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围绕武术的社会认知、信任、形象危机与武术教育“去身”“去心”的教育问题,利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对先秦武术教育进行深入探析,并从中获取启示经验,以期消解武术社会信任与教育问题。先秦武术教育内涵主要体现在:1)“以礼见天”的等级规范教育;2)“乐舞之和”的制敌武德教育;3)“射以观德”的内外不伪教育;4)“御以载道”的天下治理教育。启示:1)将“以礼始终”的观念贯彻武术教育全过程;2)让“寓教于体”的身心教育,成为武术教育的主体内容;3)整合与开发武术的“技术之乐”,提升学生、大众对武术的喜爱。先秦武术教育作为武术教育的源头,探源与汲取先秦武术教育中的内涵价值,对武术面临的社会认知、信任、形象危机与武术教育的“体教分离”具有借鉴与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阮纪正 《武当》2009,(1):31-33
一、当代武术发展的全球化背景 “武术发展”并不是“发展武术”。“武术发展”的主体是武术自身,它是多种力量参与的社会演化过程,并不以任何个体或群体的意志为转移;其要在于“自我实现”。但“发展武术”的主体却是武术之外的特定利益集团,  相似文献   

3.
基于“普遍有闲的社会”理论,对武术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做出了“四位一体”的模式分析,认为:武术公共服务体系构建要以弘扬“武术文化”为主线,秉承“文化传承”的原则;武术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要以整合“武术技理”为重点,加大“理论研究”的力度;武术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要以完善“武术技法”为根本,实现“锻炼身体”的目的;武术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要以发展“武术艺术”为导向,满足“愉悦精神”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从科学和人文精神看武术的生存与发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马剑  邱丕相 《体育学刊》2004,11(5):65-68
适者生存是人类社会遵循的必然规律,然而武术界诸多人士紧抱“嫡传”、“正宗”,使武术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能力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数字化时代,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视角对武术的生存发展进行新的诠释与构建,应是武术当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武术当前面临尴尬的处境:武术具有健身益寿价值,但适合人群较窄,且缺乏理论支撑;武术具有娱乐欣赏价值,但在套路竞技比赛中,观众廖若晨星;武术具有技击价值,但在套路竞赛场中缺乏“章法”,在实际搏斗中缺乏应用性。建构武术发展之路是:体现东方文化的人文精神是武术生存发展的思想内核;皈依“纯朴”,打造数字化时代的武术“儒雅”之身是武术生存发展的操作路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查阅相关武术文献资料,在首先分析了国家体育总局重新提出“以人为本”的体育新理念的社会背景下,对“以人为本”的体育新理念进行诠释,并在此基础上,对21世纪武术的发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可以推动现代武术走向奥运;促进传统武术及健身武术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武术文化的涵义及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武术文化”与“武术”,由于视域的不同,既相互统一,又各有侧重。“武术”作为现实存在的“技术”形态,表现的更为真实、直接,以技击、表演、比赛等形式存在于社会普遍认知之中。而“武术文化”则侧重于“非技术”的成分,注重“武术”的文化体系、艺术审美、价值功能等方面。两者既非包含与包括,也非融合和互补,而是角度不同的思考与认识。“武术”称之为“武术文化”,源自武术的“中国性”及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因。从广义上,武术文化包括文化遗产中的武术、体育领域中的武术、影视中的武术、文学中的武术、学校教育中的武术等;从狭义上,武术文化专指传统武术拳种流派及其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武德要求、传承制度等。武术文化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共同性与多样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继承性与融合性。  相似文献   

7.
知史以为鉴。文章通过对内容分析、文献资料、比较分析、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将《中华武术》杂志自1982年创刊至2009年第7期共300期内容所经历的27年发展史划分为四个阶段,从武术传播内容流变的角度,抽绎并评析了杂志传播武术的规律。将对武术的传播规律整体抽绎为:一是单就竞技武术而言,内容传播重点“由技术向赛事转变”;二是单就社会武术而言,内容传播方式“由‘一把抓’向‘弹钢琴’转变”;三是就竞技武术与社会武术传播的关系而言,它们在“并行之中向社会武术偏重”。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武术热”的市场规范化以及散打出场的社会背景,研究认为作为文化遗产,改革开放以来武术历史经验和教训为未来武术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中医的发展遭遇启示当前“研究武术”要向“武术研究”转换,从标准化到本土化的转向;武术必须能够重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空间肌理,体现人民的需要来确定未来武术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民国时期“国术”一词的原因、内涵、价值进行分析探讨,认为:“国术”的产生是近代尚武精神演变的结果,传统的“正名”思想为其提供了思想基础;提高了武术的社会地位,既是对传统武术的总结,又结合当时环境对武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将武术的技击特点与民族主义的思想结合起来,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国术”新的思想要求下,促使武术向健身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扩大了武术的发展空间,加快了武术的交流.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法从社会文化层面来解读中国武术在其漫长的演绎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神话现象”。研究表明:武术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形成自身所特有的神秘特征,不同历史时期分别在军事上和民间社会生活中表现出不同的传奇色彩,不断演绎着虚幻的神话传说;当现代传媒借着武术神秘性的噱头日益浮夸,当代武术在“神话”的喧嚣中与武术的“本义”渐行渐远,武术未来的走向留给我们一个现代和传统碰撞的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11.
信息台     
为总结交流各地在武术工作中积极开展争创“武术之乡”、创办先进武术馆校,组织社会武术竞赛的经验,探索武术工作社会化的路子,努力开创社会武术工作新局面,为“全民健身计划”服务,研讨社会武术工作的发展方向和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的政策和措施,国家体委于1995年12月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大传统”与“小传统”理论为主要视角,重新审视近代武术现代化转型的历史事实,通过剖析近代武术文化生产的时代特征,从权力与知识的角度阐释近代社会精英参与并主导武术文化范式变革的本质。研究认为:在近代“救亡”主题下,社会精英的介入改变了武术原有的权力结构和知识生产的“小传统”形态,使武术在文化范式上进入“大传统”的范畴之内。而武术救亡作为社会精英理念的“顶层设计”,则须经过“知识”的俗世化才能够进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并最终形成近代国家救亡全民化的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13.
当代武术文化的表现形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术属于文化、高于体育”已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然而,“武术是什么?”的本源性问题却尚未得到圆满的回答。武术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字自身的局限性特点,使任何一个关于武术的概念都会产生自身难以避免的缺陷,所以,给“武术”或“武术文化”下一个定义其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武术本身也在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对武术的全面把握要与时代的发展和对武术的认知相结合。通观当代融入人们视野中的武术,从文化的整体观出发,可分为四种形态,即“文化的武术”、“教育的武术”、“艺术的武术”、“体育的武术”。这种分类概括了武术文化的主体内容,提出了武术概念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4.
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武术的文化生存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杜德全 《体育学刊》2007,14(3):49-52
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武术的文化生存力进行研究。从武术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的变迁、西方体育文化主流地位的确立与冲击、武术自身传承方式的制约、武术与奥运会融合的艰巨性4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导致武术文化生存力削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坚持从客观的视角看待武术文化的生存状况;坚持从文化遗产的高度定位武术的“文化性”;坚持从自身的项目特色继续革新武术的“技击性”等,是增强武术文化生存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各国积极建设“体育城市”的时代背景下,运用文献资料法,基于城市史的考察,提出城市创造和生产出了具有体育属性的中国古代武术,古代城市的大发展推动了武术的繁荣。1)城市格局和制度的革新为武士或武术人结社聚集创造了重要的空间条件;2)城市冶炼业的技术革新为武术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必要支持;3)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对武术文化的塑造和各类武术职业生成产生了重要影响;4)繁荣的市场扩大了市民文化的需求,使得很多与武术相关的印刷出版行业兴起;市民社会武术典籍和武侠小说的传播又反过来促进了武术在明清时期的繁荣。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承、发展乃至繁荣的前提都是“人口集聚”“技术密集”“文化聚落”的共同作用。因此在城市场域内的议题应当成为当今和未来武术研究的重要问题域。  相似文献   

16.
武术之价值     
提到中国武术,必冠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等定语,我本人从事武术宣传工作近十年,对此亦是体会颇深。对武术涉之愈深,愈感武术不愧“中华之瑰宝”。武术发展到今天,仍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但是武术的社会价值究竟体现在哪一方面,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说武术是健身之术。很多人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并以历史为视角对我国武术本质和跃迁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生命本质”是我国武术存在的切实基础,这也体现在对生命不同阶段的高层次追求,从自我生命需求到自我精神需要的历史跃迁;其次武术本质也在“文”与“武”的融合与背离中不断地进行自我调适,而调试最终结果是赋予了武术更多文化内涵,此阶段期间武术由技击功能更加快速地向文化功能过渡;在新时代背景下武术发展路径必须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在国家社会整体背景下武术实现创新的必然要求;最后武术对于传统哲学思想的统摄有利地促进了对于本民族的情感透视,对于加深国家内部凝聚力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对武当山武术活动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认为:武当山先民为武术的产生储备了先决条件;原始战争是武当山武术产生的动因,“干戚舞”是武当山武术诞生的标志;巴人“巴渝舞”是武当山武术活动的一大亮点;楚人“武当”,促使了武当山武术技击体系初步形成;从武术活动的群体、功能上来看,武当山武术活动主要有:军事武术、民间武术和道教武术等活动。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女性对武术文化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随着“女性世界历史性的败北”,男尊女卑的社会现象开始形成,女性日益背上沉重的枷锁,尽管如此,女性还是对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就武术文化来讲,这种贡献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对武术的躬身实践; 二,创设武术流派;三,对武术的理论贡献;四,运用武术,抵御侵略。倡导男女平等、男女伙伴关系是中国人的一种自然倾向,相信随着女性平等权利的逐渐实现,女性对于武术文化将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以“维模原理”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问卷、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地区开展的武术传播经验进行研究与分析,旨在为武术国际传播提供参考。调查研究得出: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地区社会整体情况趋于稳定,主要表现为经济发展整体稳步提升,实行民族文化自治,对外来文化有较强的包容性。基于上述社会整体情况趋于稳定条件,武术套路在该地区开展能够帮助当地社会以及个人实现自我的提升和发展。根据“维模原理”文化传播理论的内核,要实现武术套路在该地区成功传播,要满足以下条件:1)社会整体趋于稳定;2)武术套路能够有效帮助本土社会和个人实现自我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