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6 毫秒
1.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师范生作为职教教师队伍的后备力量,师范能力是职教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重要内容。依据《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四个维度的培养要求,基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能力比赛”三项职业教育教师职业能力比赛的师范能力需求,提出“班级建设、课堂教学、课程开发”三维一体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师范能力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2.
高职师范教育在培养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同时,还应引导高职师范生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观,明确教师的职责与使命,认同教师的职业。要运用创新理念培养高职师范生的职业精神,用“协调”理念培养高职师范生的职业精神,用“绿色”理念培养高职师范生的职业精神,用“开放”理念培养高职师范生的职业精神,用“共享”理念培养高职师范生的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3.
师范教育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促进学生教师职业能力的形成,培养合格的人民教师。影响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形成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的因素。社会影响、学校教育是外部因素,而学生的心理机制则是内部因素。师范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机制,对师范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某师大近4届的400多名学生和毕业生的调查分析,具体说明这个问题,并提出改进师范教育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培养学生全面能力为核心的高校体育教学,应把发展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师范生的职业能力要求,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结合师范教育总体培养目标,探索"四三二一"的教学模式,在全面锻炼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师范生进行职业体能、职业素养、职业岗位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为师范生的教师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高校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是师范生对将要从事的教师职业和自身师范生身份的感知与体验。师范生是否具有职业认同感是师范教育成败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要通过改革选拨方式、合理设置课程、加强实践环节、培养从教信心、增强职业情感等手段,全面提升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是教育部颁布的我国第一个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规范性文件,其实践取向的教师职业能力发展导向,对在校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范院校应积极调整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用合适的方法把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做得更加实在,进一步创新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7.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师范教育必须明确新时期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从构建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实验平台,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创新培养模式和评价方法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有效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探察职教师范生的职业认知可以从生活史角度进行分析,师范生对于教师职业功能、职业环境、职业专业化程度、职业权威等的认识,主要受到主流社会倡导的教育理论或舆论、重要他人、重要事件以及自我分析的影响,师范教育应有的放矢地干预和引导学生的职业认知,提升从教意愿,锻炼从教能力。  相似文献   

9.
选取92位教龄在1~2年的小学教育专业(专科层次)公费师范生为样本,采用调查研究方法,深入探究其职业适应现状及困难。研究结果显示,公费师范生新教师对职业适应水平总体评价较好,但其在职业适应中遇到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师职业认同、教师职业能力和职业心理等问题依然值得关注。调研提出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提高教师声望待遇、强化教师职业认同、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和科学管控职业压力5种途径,以期为提升新教师职业适应性和公费师范生培养质量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师范生教师职业意识的状况将直接影响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目前,师范院校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意识存在认同度不高、价值取向发生偏差、期望值偏高、从业意识不强等特点。师范院校应着重在提高师范生的教师职业兴趣、提高师范生的专业技能和能力、引导师范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强化师范生教师职业的从业意识等方面探寻师范生教师职业意识的有效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11.
师范生作为未来的教师,其职业心理素质如何直接影响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质量,进而影响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本文调查分析了师范生职业心理素质现状,探讨师范院校心理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师范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对策,即强化教师角色意识,突出师范教育专业特色;增强创新意识,塑造创新个性,培养创新能力;倡导合作精神,强化参与意识,提高师范生的科研能力;深入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师范生职业心理素养。  相似文献   

12.
于淼 《成才之路》2009,(6):10-10
师范教育是双专业教育,既要对学生进行学科专业知识的教育,又要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专业——职业能力的培养。如何在新形式下实现师范教育新的更高的发展,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的任务。语文学科在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师范语文教学在努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整体文化素养的同时,应注重强化师范性,培养师范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提高师范生的语文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重庆市内两所民办高校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民办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的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偏上状态;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对民办高校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形成具有一定影响。为此,民办高校要加强对师范生的有效培养,不断改革并创新教育培养模式,强化民办高校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的变革和发展,尤其是教师来源的多渠道,促使师范教育培养的不能仅仅再是一般专业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合格师范生,而应是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具有不可替代的职业素质及能力的优秀教师,这需要师范类专业要以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改革的路向和尺度,着力铸就具有创新性的教师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15.
免费师范生教育已成为宁夏高师教育和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宁夏中小学各学科未来骨干师资力量的重要来源。根据对免费师范生职业情感、择业动机、职业价值观、职业素养、职业信念等五个方面职业认同的调查发现,家庭或学校中优秀教师的榜样力量、免费师范生教育优惠政策、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以及免费师范生在校期间对于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学习都会影响他们的职业认同。对宁夏首届试点培养免费师范生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有助于培养单位进一步完善对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和管理,帮助更多的免费师范生正确理解教师职业内涵,端正学习态度和职业态度,强化他们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信念和信心,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顺利实现免费师范生职前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6.
王业仁  李发生 《考试周刊》2008,(52):153-154
我国师范教育在师范生必须掌握的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和缺陷。师范生职业技能水平差的问题必须引起教育研究的高度重视,努力做好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迫在眉睫,否则将严重影响师范毕业生的质量乃至基础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翟天灵 《江苏高教》2007,(6):108-110
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深刻的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创新我国师范生的培养机制,主要着眼于四个方面:一是顺应市场需求,吸引师范生从事教师职业;二是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引导师范生从事教师职业;三是努力培养师范生从事教师职业的能力;四是以法保障优秀毕业生从事教师职业.  相似文献   

18.
教师职业技能是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随着部分师范院校与其他类型的高校合并组建成新的综合性大学,高校师范教育注重学科知识灌输,轻视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的现象比较严重。本文通过对襄樊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跟踪调查,分析了地方高校师范生师范技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地方高校师范技能体系构建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职业技能是师范生特有的能力,也是师范生应对日益激烈的求职竞争的法宝,然而师范教育层次提高并非能带来相应的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提高,究其原因是缺乏合理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本文对师范院校教师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是做好教师工作的心理基础,职业人格倾向性是教师职业的心理保证。把人格因素引入到师范教育专业招生及教师职业选聘中,可以从源头上提高教师的素质。为此,我们对师范生这一准教育从业群体的职业认同和职业人格倾向性进行了研究。以期探索出一套有效的师范专业招生和教师职业选聘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