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振江 《班主任》2004,(4):25-25
济南市大明湖路小学从2003年下学期开始在一至六年级增添了“国学启蒙教育”新课程。该校自主编写的“国学启蒙教育”实验课本,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书五经》为主,选编了《诗经》、《论语》、《孟子》、《周易》、《左传》以及《岳阳楼记》等古文经典段落……  相似文献   

2.
朱自清的《绿》(中学高中课本第一册)与王恰之(台湾作家)的《绿》(香港《中国语文》教材),题材同为“绿”,但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和当时的思想状态不同,因而立意、构思不同,摄取的素材自  相似文献   

3.
课本第 182~ 183页 :《清军入关和农民军的失败》一目下 ,有两幅图片。其中 ,在“大顺通宝”图片下注 :“大西政权使用的铜钱大顺通宝。”这样的安排和这样的文字解释 ,使部分教师产生误解。其一 ,认为这是张献忠“大西”政权使用过的 ,但却是李自成“大顺”政权铸造。其二 ,干脆认为课本注解错了 ,应改为“大顺政权使用的铜钱大顺通宝”。因为与课本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在第 2 5 9页上明明写着 :“结合讲解 ,可指导学生观看教材中的图画《湖北九宫山李自成陵墓》和《大顺政权使用的铜钱大顺通宝》。”实际上 ,这里的“大顺”当然是年号…  相似文献   

4.
詹丹 《语文学习》2020,(1):59-62
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寓言四则》,除了选入外国的两则伊索寓言外,还选了中国古代《列子》中的《杞人忧天》和《吕氏春秋》中的《穿井得一人》两则寓言。《杞人忧天》的故事已是成语,为世人所熟知,而《伊索寓言》的两则,又是传统教材中的保留篇目,如1987年版的人教社初中《语文》课本和1993年版的九年义务制《语文》课本[1],都选了这两则寓言,只有《穿井得一人》是统编教材新选入的。  相似文献   

5.
1978年出版的《汉英词典》中出现了“北斗星”(the BigDippes;the Plough);小学语文课本《数星星的孩子》中,既有“北斗星”也有“北斗七星”,与课本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中,对该课的解说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初,公民教育从西方引进到中国。当时的知识精英将公民教育思想编撰、渗透进教科书,叶圣陶就是其中的一位,《开明国语课本》是其亲自为小学生量身定做的母语教科书。叶圣陶认为,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合格公民,《开明国语课本》通过公民形象的塑造,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公共生活教育,展示了亲子之间、师生之间、伙伴之间的平等公民关系,使公民教育既充分体现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农耕文明和传统伦理文化的特征,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开明国语课本》成为母语教科书进行本土公民教育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对“朦胧”一词的误用,中学语文课本出现多例。如:①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鲁彦《听潮》)②孩子朦胧欲睡了。(叶圣陶《夜》)⑧在睡意朦胧中,有嫦娥驾一片白云悄悄飞过。(黄河浪《故乡的榕树》)上述三例中的“朦胧”都用错了。《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为:  相似文献   

8.
由林徐典主编的《华文》课本1—8册是新加坡统一的《华文》课本,它共有228篇课文,其中文言文37篇(包括古诗词曲等),香港的语文课本种类较多,余景山、许锡庆合编的《中国语文》初中1—6册共有161篇课文,其中文言文38篇,占的比率较大。他们的文言文选目有不少是和我们现行的语文课本一样的。这里选摘一些《华文》课本和《中国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练习,供大家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参考,比较,选用,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吸收海外文言文教学的长处。  相似文献   

9.
为了搞好高中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的修订工作,我们广泛征求了专家、学者、教师们的意见。经过认真分析,我们确定了这次修订课本的原则——整体框架不变,精减内容、降低难度、纠偏正误。下面,我就简要介绍一下修订的具体情况。一、精减内容广大教师一致肯定高中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史》是一部面貌全新的好教材。但相当多的教师反映“课本内容多,讲不完。”我们分析造成“讲不完”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内容较多;另一方面是,课本从体例到内容都有许多新变化,教师需要补充新知识,摸索新教法。这就是  相似文献   

10.
胡兰 《福建教育》2008,(6):20-22
语文教师最核心的专业素养就是解读教材的能力。但是,面对文本解读,许多语文教师迷信教材、迷信课本、窄化课本,文本解读成了一项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的工程。怎样进行教材的解读,才能适应语文教学的需要?这里结合一篇大家非常熟悉的课文《晏子使楚》,借助中国传统文学解读理论,将文本解读过程划分为三个心理阶段:观、味、悟,谈谈我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1.
《聊斋.莲香》讲述的是一鬼一狐和一人之间的故事。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叙事手法来讨论《莲香》所取得的叙事成就。蒲松龄发挥他独特的艺术构思,在文章中融二元对立、叙事意象等多种手法为一体,取得了中国传统叙事所能达到的水平,《莲香》成为传统叙事艺术在文言短篇中的浓缩,值得我们今天短篇小说创作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墨经》是天下奇书,其表达形式简练出奇、其表达内容长于逻辑科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奇迹。《经上》和《经说上》的科学概念、逻辑学、范畴论、方法论和止式论证等理论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学中的精华,值得继承弘扬。  相似文献   

13.
《水调歌头·游泳》的课本注释有的不准确,有的则大可删去。 “更立西江石壁”一句,课本注为“还要在长江西部筑起一道拦河坝”。把“西江”释为“长江西部”,这就太不正确了。西江,即蜀江。杜牧《西江怀古》旧注有云:“楚人指蜀江,谓从西而下也。”与课本配套使用的《教学参考书》中的注释才是准确的。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刘栋 《考试周刊》2008,(10):177-178
中国传统系列文化研究丛书中的《校雠广义》系列丛书,其编写主张是把整理、研究古籍的成果与现代化建设相联系,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得以更好地继承与弘扬.由程千帆、徐有富两位先生编写的《校雠广义》是将古籍知识的整理与出版与传统丈化的系统研究相结合的典范.其主张是把整理、研究古籍与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使得读者在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时候,既有科学的基础,又有明确的方向.以下是笔者在研究《校雠广义·版本编》之后所得的一点体会.(在阅读《校雠广义-版本编》之时,笔者将其与黄永年《古籍版本学》及杜泽逊《文献学概要》进行对比研究,以便进行进一步分析.)在此将自己的心得献给大家.  相似文献   

15.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诗经》三首的《卫风·氓》中的“(口至)”(xì),课本注为“讥笑的样子”,笔者以为不妥。  相似文献   

16.
《涪陵师专学报》2011,(6):151-157
1月冬婴诗集《课本外的蓝天》出版 冬婴诗集《课本外的蓝天》(冬婴校园诗歌选)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这是冬婴的第二部诗集。冬婴在题作《人生贵在童心》的自序中说,"是否具有强烈的还原意识和强大的还原能力,是否葆有历经磨难而质地精纯、绵长的童心,于诗人自己很重要,于人类更重要","这本小小的《课本外的蓝天》,因受特定阅读对象的年龄阶段和心理特征所限,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个有编写历史教科书传统的国家,如果从孔子编订《春秋》算起,已经有两千多年的漫长时间。但是具有近代人文学科体系的历史教科书的出现,是戊戌变法前后的事。19世纪70年代,上海的一些外国传教士为了宣扬宗教,曾为教会学校编写了算学、泰西历史地理、宗教、伦理等教科书,如《教会三字经》、《耶稣事略五字经》、《福音史记课本》、《旧约史记课本》等。教科书的名称在中国遂由此产生。近代由中国人自编教科书是开始于1897年(清光绪23年)上海南洋公学的《蒙学课本》。这本教科书的取材和文字表达,是“专取习见习闻之事物,演以通俗文学”,实际是小学社会课类的教科书。当时由于教科书尚在草创时  相似文献   

18.
《新视野大学英语》这套教材,课本与光盘、网络课程同步推出,有助于拓宽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可以从课本开始,通过因特网这一媒介,延伸到多元化的信息世界;有助于广大教师对教与学的思维转化和手段更新,使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能逐渐演化到自主选择、参与式教学;有助于引起教学模式的转变,可以实现在教学计划指导下的非实时自学。同时笔者在教授这门课时,却发现《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和《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教师用书》的大信息量与有限课时之间的矛盾非常尖锐,况且新视野大学英语主要适用对象是本科层次的学生,如何在英语基础…  相似文献   

19.
齐宏伟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基督教文化资源与中西文学关系研究,已出版《心有灵犀——欧美文学与信仰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文学·苦难·精神资源——百年中国文学与基督教生存观》(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一生必读的关于信仰与人生的30部经典——从〈忏悔录〉到〈复活〉》、《彼岸的跫音》、《每周灵粮》、《经典中的信仰独白》、《鲁迅:幽暗意识与光明追求》、《歌手》、《信与思》(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等多部著作,主编“灵性视野丛书”及《目击道存:欧美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基督教语文读本》、《改革宗神学评论》等书,发表相关论文五十余篇。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经常遇到“经”、“传”、“注”、“疏”四种有密切联系的古代典籍。 “经”是被儒家列为经典和注释经典的著作。如《诗经》、《易经》等被列为十三经,是历代封建统治阶级认为最有价值的书,相当于今天学生的语文课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