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斜面上重力的分解"是高一新生较难理解的内容,教材(人教版)第15页[例2]中只用图示表示重力的两个分力随倾角变化的关系,还用到了数学中的三角函数知识,学生难以掌握.为了让学生能够按力产生的效果对斜面上重力进行分解,并且直观地根据看到产生的效果来透彻理解斜面上重力的分解,笔者自制了一个"斜面重力分解演示器".  相似文献   

2.
力的分解是高一学生较难理解的内容.为了让学生能够按力产生的效果对斜面上重力进行分解,并且直观地根据看到产生的效果来透彻理解斜面上重力的分解,笔者自制了一个“斜面上物体重力分解演示仪”,在赛课中成为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五节"力的分解"中,指出:"一个已知力究竟应该怎样分解,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课本上给出的例题:把一个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但它并不能竖直下落.从力的效果看,应该怎样将重力分解?两个分力的大小与斜面的倾角有什么关系? 课本上给出的分析:物体要沿着斜面下滑,同时会使斜面受到压力.这时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使物体沿斜面下滑并使物体紧压斜面.因此,重力G应该分解为这样两个分力:平行于斜面使物体下滑的分力F1,垂直于斜面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F2(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4.
在初中物理《压力》和高中物理《力的分解》两部分教学中存在两个难点:①认识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重力的关系;②认识在斜面上的物体重力所产生的两个效果:使物体压紧斜面和使物体沿斜面下滑。应用常规的板画分析抽象,不易理解。因此,我们设计并制作了《斜面压力演示仪》,通过压力传感器将力信号显示出来,从而简捷、直观地表现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物体所受重力的效果;并能反映斜面倾角变化时压力与重力沿斜面使物体下滑分力的变化情况。有效地解决了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把斜面上物体所受重力分解为平行斜面向下的分力和垂直料面的分力,这是讲述力的分解的一个重要例子。用板书作图虽然能得到结果,但两个分力随斜面倾角的变化只能从理论上讨论。为了能让学生亲眼看一看这个变化过程,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我设计制作了活动投影片《斜面上物体重力的分解》。制作方法:一、制单片:投影片由四层单片叠成,各片尺寸如图所示,单位:厘米,比例尺为1:4。图中线条可手工画制,也可复印或激光打印(图中字母abCd为组装记号,不必画出)。图1为固定片,可以保持重力大小方向不变。图4为旋转…  相似文献   

6.
贵刊 2 0 0 0年第 9期刊登了郑金老师“关于斜面上摩擦力做功的一个结论”一文 ,该文通过对在长直斜面上物体沿斜面下滑克服摩擦力做功的求解 ,推导得出了 :当物体只受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作用沿斜面运动时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等于动摩擦因素、重力的大小和物体水平位移大小三者的乘积 .这一结论经过了严密推导 ,结论是正确的 .它确实为学生求解物体沿直斜面下滑克服摩擦力做功提供了一条思路 .然而 ,本人对作者后面未经慎重思考而得出的结论 :由推导过程易知 ,…… ,公式不仅适用于平面 ,而且在相对速度较小的情况下 ,还适用于曲面 (可用微元法化曲为直证明 )不敢苟同 .其一 ,不明白文中对结论适用于曲面的条件“相对速度较小”的依据是什么 ;其二 ,作者认为可用微元法化曲为直证明 ,其实作者在用微元法化曲为直证明的过程中 ,忽视了物体作曲线运动时由于方向在变化因而法向合力并不为零这一事实 ,即物体沿曲面下滑时 ,曲向对物体的正压力并不等于重力 (或所谓等效重力 )的法向分量 ,因而推论是错误的 .正确的结论是什么呢 ?下面作一分析 .如图 1所示 ,物体沿下凹曲面下滑 ,物块图 1在某一点的法向合力满足F法 =N-...  相似文献   

7.
1.置于斜面上的物体,其重力沿斜面、垂直斜面的两个方向上的分力分别为F=mgsinθ、N=mgcosθ。有些情况下,能迅速地再现这两个公式对问题的处理将是有意义的。然而,学生却容易将两式中的三角函数记混淆。教学时,我作了这么一个比喻:将斜面比做滑梯,物体m比做小孩,小孩在滑梯上下滑。我说:“看谁下滑快,赛一赛”这样,下滑(下滑力)和赛一赛(赛与sin谐音)便连系起来  相似文献   

8.
质量为m的物体,处于倾角为α的斜面上时,其重力可以分解为这样两个分力;平行于斜面的分力mgsinα和垂直于斜面的分力mgcosα。这两个分力习惯上称为“下滑力”和“正压力”,很不确切,往往引起一些混乱。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五节"力的分解"中,指出:"一个已知力究竟应该怎样分解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例如,课本上给出的例题:把一个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但它并不能竖直下落。从力的效果看,应该怎样将重力分解?两个分力的大小与斜面的倾角有什么关系?课本上给出的分析:物体要沿着斜面下滑,同时会使斜面  相似文献   

10.
新版高中《物理》(试验修订本·必修 ,人教社物理室编 )第一册第 138面第 (4)题笔者认为是一道错题或者说是一道不完善的题 .原题为 :“质量 m=3kg的物块 ,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 F =10 N,沿光滑斜面向上移动的距离 s=2 m,斜面的倾角 θ=30°,求各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以及各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该题的错误在于 :题目未明确说明物体的初始状态 .如果最初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在拉力 F =10 N的作用下无法使其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 .因为沿斜面方向上物体受两个力作用 ,一个是拉力 F,一个是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mgsinθ,且 F 相似文献   

11.
李智 《吉林教育》2005,(12):22-22
新版高中《物理》教科书(必修,人教社物理室编)第一册第120面第(4)题我认为是一道错题或者说是一道不完善的题。原题为:“质量m=3kg的物块,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F=10N,沿光滑斜面向上移动的距离s=2m,斜面的倾角θ=300,求各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以及各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该题的错误在于:题目未明确说明物体的初始状态。如果最初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在拉力F=10N的作用下无法使其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因为沿斜面方向上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个是拉力F,一个是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mgsinθ,且F相似文献   

12.
十年制高中教材《物理》上册,p.36举了一个支架类例题,说明“力的分解”的方法。如图一,在支架上O点悬挂一重物G,要求求出因重力而产生于支架二根杆(梁)上的分力。教材指出分解重力要看重力所产生的效果,并指出如果在M和N处加上小弹簧,可以看出M处弹簧受到压缩而在N处的弹簧受到拉伸。由此说明可以把重力G分解为沿NO方向拉斜梁的力F_1和沿OM方向压横梁的力F_2。一些复习资料和题解中,也常看到类似的分析。稍作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上述介绍在概念上是含混的,科学性上是有问题的。它不仅不足以说明怎样把力分  相似文献   

13.
牛顿车     
一、制作材料体积为20×7×2与7×3×4(单位: 厘米)的木块各1块,铁钉3枚,橡皮筋3根,铅笔数根,棉线1段。二、制作方法将大木块的一头切成斜面作“牛顿车”,在“车”的顶  相似文献   

14.
解决平衡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①选取研究对象 ;②进行受力分析 ;③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 .1 正交分解法当物体受力较多时 ,常常把物体受的力沿互相垂直的 2个方向分解 ,根据∑ Fx =0 ,∑ Fy =0列方程求解 .图 1例 1 长L的绳子 ,一端拴着半径为r、重力为G的球 ,另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的A点上 ,如图 1所示 ,试求绳子的张力 .解析 球受重力G、绳子拉力FT 和斜面支持力FN 作用 ,将G和FT 沿平行于斜面和垂直于斜面 2个方向分解 .设∠OAB =β ,根据 ∑ Fx =0得Gsinα -FTcosβ =0 .cosβ =(r L) 2 -r2r L =L2 2rLr L ,…  相似文献   

15.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人教社版)第二章第三节“实验:测平均速度”,我们在备课中,按课本的装置和要求实验,发现有四个问题。(1)调整斜面,虽能看到小车在斜面上向下做加速运动,但小车通过斜面所需的时间过短,给学生测时间带来困难。(2)降低斜面坡度,延长了小车运动的时司,但测出的v_2和测算出的v_3相近,小车近似匀速,对理解平均速度没有帮助。(3)在实验中小车由于木纹的影响有时不能沿直线运动,有时还会出现小车在木扳上停车现象。(4)这样  相似文献   

16.
力是对运动最高度的概括,也是研究运动最佳的角度.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受力分析是一个基本功,也是学习物理的第一道门槛.有部分学生,常把弹力或拉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搞错了.这些学生在处理受力分析的时候,存在思维定势,本质原因是没有掌握正确受力分析的方法.例1斜面固定于水平地面上,斜面的上表面光滑,如图l,物块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如图2,物块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求两种情况弹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一、实验装置的制作取宽60cm、长分别为120cm和80cm的光滑木板两块,各自将其中一端如图1所示刨出一个45°角的斜面,如装置图1那样取一块高度适中的方木块将长为80cm的木板垫成一个斜面,与长为120cm的木板紧密地接合在一起。取四根直径为6mm的表面光滑且形状规则的铁丝如装置图1那样按一定的曲度固定在木板上(要求:铁丝必须与木板紧密贴合在一起),做成如A、B所示的两条导轨(滑轨A的两根铁丝之间的距离约为6mm,滑轨B的两根铁丝之间的距离约为12mm),实验装置即做成了。实验装置图1二、实验器材如图2(A)(B)所示,直径分别为15mm和30mm的钢球(…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的:(一)知识方面:1.使学生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2.明确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掌握分式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掌握如何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初步了解解分式方程时可能产生增根的原因.(二)能力方面: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抓住“转化”和“增根”两个问题,通过练习和讨论帮助学生读通教材,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二、教学过程:(一)分式方程的意义:(学生答题,教师小结)  相似文献   

19.
模型一如图1甲,在粗糙水平面上放一个三角形木块,质量为M,在ab边放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地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地面对三角形木块的支持力大小为,地面对三角形的摩擦力大小为。方法一:隔离小物块并进行受力分析,如图1乙所示:小物块受三个力的作用,重力mg,三角形木块对小物块斜向上的支持力F′,三角形木块对小物块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把f′分解为水平向右一个分力f′1和竖直向上一个分力f′2,把F′分解为水平向左  相似文献   

20.
我在教学二年级第三册“有余数的除法”时 ,先讲授了P115页的例 1,让学生知道余数的含义后 ,接着教学下面的片段 ,让学生自己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我先让学生拿出 8根小棒 ,问 :“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 ?”学生回答 ,正好摆两个 ,并列出算式。然后 ,我又让学生把小棒添加成 9根、10根、11根、12根、13根、14根、15根 ,看各能摆出几个正方形 ,还剩几根 ?同桌进行操作、讨论 ,也要求列出各算式。操作完毕 ,学生汇报结果 :   8÷ 4 =2 (个 )   9÷ 4 =2 (个 )…… 1(根 )   10÷ 4 =2 (个 )…… 2 (根 )   11÷ 4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