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田丰 《教育探索》2012,(8):149-150
由于法律、法规体系保护依据的缺失等原因,使大学生就业实习期间权益受损后维权很难.应采取完善实习法律体系、构建保障大学生实习权益的系统工程等对策解决大学生就业实习维权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实习制度的现状,试图厘清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法律关系,进一步明确大学生实习期间各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为大学生实习期间的权益保护提供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3.
论大学生实习期间合法权益的保障和法律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社会,大学生人数与日俱增,成为社会上的一个巨大群体。也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在就业形势压力下,各高校都会让在校学生进行社会实习,以增加就业机会,但是在实习期间,大学生权益受到侵害现象时有发生,而且问题日益严重。如何保护在校生在实习期间的合法权益成为现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首先简单阐述现今我国在校生实习受侵害的社会背景和现状,再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实习期间大学生合法权益保障的对策与建议,增强学生自我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以期望能从多个方面保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保证其顺利成长。  相似文献   

4.
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实现对实习期间大学生党员的跟踪教育与管理,是每一个高校所面临的课题.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结合自身特点,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与实习企业共建大学生临时党支部,是实现大学生党员实习期间教育管理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5.
身份、地位模糊,劳动利益受损,责任主体不明确,是大学生在实习期间面临的权益保护的主要问题。因此,把实习大学生的身份简单化,将其归入《劳动合同法》中的一般劳动者范畴;可以比照一般合同中权利义务的要求,明确大学生实习期间劳资关系的确立、变更和终止的具体内容。此外,还可以制定一部单独的《大学生实习期间权益保护法》,对于大学生实习期间的各项问题进行具体明确的规制。  相似文献   

6.
在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新政下,高职生就业将迎来新的曙光.他们的择业观正确与否,势必影响就业的成功率及人生发展方向.本文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对高职生择业观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高职生择业、高职院校开展就业指导及政府劳动就业相关部门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职业信息主要是关于职业本身、劳动者本人和国家劳动就业形势法规政策方面的信息。做好职业信息采集工作有利于大学生全面了解职业,提高就业能力;全面认识自我,合理规划职业生涯;认清就业形势,增强就业紧迫感;理解就业政策,拓宽就业领域;掌握劳动就业法律法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适应市场需求,畅通就业渠道。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实习就业中的.法律适用问题,学者们现有的研究成果惊人一致:在校生实习期间与用人单位建立的不是劳动关系,在身份上也不认定为劳动者,不受劳动合同法保护.此观点深值商榷.我们应该从大学生切身利益出发,结合用人单位和学校的利益保护,在法律的框架下,就具体问题的解决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我国本来就很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雪上加霜。此种背景下,有必要梳理高职院校大学生以往的实习、就业形式,大学生就业中的法律问题。通常认为在校生实习期间与用人单位建立的不是劳动关系,在身份上也不认定为劳动者,不受劳动合同法保护。此观点值得商榷。我们应该从大学生切身利益出发,结合用人单位和学校的利益保护,在法律的框架下,就具体问题的解决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化是就业市场化问题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反映.大学生就业问题涉及到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也涉及到市场经济体制在教育领域的运用问题.就业市场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市场化的产物.毕业生就业市场既有一般劳动力市场的一般特征,也有不同于社会就业市场的特点,具有其独特的内涵、运行机制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