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关于中国近代目录学史的断代问题、进而其中的历史分期问题,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本文提出:中国近代目录学史的断代应为1840年至1949年,与中国近代史相始终;其中,1840年至1895年为近代目录学的孕育时期,1896年至1917年为近代目录学的萌芽时期,1918年至1937年为近代目录学的构建时期,1938年至1949年为近代目录学的衰退时期。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经济史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史学界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给予很大的关注,有关专、论集、史料辑、部门行业史出版了很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室的鸿篇巨制《中国近代经济史》更具有代表性。该研究室将中国近代经济史划分成不同阶段进行研究和述,已获得的成果有《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上、下册)和《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上、中、下册),由人民出版社分别于1989年和2000年出版。《中国近代经济史1928—1937》和《中国近代经济史1938—1949》在继续研究和述中,将陆续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3.
我在《中国图书馆学史论》、《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史论》两文中均已写明:所谓中国图书馆学史,顾名思义,就是中国图书馆学发生、发展的历史。我们把中国图书馆学史按照中国历史的分期,划分为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史(1840年以前)、中国近代图书馆学史(1840~1919年)、中国现代图书馆学史(1919~1949年)、中国当代图书馆学史(1949年以后)4个时期。由于中国的近代与现代时间不长,为方便叙述,我们将其合为一节,称为中国近现代图书馆学史。本文所探讨的,便是这一时期图书馆学的历史。一中国在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之后,终于被(?)所需资金,原则上由事业单位自筹解决。自筹有困  相似文献   

4.
所谓中国图书馆学史,就是中国图书馆学发生、发展的历史。按照中国历史分期,我们把中国图书馆学史划分为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史(1840年以前)、中国近代图书馆学史(1840~1919年)、中国现代图书馆学史(1919~1949年)、中国当代图书馆学史(1949年以后)4个时期。本文探讨的是1840年以前中国图书馆学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历史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中的组成部分。自1840年中国进入近代社会,图书馆则于1904年进入“近代”。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产生了二次高潮。对中国近代图书馆史的研究,则是产生在第二次中国近代史研究高潮中。图书馆界在对近代图书馆史的研究过程中,借鉴了许多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方法与成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经济史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史学界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给予很大的关注,有关专著、论文集、史料辑、部门行业史出版了很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史研究室的鸿篇巨制《中国近代经济史》更具有代表性。该研究室将中国近代经济史划分成不同阶段进行研究和著述,已获得的成果有《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上、下册)和《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上、中、下册),由人民出版社分别于1989年和2000年出版。《中国近代经济史1928—1937》和《中国近代经济史1938—1949》在继续研究和著述中,将陆续出版发行。届时,《中国近代经济史》将以一部完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图书馆史分期的历史语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历史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组成部分.中国自 1840 年进入近代社会,图书馆则于 1904 年进入"近代".中国近代图书馆史的研究,产生于第二次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高潮中.图书馆界在近代图书馆史的研究过程中,借鉴了许多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方法与成果.  相似文献   

8.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韩丛耀和他的研究团队历经4年时间撰写的6卷本《中国近代图像新闻史:1840~1919》,2011年12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拥有285万字的巨作,对近代中国重要的图像新闻刊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将近代中国80年的图像新闻出版历程做了详尽的梳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辑的《近代史资料》,创刊于1954年,专门刊载1840年至1949年间的中国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项重要史料。三十多年来,向国内外研究近代中国的文史工作者、学术团体、地方志编纂单位等提供了大量珍贵可靠的史料,深受读者的欢迎。兹将最近出版的《近代史资料》总第56号至59号四期中重要的新史料简介于次。 近年来,对于近代教案的研究开始引起史学界的重视。第59号登载了清直隶布政使兼  相似文献   

10.
正报刊史是以报纸、期刊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专史。要研究新闻史或者出版史,报刊史总是一个绕不开的领域。但关于报刊史的专门著作,目之当下,并不很多见。尤其是地方报刊史,除了《北京报刊史话》(黄河,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上海近代报刊史论》(秦绍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江苏报刊编辑史》(倪波、穆纬铭,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岭南近代报刊史》(邓毅、李祖勃,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广东革命报刊史:1919—1949》(叶文益,中共党史出版社,2001)、《红色记忆:中央苏区报刊图史》(傅柒生、李贞刚,解放军出版社,2011)等少数几部外,大多只能散见于各种地方志中。  相似文献   

11.
朱德 《兰台内外》2011,(4):12-14
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从1840年反对英国侵略的鸦片战争开始的,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为止。中国民主革命的109年,又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80年,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后的30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相似文献   

12.
李栋辉 《编辑之友》2011,(2):115-118
中国近代是一个动荡、转折的时代,其历史包括晚清(1840—1911)和民国(1912—1949)两个阶段。晚清时期是引进西方文化的阶段;民国以后,则是西方文化在中国植根与发展的阶段。晚清出版业的变革与列强对清政府的军事打击和文化侵略息息相关,其中伴随着诸种复杂的斗争与冲突,如国内外政治军事斗争,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斗争。正是在冲  相似文献   

13.
以近代中国经济思潮的流变和经济实践为基础,依据不同时期主导经济思想的变化,对1840年到1949年中国经济思潮变迁历程进行五个阶段的划分。通过对每个阶段重要代表人物思想与实践活动的大致概括,梳理近代中国经济思潮演变的基本脉络。  相似文献   

14.
《今传媒》2010,(6):22
傅国涌(1967年1月—),生于浙江乐清,现居杭州。当代知名学者,自由撰稿人。主要关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百年中国言论史、知识分子命运史、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和近代企业传统,宣传绝对自由主义业传统。善于以客观全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近代史起始于何时,史学界争议不是特别激烈:就是1840年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因此而签订《南京条约》,包括割让香港。中国的近代史因此而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其一是中国无力保卫自己免于侵略:其二是中国不得不接受不平等条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开端,至1949年结束,长达109年的时间中,近代中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不断在变迁,媒介制度也随着时代浪潮在悄然变化着。戈公振先生的著作《中国报学史》也忠实地记录了其中一段时期的变迁。本文将从《中国报学史》的内容出发研究近代中国媒介制度的变迁,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挖掘近代媒介制度的变迁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内容丰富、性质复杂的一个阶段,其最突出的特点是中西冲突、新旧交融。具体到中国近代出版史,也是如此。进入近代后,中国传统的官刻、私刻、坊刻继续发展,而外国人经营的出版机构也开始进入中国。与此同时,清地方政府为适应现实的需要,在同治、光绪年间纷纷成立官书局,形成  相似文献   

18.
周国清 《出版科学》2011,(4):103-106
范军先生历数年之功,锐意穷搜,广征博取,完成了《中国出版文化史研究书录(1978—2009)》(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以下简称《书录》),收书6000余种,100余万字,堪称出版史学界的一项宏大工程、可喜事业,殊为不易。该书将出版史领域32年的学术活动置于文化背  相似文献   

19.
聂家昱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20(5):81,84-81,84
对《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进行了简要的评价。认为作者合书史、目录学史、图书馆史为一体,论述图书事业随近代史进程发生的巨变是一项创新。全书构架合理,在史料的选择、组织及论述上,表现出系统性、综合性、完整性和慎密性的特点,是学习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的好教材和进行相关研究的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20.
1884年在上海创办的《点石斋画报》风行世上之后,“画报”在中国便成了出版物中的重要一员。彭永祥在《中国近代画报简介1877—1919》中,通过对二十多个图书馆的调查,统计出我国从1877年到1949年间,共出版画报约八百种。当时最主要的出版重地上海,既是中国画报的发源地,又是出版画报最多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