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若干问题探讨郭飞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力市场,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成为商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力是否商品,关键在于搞清楚以下两个问题。问题之一: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是否存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  相似文献   

2.
我国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商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商品问题赵有信劳动力市场的确认,向人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是如何产生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还是不是商品?如果承认劳动力是商品,劳动力的买卖对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到底有没有影响?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有什么意义?我国...  相似文献   

3.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问题辨析──与刘世廷同志商榷童水栋编者按: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快培育“劳动力市场”,从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要寻清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分析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三部分“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中指出:“当前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是,发展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正式肯定了劳动力市场,并且把它作为发展市场体系的重点,从而结束了建国以来长达四十余年的争论。肯定劳动力市场,也就肯定了培训市场。因为:劳动力市场需要培训市场的服务;培训市场是劳动力市场的组成部分之一。培训市场交换的商品是培训服务,它是劳动力商品的一部分。因此,培训市场是劳动力市场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建立,还不很完善。产品市场相对成熟,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严重滞后,因此,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是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之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的,没有劳动力的商品化也就不可能有劳动力市场。但不管怎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教育向社会提供的毕业生,将通过劳动力市场就业已是不争的事实,问题是教育如何进行相应的调整,改变与劳动力商品化不适应的一系列观念、体制与政策,以及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 人们讨论劳动力商品化问题时,常常把毕业生要通过劳…  相似文献   

6.
试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商品范昌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为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当前要着重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尤其是要“发展劳动力市场”等。社会主义既然要发展劳动力...  相似文献   

7.
在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不少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是否是商品?这个问题从1986年至今一直有争议。我想,数学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实践更不能回避这个问题。因为作为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劳动力如果不是商品,就不能进入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建设就是一句空话,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就无从谈起。下面,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是否是商品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目的是抛砖引玉,期待高明的指教。一、理论的障碍当前建立劳动力市场的重大理论障碍就是传统的观念认为社…  相似文献   

8.
劳动力市场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又是经济发展的要求,因而它只有在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能形成,而传统人力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存在着历史的社会的矛盾。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培育、完善劳动力市场,需要相应的法律、政策和配置机制来保证。  相似文献   

9.
论劳动力的商品化与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马宁莉《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肯定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的商品属性,第一次以党的文件形式明确提出了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思想.在理论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有人对此存有疑虑,认为提出在社会...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个人所有制程建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劳动力市场”这个概念,并提出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是当前培育市场体系的重点内容之一”。为要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1.
劳动力商品与分配魏淑萍党的十四届三中会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劳动力市场”的概急。劳动力市场的确认,引起理论并更加激烈的争论,到目前仍未形成共识。我认为这个问题,既要看到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仍然是商品,这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又要看到劳动力商品作为商...  相似文献   

12.
论劳动力商品范畴王建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再认识,已经在经济学领域引起一系列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并没有完结。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在论述到培育和发展我国的市场体系时,出现了“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等范畴。既然社...  相似文献   

13.
论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与劳动力商品属性孟凤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作为资源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力市场终被提出和认可。这是我国经济理论领域的一个进步。然而在劳动力的商品属性这一敏感而复杂的问题上,却仍存在着...  相似文献   

14.
正确把握和培育劳动力市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劳动力市场、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转变政府职能、劳动力属性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传统的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换,作为社会基本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劳动力开拓进入市场,进入市场的劳动力是否具有商品属性?对这个问题,理论界存在着众多意见,大体上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劳动力本质上不具商品属性,劳动力进入市场,只是资源配置的形式;另一类意见认为,劳动力不具商品属性,就无法进入市场,从而无法由市场机制达到合理配置劳动力的目的。两类意见各执其词、莫衷一是,在理论和实践上引起了普遍的困惑,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劳动力商品属性问题作进一步的考察。  相似文献   

16.
论我国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条件柳士刚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生产要素都要进入市场,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自然也不例外,因而,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是发展市场体系的客观要求。十四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劳动力市场,形成新的就业机制,这对优化劳动...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商品属性新析谢广山,刘彦斌《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出现了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对于经济范畴和经济理论都是一次重大突破,为政治和理论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课题─—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不是商品,其属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留有一个问题 ,在我国经济理论界尚未取得一致认识 ,这就是劳动力商品问题 ,这个问题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的商品属性问题。本文不仅从生产关系的角度 ,而且从社会生产方式的角度 ,来论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的商品属性 ,进而说明劳动力成为商品没有改变社会主义的性质。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劳动者的劳动力不是商品宋涛在1993年11月19日《经济日报》上一篇题为《为什么要提出劳动力市场》(以下称《市场》)的文章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具有商品属性。”我不同意作者的意见。因为,劳动者的劳动力是否是商品,决定着劳动者所在企业经...  相似文献   

20.
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社会保险制度是培育劳动力市场的必要条件。然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落后,严重制约了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因而,必须加快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形成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以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