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桃花心木的特点,懂得“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的含义。2、学习本课借种树喻育人的写法,把握文章蕴涵的深刻道理。3、指导学生正确查字典自学生字、新词,完成课后的“思考.练习”。教学重教学重点:学习本课借种树喻育人的写法,能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领会“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的深刻含义。教学过程:一、抓住导入环节,激发学习兴趣1、板书课题:桃花心木2、师:当…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写好2个生字。2.感悟散文语言的美,并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3.以"奇怪"和"不确定"为线索理解内容,领悟蕴含的道理。4.体会借物喻理的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品析种树人的话,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育人的道理。【教学过程】一、识作者,知文体,导入课题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散文,它是被称为"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林清玄的作品。对于林清玄和他的作品你有哪些  相似文献   

3.
(教材选自人教版课标本六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郁郁葱葱、湛蓝、甜润、裸露、喘气儿、黎明”等词语,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蕴含的深刻道理。4.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教学重点】读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消失的过程和原因。【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会用雅"字。2.读顺读流利课文,借助表格理解内容。3.联系生活实际,领悟重点句段蕴含的道理。4.学习表达,进一步了解借物喻人、首尾呼应等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教学重、难点】1.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2.进一步了解借物喻人、首尾呼应等写作方法并尝试运用。【教学流程】一、发现、感受树美1.板书课题,读题、释题。请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桃花心木。教师相机补充资料图片。2.检查预习:借助文中词语  相似文献   

5.
[理解]   林清玄的&;lt;桃花心木&;gt;借种树喻育人,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如今,随着外出打工人员逐渐增多,留守儿童相继增加,他们在非正常的家庭环境中生活,究竟应该如何勇敢地面对现实、面对生活、面对自我,使自己健康成长?教学这篇课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  相似文献   

6.
林清玄的《桃花心木》借种树喻育人,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如今,随着外出打工人员逐渐增多,留守儿童相继增加,他们在非正常的家庭环境中生活,究竟应该如何勇敢地面对现实,面对生活,面对自我,使自己健康成长?教学这篇课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理解] 林清玄的《桃花心木》借种树喻育人, 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如今,随着外出打工人员逐渐增多,留守儿童相继增加,他们在非正常的家庭环境中生活,究竟应该如何勇敢地面对现实、面对生活、面对自我, 使自己健康成长?教学这篇课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陈颖 《云南教育》2005,(7):27-28
《桃花心木》是小学语文第十册新人选的一篇课文。“桃花心木”虽是一种名贵木材,但大家对它并不熟悉。台湾当代作家林清玄先生别出心裁用“桃花心木”为题,借种树喻育人。通过“我”的观察与思考,紧扣“我”的惊奇、猜测、顿悟等心理活动,从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从土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及其蕴涵的道理中悟出“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的成长有重要意义”的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无限的价值。【教学重难点】理解三个事例蕴含的道理【教学设计】一、导语  相似文献   

10.
教材简析
  《桃花心木》是鲁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蕴含哲理的散文,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文章通过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和道理,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文章语言清新朴实,寓意深刻,借种树喻育人,道理深入浅出,描写和叙述转承自然流畅,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文章还采用了悬疑的写法,借作者的眼睛,目睹种树人种种奇怪的行为,并以此为线索,层层设疑,引人入胜,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与趣味性。  相似文献   

11.
《桃花心木》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写的一篇中心突出、寓意深刻的散文。全文借种树喻育人,借种树人培育桃花心木苗的不按规律,漫不经心的种种举动是为了让树木自己学会适应不确定的环境,以便更茁壮地成长喻唯有经得起各种不确定因素磨练与考验的人,才能在生活中练就独立自主的心,才能更顽强、更灿烂地生活与成长。清新平淡之中饱含深远的意味。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教学中力争实现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2.
《桃花心木》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课文借平凡的生活小事“给树苗浇水” ,喻深刻的育人道理。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阅读要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作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 ,本课教学 ,要把感悟人生哲理 ,引导发表见解作为重点。教法一一、感知浇水事实(一)初读课文 ,自学生字词 ,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再读课文 ,感悟给树苗浇水的语句。1 画出给树苗浇水的句子。2 读读想想 :种树人是怎样给树苗浇水的?用文中的词(“没有规律”)来表达。3 讨论 :“没有规律”具体体现在…  相似文献   

13.
<桃花心木>一课旨在加强学生对自身、对生活、对世界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悟.鉴于本文的位置和作用,我把教学的重点确定为理解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通过引导学生抓住"三到",即"我"看到种树人的奇怪举动,听到种树人的一番话,继而想到育人的道理,来体会作者介绍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仅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之道.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语文教材5年级下册《桃花心木》。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  相似文献   

15.
林睿 《小学语文》2010,(1):57-58
【教学目标】 把握重点词语“锻炼”,正确读写并通过查字典、结合具体语境和联系生活经验等多种途径加深理解;在此基础上,理解含义深刻的重点句,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相似文献   

16.
《桃花心木》一课旨在加强学生对自身、对生活、对世界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初步学会表达自己的一些感悟。鉴于本文的位置和作用,我把教学的重点确定为理解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通过引导学生抓住“三到”,即“我”看到种树人的奇怪举动。听到种树人的一番话,继而想到育人的道理,来体会作者介绍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仅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之道。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堪称楷模的作品与人品。3.利用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等方法,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4.初步体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教学过程】在事件与感受中整体感知  相似文献   

18.
《桃花心木》的主旨是借种树喻育人。可采取下列教学步骤。1.看,欣赏桃花心木之美。桃花心木,极其名贵,在我国南部才有栽培。学生对这种树木十分陌生,预习时,可让他们从网站或图书室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桃花心木的特点,欣赏桃花心木的外形美。在查、看基础上建构意象概念,激发阅读兴趣。仔细品读第1、2自然段,引发“仅及膝盖的树苗”为什么会长得“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的疑问。思考:种树人用什么特别的方法育苗。2.读,感知育苗之法。指导学生读文时,可提出一个长“解答距”(心理学上把从问题的提出到找到答案的过程称为解答距)的问题:种树人…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其中蕴含的深意。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情操。教学重点、难点:运用适当的方法品读、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引导学生从  相似文献   

20.
李燕玲 《辅导员》2009,(11):36-36
与学生学过的许多课文一样,乍一看这个以植物命题的课题,不一定看出这是一篇借物喻理的文章。当然,只要他们读了课文,就能有所发现:作者写桃花心木与种树人并非是最终目的,而是从种树人种桃花心木的过程联想到育人,表达自己的育人观点。其实,学生对这种类型的课文并不陌生,以前有所基础,因此学起来比较容易。为此,笔者利用“导人”直奔教学中心后,便采用了“追根溯源精读法”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