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论文综述镶嵌含义的基本特点,当级差词嵌入否定词、量词、连接词和模态算子等逻辑算子时级差含义有了新特点,含义计算方法需要考虑逻辑算子的影响,需要在经典的含义计算方法上拓展。  相似文献   

2.
修辞格是修辞的重要内容,它可分为表层修辞和深层修辞两种。所谓表层修辞就是符合语法、逻辑规范,词面或词表和词里或词内是完全一致的。它的含义,人们通过词面或词表可以直接理解到。所谓深层修辞就是形式上冲破语法、逻辑框框,它的含义,人们不能从词面或词表就能理解到。也就是说,深层修辞的表层在表达思维时不起主要作用,深层才是真正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  相似文献   

3.
从语言学角度分析了学生在学英语过程中出现的语法、拼写、词的误用等错误,并提出了根据语法规则、词的拼写及词的确切含义进行改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每种语言都有大量的动物词语及其构成的语言表达,不同语言中,动物所传递的文化含义不一定相同。汉、英、泰三种语言中,都有很多动物词构成的短语、习语等,它们的文化含义都有各自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是有其根源的。了解不同民族语言中动物词的文化差异,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5.
多词动词系指“动词 介词”、“动词 副词小品词”、“动词 副词小品词 介词”等固定搭配词组,同一种搭配往往表示多种意义,这些意义多半不是该组成词本身含义相加的总和。多词动词在意义及用法上相当于一个动词,多数可由一个单个动词作为同义词。如:  相似文献   

6.
英语词汇的意义是灵活多变的。不同的词有相同的意义;同一个词又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其中表示颜色的几个词意义更是丰富多彩,如果掌握不够牢靠的话,会产生许多误会和笑话。  相似文献   

7.
一、情感教学的含义及作用“情感”在《词海》中注释为:亦称“感情”,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情感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情感的表现是伴随各人的立场观点和生活经历为转移的.情感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情感这种特殊的心理进行教学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8.
对《论语·宪问》中"夫子自道也"和"爱之能勿劳乎"两个句子中"道"和"劳"两个词的含义,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本文试从《论语》本身的用词习惯和训诂学原理等方面对这两个词的含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论语·宪问》中"夫子自道也"和"爱之能勿劳乎"两个句子中"道"和"劳"两个词的含义,历来有不同的解释.本文试从《论语》本身的用词习惯和训诂学原理等方面对这两个词的含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长者”一词产生于战国时期,基本含义为:年长者、位尊者、有德者。它是从敬语逐步转变为道德评价词的。《史记》中“长者”一词使用颇为频繁,共有62处,大都集中使用于汉初人物身上。长者对汉王朝的政治运作、国家政治经济政策、官吏的选拔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英语中,一词多义和同形异义是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或现象。要在阅读中很轻松地识别它们的具体含义,必须通过语境,即一个词所在的句子、段落或语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上下文"。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重点分析了"搞笑"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并解释"搞笑"的来源、含义,以及它由流行词语变为普通话普通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词汇,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定社会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价值观等因素在语言层面上的反映。词汇中的颜色词更是经典地诠释了语言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含义差异也是研究语义文化差异的良好素材。本文从颜色词是社会文化现象的生动描述出发,通过收集的大量英汉颜色词,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英汉颜色词所体现的不同社会分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英语成对词是一种特殊的习语。笔者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成对词:它们的结构,内部关系,语言特点以及如何正确应用。并且指出从英语习语当中把英语成对词提取出来进行归纳、分析、比较,使我们对这种特殊的习语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并加强了对英语语言的感受力。因此,有助于对英语的学习和掌握。  相似文献   

15.
汉语颜色词种类繁多,本文重点讨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基础颜色词的英译以及翻译方法,从奈达的功能对等角度出发,为汉语颜色词的英译提供了充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在该理论基础之下,以直译和意译两种翻译方法分析了汉语颜色词的英译,这一英译的过程目的是让译入语读者也就是英语文化读者了解汉语颜色词广博的含义。  相似文献   

16.
以语料库为工具对really、actually、truly和genuinely这组近义词进行研究,对比其语体分布差异,描述左搭配词中呈现的每个词在用法方面的特征及其含义,分析右搭配词中动词的分类情况以及从右搭配的形容词来判断各个副词的语义韵等。通过这种研究手段,再配合词典辨析近义词,就能更加清晰全面地注意到该组词汇间的细微差异。  相似文献   

17.
对具有特殊文化含义的词汇进行简单的分类,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应该加强词语文化含义的解释,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的中国 ,“同志”一词的使用范围、含义都有较大变化。这一变化 ,从微观上显示了我国目前思想多样化的趋向及其文化意蕴 ,值得我们思索。  相似文献   

19.
《诗经》、《论语》等上古文献中都存在不少重叠词,这些重叠词的研究在汉语词汇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对《论语》重叠词的数量进行了统计,指出了其构成形式,分析了这些重叠词的特殊表意功能,并对《论语》重叠词远比《诗经》重叠词少的原因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20.
李敏 《阅读》2008,(10):48-48
近年来,“酷”一词已成为不少同学的口头禅。它既可以指人,也可以指物。同学们知道它的真正含义和由来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