只要其解答有论有据 ,言之成理 ,都可公正合理地得分。此题的出现 ,表明“争鸣性历史试题”已作为一种题型堂堂正正地进入高考历史试卷中。与广大同行一样 ,笔者赞赏这一推动高考历史命题改革深入发展的举措。赞赏的理由很多 ,最根本的一条是此种题目重在考查考生的独立思考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现代文阅读客观题在高考语文第1卷中一般占有1/3的分值,但从2006年高考各省的抽样统计结果来看,考生的得分率却很低。如何突破制约考生准确答题的思维“瓶颈”,是留给2007年广大考生的一个严峻课题。笔者以为只要科学实施如下三条备考策略,还是可以大幅度提升高考现代文阅读客观题的得分率的。  相似文献   

16.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一种带有综合性的考查手段,是《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内容,能力层级为B。近两年将其设为主观题,赋分5分。该题在2 0 0 2年全国卷的初次露相中,考生得分普遍不高,今年考生又在该题大量失分,细究其原因,除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有欠缺外,不适应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以前以客观题形式考,考生只需判断正误,而现在需自己组织答案,于是出现很多问题影响得分。特别是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文言文翻译要求直译,讲求“字字落实”,有的考生一看考句中有陌生信息就焦躁着慌,不知所措了,于是草草应付,甚至放弃!其实,…  相似文献   

17.
杂采生辉     
商考语上海卷审题专家:高考作题应当是开放性的.能够让考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叉不能考前让考生“精题”有备而来,因而题目越采越难出。我们命题组准备了好多题目。为何选“杂”?最主要的是猜不到. 今年由于“非典”疫情,不少老师在复习时引导学生准备了这方面材料,命题组有意回避,就是体现了高考公正公平的原则。当然,也有考生会转弯抹角联系“非典”。“杂”的今义很多,可打开学生思想的天地.引导学生知识面广,活学,关心社会、生活。 作题的提示语简明扼要,引导学生尽快入题.[编按]  相似文献   

18.
邵长峰 《新高考》2006,(1):24-25
材料解析题是最具历史学科特点的题型,自1989年开始出现以来,经久不衰,并且有向选择题和问答题延伸的趋势。从目前来看,材料解析能力的提高对于考生取胜高考是举足轻重的。那么在高三历史复习阶段如何帮助考生提高材料解析能力呢?笔者独创的方法是“五步解析法”。下面我就结合近三年的江苏高考历史试卷,谈谈“五步解析法”的内容和实际操作方法,希望能助更多的考生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诗词鉴赏,命题人为了防止考生猜题押题,诗歌材料有越来越偏的倾向,这不仅为难了考生,同样也给中学语文教师出了一道难题,许多考生临考之际对这道题仍然感到茫然无措。有没有比较容易理解的“捷径”好走?能不能给学生提供合适的“抓手”呢?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20.
《2000年高考语文科说明》的“考试内容”和去年相比有较多的变动,在“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的“应用”栏中新增加了一条: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一般来说,新增的内容在当年的考题中往往会出现,事实上2000年春季京徽高考试题的第25题就是最好的印证。该题先是明确要求考生对所给语段(一则消息)进行压缩,然后再设一个小题,要求考生为该消息写一个导语,其实写导语也离不开压缩语段。由此人们容易联想到1999年高考试题第26题,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